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度基本概念与水质的关系

 Yasin_Gao 2019-07-06

硬度是单位水体中所含有的二价及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总和,这些离子包括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锰离子等,但主要的离子是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淡水中主要是钙离子,海水中主要是钠离子。

硬度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钙、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遇热既能形成碳酸盐沉淀,而被移出,称暂时硬度。以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形式存在的,遇热不能够形成沉淀,称永久硬度。

硬度的表示单位:第一种是 mmol/L,是指物质量的基本单元,以单位电荷形式以mmol/L计量,是硬度常用的单位。第二种单位是 mg CaCO3/L,以1升水中所含有与形成硬度离子的量所相当的碳酸钙的质量表示。第三种单位是德国度,是将水中钙、镁含量换算为相当于氧化钙的量,以1L 水中所含有10mg 的氧化钙为1德国度。

碳酸盐的硬度属于暂时硬度,水煮沸后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而移出;非碳酸盐的硬度属于永久硬度,对应于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形成的硬度,一般用煮沸的方法不能从水中移出,这种分类方法是反应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同阴离子组成间的数量的对比关系,不可认为是水中固定含有的盐类。

天然水的硬度含量:不同地区环境的水体状况及硬度不同,雨水的硬度很低,靠雨水或融化的雪水补给的河流水的硬度都比较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地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硬度较高。随着含盐量的增加,水的硬度也增加,一些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苏达湖、碳酸盐类的湖,这样的水硬度相对比较低。图1是天然水岸硬度不同分类表(仅供参考)。

图1

养殖水体的硬度的变化:淡水的硬度相对变化比较大,参与水体的溶解、吸附和平衡;海水的硬度相对变化小;硬度取决于水源、池塘的土质,新建池塘的硬度较高,逐渐减少;与水生光合呼吸作用有关,昼夜变化通常是0.6~8德国度;人为引起的硬度变化是用了过磷酸钙、石灰卤等。

钙在水中与碳酸氢根结合形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使其平衡向右,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其平衡向左,硬度增大。钙、镁等总硬度对水产养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钙离子可以降低重金属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钙、镁离子可以增加水的缓冲性,钙、镁离子的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类的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图2

图2是金属离子在硬度与软水中的毒性比。金属离子分别是钛、铬、铁、镍、铜、锌、镉、铅,毒性比分别是14.6、15、77、24、15~500、3~67、5.5、33。许多金属离子及浓度高的一价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都有毒害作用。在硬水中,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比在软水中要小,当水体中钙、镁浓度足够高时,可以抑制水生生物从环境中吸收某些金属离子,降低其毒性。

硬度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钙、镁含量高,水体的缓冲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保持pH值的能力。硬度还可以促进有机质的絮凝、沉积,促进固氮作用及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物的分解、矿化,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

总硬度在养殖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总硬度偏低,养殖动物出现生长不良,骨骼发育不良,蜕皮、脱壳后成活率低,水体出现水体不稳定,缓冲能力差,水生植物繁殖、生长受到限制。硬度通常用mg CaCO3/L,当小于50mgCaCO3/L时,池塘的生产力低下;在50~ 100mgCaCO3/L时,池塘的生产力高;在100~250mgCaCO3/L 时,池塘的生产率最高。

养殖动物对低硬度的耐受能力较弱,绝大多数海水的硬度都大于6000mgCaCO3/L,因此海水环境下,不必担心水体的硬度,淡水水体养殖中比海水中更容易出现硬度低的问题。总硬度偏低的水体该如何提高总硬度?

硬度是含有钙、镁、铁、铝、锰、二价及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总和。如果硬度低就往池塘和自然水体中增加钙、镁、铁等离子,主要是这些离子的盐。可以通过补含有钙、镁离子的盐进入水中,就能提高总硬度。如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硝酸钙、硝酸镁等。这些离子的增加也有助于培藻,使池塘的pH值稳定,促进藻相和菌相的平衡。还可以添加磷酸氢钙、磷酸氢盐类的钙、镁离子。在池塘初期,可以通过用生石灰清塘提高硬度。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后有钙离子进入,硬度也会提高。但一定要注意池塘的pH值指标,如果pH值已经很高,就不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也不能通过它提高总硬度。

在池塘的管理中,碱度和硬度对养殖水体的稳定非常重要。可以缓冲水体,同时对pH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池塘的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测pH值,碱度和硬度要在养殖初期进行测定,分析好池塘的碱度和硬度指标是否适合养殖池塘藻相的稳定。如果碱度和硬度不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增加或降低其碱度,同时也需要增加或降低其硬度。

硬度的测试方法:用测试盒、测试仪、测试笔进行测试。对于养殖虾蟹类、甲壳类的动物要特别注意总硬度,因为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脱壳以及养殖效果产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