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市场成造假重灾区,一不留神就掉坑 收藏投资指南 昨天

 步步清莲书屋 2019-07-07


邮品作伪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只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将高科技运用在邮品作伪之上,因此目前的邮品作伪水平也相较过往来得高,危害性更大。

目前邮品作伪有臆造、变造、修补乃至直接伪造等,手法多样,其中集邮爱好者遇到较多的,还是变造和修补邮票,以次充好。

而直接伪造邮票的现象,近年来有泛滥之势,从普通邮票到邮资封片,乃至金猴邮票,时常能看到集邮爱好者受骗上当,大大冲击了集邮市场的健康运行。

邮票作伪成本低廉,一旦得手,利润很高,而且邮票的需求量大,才成为了不法分子选择的目标。

而且有一点,邮票相对于人民币来说,违法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低,执法力度上显然存在欠缺。

《刑法》和《邮政法》确实都对伪造、变造邮资票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过明确规定,但由于邮政部门本身执法权限和力量比较薄弱,再加上追查作伪线索的难度极大,真正被绳之以法的违法犯罪分子并不多。

赝品集中在两极

从近年出现的赝品看,呈现出“两极”态势,主要集中在高档品种和低价品种上,前者利润高,促使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如T46金猴,一张全品就能卖出数万元高价。

后者则由于价格低,往往会给大众一种错觉,就是不会有人作伪,但事实上,相比较邮票低廉的成本而言,这些赝品依然能给作伪者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且更具有隐蔽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集邮爱好者无计可施。事实上,由于邮品的印制一般都有专用的纸张和印制设备,作伪者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因此伪造得再逼真,只要细心检视,完全可以避免受骗上当。

如邮票的齿孔,是由专门的打孔设备打出的,整齐均匀,伪造的齿孔往往排列不齐、大小不规整、不圆滑。

如邮票刷色,真品非常清晰,层次分明,而伪造的邮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模糊不清,仔细检查就能发现。

初入门者尤需小心

去年,邮市出现了久违的“井喷”行情,大部分邮品的价格均有相当可观的涨幅,这种利润对于作伪者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希望广大集邮爱好者要多学习、多掌握集邮知识,在选购邮品的时候多长个心眼,特别是那些被邮市热潮吸引而来的爱好者,最好还是能够到专业平台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