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后拒绝亲生儿子称帝,为何扶持养子上位?其实原因很简单!

 尤里蒙提 2019-07-06

古代的皇帝们,一般都会在自己去世之前把所有的身后事得先安排好,防止有的人会在自己死后作威作福,尤其是在太子这件事情上,这可是关乎到河山是否能够稳定下去的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而皇帝也都会在自己的皇子里面挑选一个所有人都认为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来当太子,所以人们就会提前知道谁将会是后来的皇帝,可是到了清朝雍正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制度了。

皇帝们并不会提前把太子这个位置的人给安排好,也就是不会提前立太子之为,而是会把这个皇帝心中太子的人选写在一道圣旨上,但是并不会让任何人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圣旨是有两份,一份由皇帝亲自带在身旁,另一份放在一块固定的牌匾后面,这样的话,旧的皇帝去世了以后,宫里的人们就可以去这个牌匾后面把圣旨取出来,然后按照上面说的办就可以了。

一直以来,这个皇帝的身体都挺健康的,死的特别的突然,这就让皇宫里的人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过当下最要紧的还是赶紧扶持新皇帝登基,但是等他们来到那个放圣旨的牌匾后面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这个时候就由众人来讨论到底该让谁来当这个皇帝了。

嘉庆的皇子一共有四个,虽然大儿子的机会很显然会比较多一点,但是清朝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非要嫡子才能继承皇位,所以每个皇子都是公平的。就在大家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有位大臣提出来就让嘉庆的嫡子来当这个皇帝,可是其他的大臣们却不敢跟着他的想法继续,因为虽然这个嫡子是嘉庆的原配皇后所出,但是还有两个皇子同样也是后来的皇后所生的,而且这个时候宫里还有一个太后钮祜禄氏,到底应该怎么办还得听一听她的意见呢。

纵观中国的历史,有那个后宫的女子不希望自己生的儿子可以当上皇帝呢,这样一来,自己也就拥有了权力和地位,而这个太后此时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吧。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个太后会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去的时候,有个太监带来了她的一道旨意,这其中说的就是她对绵宁的支持,而对于她自己的儿子,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后来的道光皇帝。

钮祜禄氏在嘉庆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是他的侧福晋,而嫡福晋另有其人。在后来自己的丈夫成了皇帝以后,嫡福晋就上升成为了皇后,而自己就是贵妃的位置,后来,这个原配的皇后去世了以后,嘉庆也就慢慢的把她扶上了皇后的位置。而有的人却说原来那个皇后的死跟钮祜禄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过真正的历史谁又能知道呢?后来,原配皇后的儿子绵宁就归钮祜禄氏来抚养了。

虽然绵宁和这个太后的关系是很不错,但是这个太后也有自己的孩子,和嘉庆再怎么好,也会想到自己的。可是这个太后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抛开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把国家放在了第一位,真的是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女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