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还有很多实例证明,想要孩子成为精英,让他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超级豪门洛克菲勒家族传了六代,代代精英,没出过一个败家子。就是因为承袭了家规,从小让孩子记账和做家务。美国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爹赵锡成养出了5个非常优秀的女儿,就是因为他从小就让赵小兰带着妹妹们做家务,帮家庭做支出规划。因为从小就帮家庭分担劳动,所以每个孩子都独立朴素,不骄不躁,长大后都成了各个领域的精英。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下面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幼儿园前是家长引入负责概念的好时机。爸妈们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一起做简单的家务,多鼓励赞美孩子。 丢垃圾 收拾玩具 开始锻炼自己刷牙 学习叠衣服铺床 学习摆桌子 学习擦灰 选择要穿的衣服 幼儿园时孩子就可以做更多具体的任务了。爸妈在做家务时可以邀请孩子一同参与,这也是亲子互动的好机会。 准备次日要穿的衣服 饭前摆好碗筷 饭后收拾餐桌 按颜色把要洗的衣服分类 给自己穿衣服 在帮助下洗小手帕小内裤等 收拾自己的书包 将用完的毛巾、牙刷放整齐 擦桌子 学习清洗瓜果蔬菜 进入小学后,爸妈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更多事情。 把要洗和要穿的衣服整理好 整理书包 自己整理衣着 独自准备好上学 丢垃圾并学习垃圾分类 每周打扫一次自己的房间 饭后收拾碗筷,并放入水槽 摆桌子和椅子 在指导下把衣服放到衣柜里 可以在之前的家务基础上教孩子使用一些电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醒孩子安全使用。 上学前整理好书包和穿戴 学习使用电饭煲煮饭 学习洗碗 会用吸尘器吸尘 会使用微波炉 收拾自己的房间 在妈妈帮助下做简单的早饭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参与家庭讨论了。在制定家庭计划时,不妨让孩子参与,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 准备菜单 写采购清单 和爸妈一起做出行计划 学会煮饭、做简单的菜 把衣服分类放进洗衣机清洗 叠衣服 把衣服放到衣柜里 收拾自己的卧室,并保持整洁 帮助妈妈进行大扫除 01 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万事开头难,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建议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02 工作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03 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即妈妈)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04 扮家家 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吃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01 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 爸妈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共同承担、彼此分担。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更愿意付出,越来越具备责任感。 02 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选择权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不要生硬地强迫他。爸爸妈妈可以邀请孩子开个家庭会议,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两项。 03 把任务具体化 一个模糊的指令,比如“把这收拾干净”,会让孩子不知道从何下手。若是将一个任务拆分为具体的小步骤,孩子理解起来也更为容易,更有信心完成指令。 04 走心地夸奖孩子 孩子做完家务,要及时对孩子表示感谢和称赞。夸奖时不要只说“你真棒”,而是要具体,要明确。比如,谢谢你今天帮妈妈洗菜刷碗,妈妈真的是轻松了很多;你擦的地板真干净,就像镜子一样明亮亮的,妈妈很喜欢。 05 在孩子面前学会适当地示弱 “懒妈妈最容易培养出勤劳的孩子。”懒孩子、懒老公都是勤劳的妈妈惯出来的。父母要给孩子机会参与,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一下,比如“妈妈今天很累,做饭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帮助妈妈吗?” 06 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 如果家长认为做家务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干起活来乐在其中,就会吸引孩子一起加入。相反地,如果家长自己都认为家务活是很累很脏的事,干起活来抱怨不断,全是负面情绪,孩子自然也会对家务活避而远之。 07 最好不要用金钱鼓励做家务 很多家长会用零花钱作为条件,诱惑孩子做家务。如果处理得当的话,会帮助孩子理解金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还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理财。但是,用金钱驱动孩子做家务,也有不好的地方。这会让孩子认为做家务只是为了钱,从而忽略了背后的家庭责任感和付出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