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数企业败于内斗

 育则维善余言 2019-07-07

眼下,在复杂的环境中,国内多数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前段时间,大量企业裁员的新闻充斥着许多媒体的头版版面。

很明显,企业们遇到大麻烦了。有些老板把企业的衰退怪罪于大环境不好,有些老板认为是员工不得力,有些老板则相信命数、运气。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几乎是所有老板都知道但却又不怎么愿意直面的问题——企业内耗(内斗)。

马云曾说过,“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这话有点道理,但却又有点不太贴近现实。在当今局势下,宏观经济已经很明显的影响到了一批企业。而且,影响的数量还不少。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倒台其实都是内部原因。

企业固然需要面对市场周期的影响,但外部因素并非主导原因,除非其本身所从事的就是不法业务。

郭广昌曾在马云的湖畔大学授课时说道,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做计划、做预算、上下博弈。作为一个组织,如果内部摩擦成本高于外部摩擦成本,组织本身的存在还有价值吗?管理要尽量减少内部摩擦成本。

俞敏洪也在近年的一次公开演讲时宣称,自己再也不投创始人超过三人的创业企业。

企业初创时,因为规模小、利益少,团队间矛盾和诉求不容易显现。但随着企业发展逐渐壮大,内部团队间的问题会成为企业的致命伤。

“内耗”是所有大企业的癌症,但凡具有规模的和上市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存在内耗。

高层为了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派系之争、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的矛盾、员工之间为了推卸责任的互相推诿。

这些局部问题、小问题最终都会演变成系统性的癌症。只要出现此类现象,企业发展必然减速,并且还会引发严重危害。轻则业绩萎靡、利润减少,重则分崩离析,就地解散。

因为人性的特点(私利),内耗是所有企业成长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且企业越大问题越严重。BAT的内耗几乎堪称典范现象,百度的内部腐败众人皆知,阿里的内部斗争也得亏被马云镇住了,腾讯的内部混乱宛如群山排列络绎不绝……

所有企业一把手都想解决企业内部问题,但所有企业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对企业内斗问题无可奈何。

正常人都看得出,对于企业而言,内耗百害而无一利,可有意思的是,国内的管理理念反而提倡内耗。

有些企业提倡内部互相争斗,这些企业的老板有一种帝王情结,“臣子如不相斗,天子怎得安宁。”

企业老板们希望通过内部斗争促成员工间竞争意识,然而,这种模式除了本身附带的高成本外,并不利于员工成长。因为企业内部很多斗争往往并不如老板们所期望的表现在业务层面,反而是在暗处勾心斗角互相挖坑、设计陷害。

如果实在业务层面的良性竞争,那这种模式固然可以称得上成功。但实际上,现实中人性的丑陋一定会导致竞争力较弱一方采取“特殊”手段弥补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来而不往非礼也,君子赢不了小人,对付小人唯有比小人更小人。所以,最终会变成企业内部整天明争暗斗,荒废正业。

对此,国内管理学专家陈春花曾提出,“我们向来认为‘争权夺利’不是一件好事情,往往以为‘办公室政治’或者‘阴谋诡计’,或者‘内斗’等等。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要从组织说起。”陈春花认为,组织管理其实就是“责任”与“权利”的管理。只有明确责任和权利,让责任与权力相匹配,组织才能够有效运行,才能够实现组织的目标。

陈春花提出的权责匹配其实并不是什么很深奥的学问。仔细想想都能明白,拍板的人本就应该对结果负责。又想拍板做决定,又不愿对结果负责,这不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吗?在现实中,很多情况是,拍板的人只愿对好结果负责,而把坏结果甩锅给他人。

这种现象是现今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乱象。今年1月份,新东方年会上那首《释放自我》爆红网络,引发了全社会的共鸣。

这些乱象往往会成为点燃企业内耗的导火索。正常人会愿意和一个只会阿谀奉承、好大喜功的人共事,更何况有能力的人才原本就可以择木而栖。自然,矛盾激发不可避免,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内耗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劣币驱逐良币。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如果还在互相扯皮浪费时间和精力,又焉能在本就严峻的形势下生存?

如今,很多企业都在思考转型、升级、控制成本,但鲜有企业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因为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内耗来自于老员工,而老员工又是当初与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作为最高管理者,端平一碗水本就不是什么易事。人情世故之下,太多管理者选择回避问题、无视问题。

其实,如果有心调和企业内部矛盾,把成员间的纠纷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这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在逆境中存活的选择。

越是在逆境中,越是要管好自己。香港四大天王都经历过98年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他们全都顺利度过了危机,得以继续驰骋沙场。他们对于财务的把控力度固然值得借鉴,但有一个特点却被忽略了——个人权威主义。

香港四大家族中无论是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还是郭得胜,他们都在企业内部树立了绝对权威。在这种权威主义管理下,由于权力的集中导致企业内部不存在可供争抢的利益,自然也就极大程度上控制了内耗。四大家族企业内部的内耗多为做事方式差异而产生的争执,基本不存在会阻扰企业发展的相互诋毁、暗算。

就结果而言,树立个人权威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内耗。不过,这种方式也不可能长久,因为这类管理方式对于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极高。从BAT三家企业来看,也就马云能做到这点,马化腾和李彦宏都做不到。马云退位之后,张勇就无法继承马云衣钵,树立新的权威形象。自从马云隐退之后,大家都看到张勇正在不断下放权力。最近,张勇继卸任天猫一把手之后又卸任了阿里创投法人。

因此,真正能够长期有效控制企业内耗的方法依旧没有出现。仅靠制度无法解决实质问题。毕竟,制定制度的是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就必然有徇私空间。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