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鲁迅小说《阿Q正传》,看文化糟粕如何毒害人们的心灵?

 读书自救计划 2019-07-05

文化对人的影响毋庸置疑。

优秀的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塑造一个民族的精魂。但有害的文化,或者我们常说的文化糟粕,却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我们的心灵、扭曲我们的灵魂,甚至可能让一个民族走向衰亡。

这是浮生君近日重温鲁迅小说《阿Q正传》得到的一点感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白话文小说,也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以章回体的形式,分九个章节,以一种为人物作传的形式、散漫荒诞的叙述风格,讲述了底层流浪雇农阿Q可笑又可悲的短暂人生。

这是一部初看令人捧腹、细思却极恐的怪诞寓言作品。

除了主人公阿Q之外,小说里面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栩栩如生,如赵老太爷、假洋鬼子、吴妈、小D乃至地保等。就是这些阶层不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未庄这个小社会。

而未庄虽小,却五脏俱全,映射的是那个时代下典型的中国社会环境。

这是怎样的一种环境呢?归纳起来,就是还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思想残留、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源于中国2400年的封建统治积淀下来的文化糟粕的深重影响。

小说《阿Q正传》里的各色人等,就是在这样典型的社会环境下轮番登场,又因长期浸淫在封建文化糟粕作用下的环境氛围而心灵扭曲,从而做出了书中描绘的那些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怪诞言行。

那么,封建文化糟粕是如何一步步毒害人们的心灵的呢?我们可以从小说《阿Q正传》里的那些主要人物身上看到端倪。

1、统治阶级人物代表:赵太爷

赵太爷应该是未庄这个小社会中,最有权有势的人物了。他不但有房有地有钱,而且还培养了一个有文化的秀才儿子,因而德高望重,深得全未庄人的尊敬。

但另一方面,这种阶层的优越性又使得赵太爷凌驾于金字塔的顶端,对处于他脚下的人无情剥削、肆意凌辱,更视被比他阶级低的人相提并论为奇耻大辱。比如小说一开始,因为阿Q吹嘘自己也姓赵,而遭到赵太爷无情辱骂,还被打了嘴巴,并理所当然地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

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权威,赵太爷极其厌恶改变,对革命更是深恶痛绝,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异己。比如小说最后,赵太爷与儿子赵秀才合谋,告发阿Q是革命者,从而让阿Q丢了小命。

但是,后来发现革命能够自保,甚至还有利可图,赵太爷却又马上作出“投身革命”之举。这种首鼠两端的可笑举动,生动刻画出赵太爷这一封建残余势力代表的丑恶嘴脸。

赵太爷是封建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但也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支配下,成为一个顽固守旧、冷酷无情的封建卫道士。他虽然还活着,但灵魂早已和封建制度一样,腐朽不堪、发出阵阵恶臭了。

2、文化阶层人物代表:赵秀才、假洋鬼子

在封建社会还有一条根深蒂固的社会“准则”,那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阿Q正传》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在辛亥革命时期。当时,革命新思潮虽然在全国风起云涌,但在封闭的小村镇未庄,却把革命当成洪水猛兽,整个社会环境俨然还是传统封建社会的模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众对读书人、特别是取得功名的读书人仍然盲目崇拜,甚至推而广之,就连对刚刚启蒙的“文童”,大家都心存敬意。正像鲁迅先生在小说第二章中辛辣讽刺的那样:

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

而赵太爷的儿子,就是取得了功名的赵秀才;钱太爷的儿子,则是留洋归来的假洋鬼子。

无论是赵秀才,还是假洋鬼子,都是未庄读书人的代表,也是传统中国文化人的代表。

但是这两个人虽然接受了当时社会的“高等教育”,从小说内容看来,却并没有学到什么济世救民的真本领,反而满脑子都是读书人的自视甚高与冷漠自私,看不出对底层民众的丝毫怜悯与同情,反而加入到维护封建旧势力、加害像阿Q这样的底层贫民的行列中去了。

因而,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也是被数千年来奉行的那一套封建文化思想侵袭了心灵的读书人的代表。

