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罗颂平

 桑椹子zzz 2019-07-05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癥瘕或月经过多的范畴,患者多因月经过多或伴有痛经而来就诊,经检查往往为粘膜下子宫肌瘤或多发性子宫肌瘤,西医多主张手术治疗,但患者如未有小孩,或肌瘤尚未很大,或出血不太多者,多不愿作手术处理,而希望用中药保守治疗。

余根据患者这种愿望,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按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认为是实中有虚之证。从病的本质来说,由于子宫体内长有肿瘤,是癥瘕之一种,乃属实证,治应消散;但因每次月经出血过多,阴血耗损,往往形成贫血,则属虚象。从标本来说,癥瘕为病之本,出血过多是病之标。治法上应先控制其月经过多之标证,以减少耗损而巩固体质,进而消散其癥瘕以缓图其本病,但癥瘕之消散,不能骤攻,只可缓图,治则必须攻补兼施,并宜按月经周期有规律地进行。因若只顾攻坚散癥,则经血便会更多,倘只图固补,则癥瘕不消甚则日益增大,反过来经血又会愈多,体质乃愈见虚弱,证候可更趋严重。此先后缓急不能不细加考虑者也。

余曾治一未孕育之年青妇女,患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增大如孕9周,每次月经血甚多,用卫生纸3~4包,惟周期尚准,持续时间约1周。由于长期出血过多,形成贫血。

因为阴血亏损,阴损及阳,肾气亦虚。故除面色较苍白外,两侧颊部呈现成片的黯黑斑,边缘清楚。患者除感到月经过多的痛苦外,又觉面斑影响容颜。诊其舌则淡黯无华,脉象沉弦。治宜分月经期与平时两个阶段处理,攻补交替进行(平时着重于攻以散癥瘕,月经期着重于补涩以控制过多之经血),乃拟两个处方。一方为平时服者,药物组成为: 莪术10克,生牡蛎30克 (先煎),生鳖甲30克 (先煎),荔枝核(打)30克,橘核15克,五灵脂10克,海藻15克,何首乌30克,小茴香10克,乌药15克,菟丝子30克。二方为月经期服者,药物组成为: 党参30克,制首乌30克,岗稔根30克,川断15克,荔枝核 (打) 2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橘核15克,炒蒲黄9克,白术15克,益母草30克,贯众20克,血余炭10克。经过6个月的治疗,月经已逐渐减少至正常,每次仅用卫生纸1包半,子宫肌瘤复检已缩小了一半,但未能彻底消散,面部黯黑斑已全退,达到了大大改善症状之目的,从病本来说,却未能根治。

上述两方都用荔枝核和橘核,且作为主要药物。《本草纲目》谓荔枝核性味温涩,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橘核性味苦辛,治小肠及阴核肿痛。古书所言之疝气,可能包括今天所言之子宫肌瘤之类,阴核肿痛,虽指男子的睾丸,但与子宫肌瘤大致同一机理,故用此二味以散结。上述病例所以用大量菟丝子者,主要是针对其面之黯黑斑,《甄权本草》谓其久服去面䵟;,悦颜色。面䵟;,即面部之黯黑斑。菟丝子为补肾之要药,面部黯斑,中医认为是肾虚的表现,西医认为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使然。肾精充足,黯斑自然消退。

子宫肌瘤服药的时间较长,如用汤药,天天煎煮很不方便,影响工作与学习,有些患者难于坚持,因而影响疗效,故考虑将其制成丸剂,以便患者服用。最初以水泛为丸,患者服后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一些患者服后感到胃脘不适,其后改为浓缩片,减少了对胃的刺激,服用更感方便。一方除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外,对乳腺增生也有疗效。一方、二方交替运用虽能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症伏,但对消散肌瘤尚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