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

 昵称13975006 2019-07-05

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的其他高校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浏览 105 次

1个回答 #趣历史# 历史上的张三丰真的活那么久吗?

朰拸 

2016-05-17

1952年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拥有五个学院(理、工、文、法、医)。

清华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1)文学院并入北京大学。

2)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

3)法学院并入北京大学。

调整后的清华大学只保留工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均并入清华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同济大学拥有五个学院(理、工、文、法、医)。

同济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1)、1950年,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全部医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改名中南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医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又改名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同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医学院,重建强大的医科。

2)、文学院、法学院等调入复旦,后来又随复旦大学支援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建设。

3)、1956年,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参与建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并入武汉大学。 工学院著名的机械系、电机系和造船系等并入交通大学,还支援了南京工学院等学校,后来一部分随交通大学西迁建设西安交通大学。

1952年水利系与其他高校的水利专业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现河海大学。

4)、理学院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化学、物理等系并给复旦大学,数学、化学、物理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学以外,全部并给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学校。

调整后的同济大学调入交大、复旦、圣约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组,遂成为国内最大的以建筑土木工程为主的工科大学。 从1952年8月至9月底,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同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等高校的有关系科陆续与复旦大学合并,具体是:

1.中文系:由复旦大学和沪江大学等四校的中国语文系合并组成。

2.外文系:俄文组即原复旦俄文组;英文组由复旦大学、沪江大学等四校合并组成。

3.历史系: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和沪江大学等校的历史系合并组成。

4.新闻系:由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合并组成。

5.数学系:由复旦大学数理系数学组及浙江大学等四校的数学系合并组成。

6.物理系:由复旦大学数理系物理组及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五校的物理系合并组成。

7.化学系:由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七校的化学系合并组成。

8.生物系:由复旦大学和其他三校的生物系及浙江大学的人类学系合并组成。

9.经济系:由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九校的经济系合并组成。

10.经济研究所:原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

这次调整,连同1949年8月以来的调整,新复旦共由19所高等学校有关系科合并组成。复旦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一些系科也从复旦调出,与其他院校合并或组建新的学院,具体是:

1.复旦大学财经学院会计、统计、企业管理、银行、贸易和合作六个系及统计、贸易、银行三个专修科调出,组成上海财经学院。

2.农学院农艺、园艺、农化三系调至东北沈阳,新建沈阳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至安徽大学农学院。

3.法学院法律、政治两系与九所高校的法律、政治等系合并组成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撤销。

4.复旦大学外文系德文组调出,并入南京大学。

院系调整以后,复旦大学成为一所文理综合的大学,复旦的图书仪器设备有了很大的增加。图书馆的藏书数量达到解放前的4倍。理科各系实验室大为扩充。生物系拥有160余台显微镜;化学系的实验室由3个增加至9个,可容纳200人同时做实验;物理系的仪器扩充了9倍,有专供教师使用的X光实验室、原子核物理实验室等。 院系调整前,四川大学拥有六大学院(文、理、法、工、农、师范),共几十大学科。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四川大学情况如下:

1)、四川大学航空系(川大航空系整合了云大航空系),后与清华航空系(清华航空系整合了天大、厦大等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三校航空系最终共同组建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世界上仅存有两架P-61夜间战斗机又称“黑寡妇”,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此飞机曾经为四川大学所有,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1952年随四川大学航空工程系一并划归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

2)、四川大学土建铁道专业调往参与组建中南土建学院,后中南土建学院分化为长沙铁道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分别为现中南和湖大的渊源之一。

3)、四川大学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1952年在四川成立的四川化工学院和在上海成立的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化工学科实力。

4)、四川大学工学院剩余部分独立,以其为主体独立建院成立成都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八大主要工学院之 一,是西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

成都工学院拥有1956年全国首批国家二级教授8人(在当时全国主要的重要工科大学和工学院中处于前列,也是西南地区第1名),其中2人于1959年升为国家一级教授。

5)、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仍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发展为后来的中科院、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在与四川大学重新合并之前,成都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经费等重要指标,均雄踞当时的西南地区所有高校第1位。

6)、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参与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的西南政法大学。调入组建西政的师生中,川大人数均为最多,实力最强,法学历史最有悠久,是当时组建西政学术贡献最大的高校。

7)、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四个系的教师26人,学生165人于1952年调整到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李驹、张文湘、李隆术、刘佩英、刘明钊,赵烈、王道容等。并从西南农学院、云大农学院等调入小部分师生。西南农学院后为西南农大,现并入西南大学。80年代初重庆高校共有3个首批博士点,其中之一是西农土壤学博士点,领军人物就是当时从川大调过去的侯光炯院士。

8)、四川大学农学院剩余部分,独立建院,全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后为211院校------四川农大。彭家元、曾省、程复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夏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农学院时期。人才济济的川大农学院时期为后来的四川农大在国家科技奖励等科研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

9)、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的主要优势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知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实力雄厚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如普施泽、张敷荣 、叶麟、何其恺、张增杰等。

10)、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专科部分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南充师专(后为南充师院/四川师院/西华师大)。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教育系主任及教务长的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刘绍禹教授(创建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心理实验室),于50年代调任四川师院院长。

11)、四川大学地质系调往重庆大学,而后重大地质系参与组建成都地质学院,即成都理工大学。

12)、四川大学地理系,与浙大地理组,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共同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13)、四川大学经济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创办了四川财经学院(之后又调回了川大),彭先生向西南局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从四川大学经济系带些人过去,协助筹建四川财经学院.西南局同意了彭先生的要求,于是在1951年10月,刘诗白,柴咏,何高著,高成庄,罗经先,税显光和归润章等一批教授随彭迪先教授从四川大学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经学院(即今西南财经大学),1952~1953年,四川财经学院由当时西南地区17所学校的财经系科合并成立。

