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小暑 | 应夏藏,闭门谢客。

 望闻问切777 2019-07-07

【是日诗】

小暑啜瓜瓤。

粗葛衣裳。

炎蒸窗牖气初刚。

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深院一垂杨。

又闹鸣螀。

簿书堆案使人忙。

何不归与湖水上,做个渔郎。

——明|易震吉《小暑》

物候说

暑为温热之气。小暑相当于是一天中的下午一点钟,正午的太阳正焦灼,一年中最强劲的热力不断酝酿……

小暑时温风吹到极致,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的八月正是夏历的六月,此时,蟋蟀纷纷躲到屋宇下避暑。

此时地面气温太高,幼鹰由老鹰带领,开始飞出鸟巢,在清凉的高空学习飞行搏杀猎食之术。

🌿

小暑,应夏藏,闭门谢客

在《易经》64卦中,小暑、大暑的卦象是“”。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在古历法里,小暑是代表果树成熟前最重要的成长期,也比较凶险,有可能被害虫、病菌和炎热侵袭的时段,是一段当“盛夏的果实”来临前的关键时期。

农历6月,是一年的中轴。中轴(脾胃)转动,四维(肝心肺肾)有序。

《黄帝内经》说这个月是“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调养的关键在脾胃。

🌿

2019小暑汤:古方三豆解毒饮

大暑之前,木气独盛,万物都长疯了,开心疯了。

但问题是,阳气耗散太快,若有些人储存的阳气(生长之气)不足,就容易气虚。发生耳鸣、眩晕、站立不稳等症状。

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己亥年三之气会出现的情况: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所以阳气不能随便耗,关键时刻才耗不到肾根。

木生火,气候炎热。

若是气盛,或经络气血不畅的人。就不能温补了,凉血、养阴、阴能涵得住火。

所以今年小暑汤的任务是:

清虚火、疏通肝胆,补肾水

三豆饮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

【黑豆】滋肾阴、壮肾气。夏季身体能量如植物一样疯长,肝肾容易不足,这时就可以用黑豆来滋补肾阴、聚肝肾之气。

【绿豆】解烦热、清肝火;

【红豆】这里是可以起沙的那种红豆,利水解暑湿,补心血。如果体内湿气重,舌苔厚腻,把红豆改为赤小豆。如果火气旺盛厉害,容易口渴,就改用黄豆,黄豆养中养木养津液,又降胆火。

三豆煮起来加点冰糖,是很好的盛夏解暑汤。

我根据自己情况加的小暑三豆饮配料。

1.【爱出虚汗,再加麦仁】

某地伏日,要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麦仁养心敛汗,夏天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加麦仁一起煮。如果能加浮小麦敛汗效果更好。

2.【心火旺,加带芯莲子】

这段时间暑热,心火旺。很多人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加些带芯莲子有助养心安神、让心肾相交。

3.【脾胃虚寒、易腹泻:加大枣生姜】

大枣,什么凶猛的药经它一调和,就会更适合人体。所以平时煲汤时,大家都可以扔几颗进去,让汤性更柔和。

4.【心血虚,加龙眼肉】

特别是不睡午觉会感觉心律不齐、精力不济的人,更要注重养心血。

煲好后是这样微甜而清爽的汤,盛出来当茶喝,解盛暑之毒,又补充心力。渣也不要浪费,用搅拌机打成浓浆,很好喝,食材本身的香甜更浓郁。小暑这段时间,每周可以喝2-3次。

纯三豆饮

肾之谷在豆,豆在五行中偏水性,可以解热。其实不只在热毒重的天气适合喝纯三豆饮,温病发热时也可以喝,它解热、祛湿的效果比较好。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六月 · 幽栖】

农历六月,

植物结束花期,归于平静,

果实在悄然生长,

繁茂也变得静悄悄,

你幽栖于此,

却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浩荡。

祝夏日长荣~

72物候元气生活
节气 · 物候 ·草木 · 菜蔬 · 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