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箴言丨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7-06

心 中 有 戒

《说文解字》记载:“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其本义是双手持戈,以警戒意外的发生,后来引申为戒备、戒惧、戒慎、戒律、戒条等。《中庸》里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中有戒是极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是非常实用的修养功夫,关于戒惧之道的论述广泛见于各类经典书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对中华人文性格的塑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有强烈的戒惧意识。《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临深履薄的情感植根于古人对人性的透彻理解。儒家认为人性隐微,极易受到欲望和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尚书》里所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嗜欲之心、理义之心,人皆有之,但开始都很微弱,必须善加调护。如果不能有所戒惧,保持足够清醒,一个人很难在道德上精进,更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中国古代有很多自警自戒和劝学警世的诗文,甚至可以说古典文学的一个主要传统就是劝诫世人,教人心有戒惧、行有规矩。古代名人教育子女,留下许多经典的诫子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些诫子书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敬畏意识等,时至今日,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焕发着耀眼的道德光芒。

行 有 所 止

传统文化蕴育和涵养了“戒”之德。《中庸》中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唐代李翱《答侯高第二书》中说:“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儒家提出要“正己”,为“正己”而“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焉”,也就是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明确原则,厘清期许。“有定”就是立场坚定不移,即朱子所谓“知之,则有定向”。这就说明戒慎、戒行是修身养德之根本。孟子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更是对“心中有戒”的经典论述。“心中有戒”与儒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及“内圣外王”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守规矩、重戒行”的道德规范。

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本分做人、干净做事。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心中有畏,行有所节,我们要时刻谨记“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的生活道理,自警自励,知道自己给自己“叫停”。朱熹有言“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向有定”。“知止”需有定力,能不能“知止”可以说是一个人高尚与卑鄙、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心中有戒、行有所止,律己、慎言、慎行,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