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启云_9137 2020-09-28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而阿Q则是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人物。

一直以来,人们对阿Q基本持批判态度,当年的我也不例外。不过,时过境迁,多年之后再读《阿Q正传》,对阿Q的理解越来越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资格批评阿Q了。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1

阿Q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阿Q好像是横空出世的,突然间未庄就有了这么一个人。也许这样说也不恰当,或许他一直就存在,但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

因此,阿Q的姓氏就成了一个悬案。当赵大少爷成为秀才时,阿Q表达了自己姓赵的隐秘,结果被赵太爷的灵魂三问给搞懵了: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于是,阿Q变得更加可有可无,差不多是一个透明人。

当然,也有一次例外。有一个老头,夸了一句:阿Q真能作!这着实让阿Q飘飘然了一次。

2

阿Q是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可以说,阿Q处在未庄这个小社会的最底层。上面有赵太爷、钱太爷这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中间有赵司晨、邹七嫂等这些富足之家,下面有王胡之流的无产者。

上等人赵太爷、赵秀才和钱大少爷可以随时赏他耳光、文明棍,而地保则更是盘剥无厌:因为说是赵太爷本家被讹了200文酒钱;调戏吴妈被讹了400文酒钱;被怀疑是小偷后被抢走一块门幕,并让他每月都要交孝敬钱。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即便在下层人群中,他也是被欺辱的对象。闲人们的娱乐就是揪着阿Q的辫子,在墙上咣咣撞头听响。

可见,阿Q是一个不入流的人。虽然他瞧不起王胡,但王胡又何尝瞧得起他,撞起头来一点都不手软;虽然小D又瘦又小、位置在王胡之下,并不妨碍小D与阿Q战得难解难分。即使是被阿Q视若草芥的小尼姑,内心又何尝瞧得起这个将来定会“断子绝孙的人”呢。

3

失语的阿Q只能精神胜利法。

阿Q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只能靠打短工度日,可以说是没有明天的人。他没有任何途径实现人生的逆袭,既没有学识走“学而优则仕”的终南捷径,也不能靠种地和做买卖成为殷实的富足之家。

娶不上媳妇,只能摸一摸小尼姑的脸,在看戏时偷偷拧别人的大腿,向吴妈硬核告白:我想和你困觉。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阿Q生活没有未来,所以只要有点钱就去喝酒去赌博。在几碗黄酒下肚后,稍微有些醉意时与闲人们吹牛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当然,在想要革命的迷梦中,自己真正实现了理想——“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到土谷祠,对未庄的女人们挑挑拣拣: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脚太大了……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清醒之后,阿Q依然什么都不是。虽然儿子偶尔会打老子,自己有时候是虫豸,自己免不了要打自己几耳光解气,但是总算用精神胜利法保持了心态的平衡,于是可以苟延残喘下去。

4

阿Q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悲剧。

固然阿Q身上有好吃懒做、欺软怕硬等劣根性,但社会没有为阿Q之流的人提供出路。

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社会中失语,最终只能沦为权贵们的替罪羊,走上被砍头的不归路。

重读鲁迅《阿Q正传》:你也配批评阿Q?没有出路的他只有去死

今天在深圳混迹的那些“三浦大神”们是不是与阿Q颇多神似呢?

如果换位思考,把我置身那个时代的未庄,我一定能比阿Q做得更好吗?我很怀疑,这正是可悲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