分享

岳飞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沐沐阅览室 2019-07-04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来自唐诗宋词元曲 00:51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译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赏析】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词的上阕写深夜梦回的压郁心情。寒蛩的鸣叫,蒙胧的月色;梦回三更,独绕阶行。时间、景色、环境、行动。含蓄曲折、情景交融。三更不寐、绕阶独行,以及隔帘望空中朦胧月色,可以看出他壮志难伸的孤愤之情。下阕写壮志受阻,首句直伸心志。二三句以“旧山松竹老”喻故乡中原盼归人老和作者急欲杀回故乡,收复中原的心情。作者用曲折含蓄之笔,顿挫出之。“欲将”三句,以“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比喻,抒写抗金主张以及曲高和寡的郁闷、忧愤心情。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比喻蕴蓄、情景交织,有很高的艺术境地。

【作者】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明日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