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我,这只股票能跑赢指数!

 妖城主 2019-07-05

一个朋友说他炒股了,我记得他是去年才刚接触投资理财,经验尚浅,又不是专业的。于是,我建议他换成投资指数基金,却被他拒绝了。

他说,「我很看好那只股票,我觉得它能够带来比指数更高的收益,相信我!」

真是“蜜汁自信”……

咱们可以来分析分析,单只股票要跑赢指数有多难。

 Part-1 指数的收益>成股份中位数 

假设一只指数基金包括ABCDE五个成分股,该基金的起始规模为50万,每个成分股持有10万。运营了3年之后,成分股A的年复合收益率是4%,B为6%,C为8%,D是10%,E是12%。

那么,你觉得这只指数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更接近那只成分股呢?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取中间值C,但实际上指数的收益并不是成分股的纯中位数,而是在所有成分股收益的中等偏上位置。

咱们可以算一下上面例子的结果。

3年之后,

A增长到10×(1+4%)^3 = 11.24864万,

B增长到10×(1+6%)^3 = 11.91016万,

C增长到10×(1+8%)^3 = 12.59712万,

D增长到10×(1+10%)^3 = 13.31万,

E增长到10×(1+12%)^3 = 14.04928万。

此时,这只指数基金的规模为

11.24864 + 11.91016 + 12.59712 + 13.31 + 14.04928 = 63.1152万。

也就是说,在3年的时间里,指数基金从50万增长到63.1152万,年复合收益率为8.07%。

很明显,这只基金的收益情况超过了ABC,处于中位数更高一点的位置。换句话说,指数的收益情况,要高于其包括的大半成分股。

而且,因为复利的积累作用,通常来说投资的时间越长,指数的收益就越能超过更多的个股,更偏向于高位收益的成分股。

咱们再来假设一下,这只指数还是保持前面的收益率,运营了5年。

这时候,

A增长到10×(1+4%)^5 = 12.166529024万,

B增长到10×(1+6%)^5 = 13.382255776万,

C增长到10×(1+8%)^5 = 14.693280768万,

D增长到10×(1+10%)^5 = 16.1051万,

E增长到10×(1+12%)^5 = 17.623416832万。

总计为73.9705824万,那么该指数在这5年的年复合收益率为8.15%。可以看出指数的收益还是超过了成分股ABC,而且年复合收益率要比3年的投资时长更高,更加靠近D和E了。

所以说,随着投资时间的增加,在复利的作用下,指数的收益是越来越向成分股的中上等高收益进阶的。

如果我们想要战胜指数,就意味着我们要排除掉大半部分中下等收益的股票,挑出“D和E”这种高级别收益的个股。这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难度系数非常高,同时可能也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Part-2 指数的风险分化 

当然,上述例子是假设指数成股份都保持稳定盈利的情况下算出来的,但事实上指数中难保有部分个股是可能是负收益的状态,会拖累指数的表现。

这里就要提到指数的另一个优点:定时调仓。

一般来说,大部分指数每隔半年或一年调一次仓,可以借此剔除掉有问题的股票。

而持有我们持有单只个股,通常不建议频繁更换股票,一来是挑选合适的股票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二是频繁换股需要支付不少的成本费。

不过呢,长时间持有的单只股票,万一出现爆雷的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投资收益。而指数由于囊括了几十只或几百只股票,能够极大地降低单只股票的亏损所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个股要跑赢指数,需要达到三个条件:

个股的收益必须超过大半部分的股票;

长时间不更换股票或者更换的股票表现更加优秀;

保证股票不出现爆雷等重大问题。

专业人士要做到这三点,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我们普通的投资者。

因此,我认为,咱们要是对股票没那么熟悉,没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丰富的投资经验,建议最好还是选择指数基金。

虽然说多次尝试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但有的时候咱们没必要浪费那么多资金和精力去买教训。咱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上,以追求更好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