此外,等等,还有一些个别系科从川大调往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社科院所等科研机构。

至此,川大只剩下了文、理两大学科。一些本应加强和保留的文理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和师资外调。 取消山西大学建制。

文、理两院(含中文、历史、外语、教育、数学、化学、生物7个系及中文、史地、数学、理化、生物、体育5个专修科)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

医学院(含医学系)独立建院(今山西医科大学)。

农学院独立成立学院

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含经济、工商管理、会计3个系),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

原法学院法律系已于此前的1949年并入北京大学。

工学院(含土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纺织工程7个系)中冶金工程系划归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

工学院其余部分(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校(今太原理工大学)。

1954年山西师范学院由太原市侯家巷迁入现校址。1959年,再度组建山西大学。

1961年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

这座昔日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从此成为一所默默无闻的地方性省属综合性大学。 1951年, 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名为山东大学(地址在青岛)。

1952年院系调整前,山东大学拥有五个学院(文、理、工、农、医)。

山东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1)、文学院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

文学院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参与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上海戏剧学院)。

文学院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参与组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

2)、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大学)。

3)、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又

并入武汉测绘学院(武汉理工大学)。

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

4)、农学院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并入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

5)、医学院1956年独立,扩建为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

调整后的山东大学保留文理医学院。56年医学院独立。 1912年,以信阳商城人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开封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1896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之一。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名为国立河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调整后:

1)农学院组建河南农学院(1984年改名河南农业大学)

2)医学院组建河南医学院(1984年改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

3)行政学院组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参与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4)信阳分院成立信阳师范学院

5)理科他迁新乡,名河南师范学院二院 (1985年6月改名为河南师范大学)

6)水利并入武汉大学

7)财经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化工并入郑州工业大学(2000年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

9)植物病虫害并入华中农业大学

10)畜牧兽医并入江西农业大学

11)生物并入河南师范学院二院

调整后的河南大学,仅保留文、法两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合并开封师专、开封医专,组建成新的河南大学。) 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

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

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西南财经大学;

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的西南政法大学;

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

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后来的成都理工大学;

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

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从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个半月的时候,调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

但是对重庆大学的调整远没有结束。

1953年理学院全部调入四川大学,1955无线电系全部调出 ,1956地质系全部调出,

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学院--工学院。工学院自身也受到重创,无线电系和地质系全部迁出,土木建筑系也全部迁出,1958年重大曾增设了国防科技专业的6个新系,1962年时这6个新系又被调整组合,重大仅保留了无线电专业。第一次调整后工学院所存在的6个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讯系,采矿系,冶金系,地质系。第二次调整后所设置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至此,风雨飘摇中颠簸着艰险成长的重庆大学只有5个专业。 1952年秋季,遵照中南第三次高教会议的决定,文教、法商两院暂停招生,增设了铁路勘测专修科、输配电专修科和师范专修科,学制分为一年制和二年制。招生名额597人。

根据1951年11月3日至9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议拟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其中决定将广西大学矿冶系、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湖南大学矿冶系、南昌大学采矿系、中山大学地质系、北京工业学院冶金专修科调整出来,在湖南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将广西大学土木系及农田水利专修科与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等院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奉命撤销,改为工科专门学校,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在原址成立。前一些调整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1953 年湖南大学被撤消。在湖南大学旧址上,以原湖南大学土木系和基础教育部为基础,合并其他一些大学的相关院系,组建中南土木 建筑学院。1958 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扩充后更名湖南工学院,

湖南大学的各专业系科去向如下:

1950年4月,教育学院音乐系和音乐专修科师生调往武汉中原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院系调整后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水利系师生调往武汉大学。

1951年3月,农业学院调出与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组成湖南农学院(即湖南农业大学)。

1952年10月,工程学院矿冶系和矿冶研究所师生调往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即中南大学)。同年11月,工程学院化工系师生调往广州成立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

1953年10月前,从湖南大学调出去的各院系师生陆续离校的是:自然科学院的数学(部分)、物理(部分)、化学(部分)、生物,文学院的中文(部分),社会科学院的历史(部分)等6系325名学生和13位教师,于10月2日出发,前往武汉大学。

1953年10月3日,财经学院的会计、统计、企业管理、财政金融、合作等系师生527名以及社会科学院经济系师生部分去中南财经学院(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去武汉大学。文教学院的中文系、外文系(小部分)、教育系及社会科学院的历史(部分),自然科学院的数学(部分)、物理(部分)、化学(部分)等系,师范专修科的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师生调出成立湖南师范学院(即湖南师范大学)。文教学院外文系大部分师生、历史系一部分师生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地理系大部分师生去中山大学,一部分师生去河南大学。 社会科学院的政治、法律两系师生调往武昌成立中南政法学院(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学院的电机、机械两系师生及有关实验设备全部调往武昌成立华中工学院(即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学院的土木结构组、电机系的电机组共7位教师和135名学生调往成立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

自然科学院矿化专修科师生调中南矿冶学院。师范专修科的地理师生调往成立华南师范学院(即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华南工学院(铁道系与土木系)、南昌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四川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武汉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河南大学(数理和土木系)、云南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并入。

这次调整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湖南大学被“肢解”,只有土木建筑学科得到加强。对于一直倡导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湖南省和湖南大学而言,受到“重创”,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湖南大学赢得了土木建筑学科的春天,一举奠定该学科日后在全国的顶尖地位。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并称为中国土木学科中的“三驾马车”。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增设机械、电机、化工三系,更名为湖南工学院。1959年,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科,设十二个系,重新确定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1960年,湖南大学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即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1962年,湖南大学中文系、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即湖南师范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