3、底层男性人物代表:阿Q

阿Q真的是一穷二白的底层人物了,他无家无产,住未庄土谷祠、靠给人打短工为生。他是底层中的底层,未庄所有人都可以嘲笑他、欺压他。

而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他还思想蒙昧,行为可笑。他非常虚荣,喜欢自吹自擂,还常常YY说“等老子阔了”就怎样怎样;他又极其自尊,因为头生癞疮,而不准别人在他面前提“癞”字或一切能联想到他头顶的字;也很自负,既鄙视未庄人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城里把长凳叫条凳,又看不起城里人,只因他们煎鱼竟然用葱花而不是葱条……

总而言之,阿Q的身上,集合了封建社会底层贫民最典型的精神特征,那就是:安于现状、欺软怕硬,甘做奴隶,甚至以能做奴隶为荣。

小说里,阿Q只要有短工做、有饭吃、能在土谷祠睡觉就心满意足了。即使被别人殴打、欺辱,也能通过自创的那一套“精神胜利法”摆脱情绪困境,重回心满意足的心态。这是对阿Q安于现状的生动刻画。

另一方面,阿Q又表现出欺软怕硬的市侩面目。他在赵太爷和地保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面前,永远表现得唯唯诺诺;但在小D、小尼姑等比他弱势(或他自认为比自己弱势)的人面前,却做出恃强凌弱的行为,比如与小D斗殴、调戏小尼姑等。

后来,阿Q因为调戏吴妈而被未庄人排挤,被迫进城谋生,进了举人家里帮佣。结果回到未庄后,意外得到了未庄人的羡慕和尊敬,阿Q也为此而沾沾自喜。由此可见,不仅阿Q,未庄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有很强的奴性,他们甘做奴隶,甚至以能做奴隶为荣。

阿Q不识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正因为如此,他才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从小生长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社会环境之中,在这些文化糟粕的潜移默化之下,才逐渐长成了一个人人憎厌的小丑。

可见,封建文化糟粕对普通人的毒害多么可怕!

4、底层女性人物代表:吴妈

吴妈是小说“唯二”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赵太爷家的佣人,是个年轻的寡妇,也是阿Q口中的“小孤孀”,是他曾经意淫的恋爱对象。

吴妈这个形象本来很模糊,直到她被阿Q调戏后,才突然鲜明起来。

我们看吴妈被阿Q调戏后的反应是怎样的?

“啊呀!”吴妈愣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

……

少奶奶正拖着吴妈走出下房来,一面说:“你到外面来,……不要躲在自己房里想……”

“谁不知道你正经,……短见是万万寻不得的。”邹七嫂也从旁说。

自此,吴妈这个人物就在读者的眼前活了。为了阿Q的一句话(他连碰都没碰她一下),她就哭天喊地、要死要活的了。可见她心里的贞洁烈妇的观念有多根深蒂固了。

这种可笑的节烈观念,曾经长期被中国广大的传统女性奉为至圭。

鲁迅先生就曾在他的杂文《我之节烈观》中,以黑色幽默的口吻,调侃过封建社会大力提倡的节烈观——

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

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

从鲁迅先生的说法看,吴妈真是“烈女”的代表了。而吴妈的言行与心态,其实只不过是几千年封建底层女性的缩影罢了。

可悲可叹的是,自古以来,那些三从四德、贞洁烈妇等观念的产生,本来是为了束缚、残害女性群体的。但当这些观念内化成为她们的基本人格之后,女性群体反而变成了自觉维护、乃至誓死捍卫这些封建糟粕的主力军了。

最后浮生君还想补充的是,如今虽然社会有了根本性的进步,但我们仍能时不时从网络和其他媒体上,看出封建文化糟粕并未完全被根除的现象。比如之前沸沸扬扬的辽宁抚顺“女德班”、温州女德“亲子夏令营”开办等新闻;以及近日,媒体报道的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孝悌园内“二十四孝”石雕引发争议一事等等。

因此,在五四运动过去了100多年的当下,重温诸如鲁迅先生《阿Q正传》这样能洗涤心灵的小说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警惕文化糟粕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侵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