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握行书笔画轻重变化,王羲之、王珣作品都有一条铁律!

 俊YBWCMT 2019-07-06

行书笔画轻重、粗细变化很大,是作者随心所欲变化,还是有固定的规律?

对于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了看:一方面,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有一定的规则,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对比”,通过粗细的变化构成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另一方面,上述对比关系又不是程式化、机械式地应用,在一篇当中需要随心所欲,轻重任意由之,尽显自然之态,这是铁律。

纵观古代优秀的行书法帖,如王羲之、王献之、王珣、苏轼、米芾等书家,基本上都遵守这样一条铁律。

《晋 · 王珣 · 伯远帖》

《晋 · 王珣 · 伯远帖》从字

首先,来看笔画之间的对比关系

笔画与笔画的对比原则,常常一边轻一边重,一边粗一边细,或者部分笔画粗、部分笔画细;如上图《晋 · 王珣 · 伯远帖》从字(左细右粗),又如王羲之《圣教序》“苦”字,起笔粗重,其他笔画轻细,变化任意由之。

王羲之《圣教序》“苦”字

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其次,来看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

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粗细对比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个局部,有的字笔画粗壮,而另一些字笔画轻巧,形成“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孙过庭语)的境界。如上图《圣教序》集字中的局部对比效果,其中“十”笔画特别重,形成有力对比。

王羲之《二谢帖》

最后,再看整幅作品中的对比关系构成

在一个篇章之中,要根据自己创作的风格特点,布局轻重、大小、粗细的笔画和字眼,不要刻意做作,要任意自然为妙。如上图王羲之《二谢帖》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圈出来的都是粗壮、重笔画,像是一个个响亮的音符点缀其中,节奏变化,简洁明快。

行书如何把握笔画轻重粗细变化,王羲之、王珣作品都有一条铁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