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小暑:最难熬的三伏天要来了,冬病夏治正当时!

 为什么73 2019-07-07

今天迎来小暑节气。好消息是要出梅啦,湿哒哒的梅雨季即将过去;坏消息是:一大波热浪即将逼近,三伏天马上就要到了!你准备好了么?

小暑时节,感冒、中暑、腹泻等疾病多发。一大波健康提醒为你奉上。

出梅又入伏,迎接湿热难熬的酷暑

2019年7月07日(星期日)17:20:25,农历六月初五,太阳到达黄经105°,斗指辛,小暑节气交节。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盛夏开始,江南地区「出梅」,淅淅沥沥的梅雨季到此结束,接下来气温会持续升高,一年中最强劲的热力不断酝酿。

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只是小热,还不是最热。这个时节,湿度也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风将携热浪滚滚而来。

古人把小暑分为三候,分别有三种物候特征。别说人了,动物都热得不行:

一候 温风至

(7月7~11日)

风里带着热浪吹来了。

二候 蟋蟀居壁

(7月12~16日)

天气闷热,蟋蟀羽翼未足,在穴中面壁偷凉。

三候 鹰始鸷

(7月17~22日)

地面气温越来越高,老鹰飞至高空追击猎物。

我们常说「热在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虽然难熬,但也是下半年第一个宝贵的养生时机。

三伏来临,抓住机会冬病夏治!

小暑节气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日,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了,要隐伏以避盛暑。

三伏的具体日子要按天干地支来算,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第四个庚日就到了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下面已经为大家算好了三伏的日子,方便安排养生计划,别错过三伏贴的时机。

2019年三伏时间

初伏:7月12日(六月初十)~7月21日(六月十九)

中伏:7月22日(六月二十)~8月10日(七月初十)

末伏:8月11日(七月十一)~8月20日(七月二十)

今年的三伏满满40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如久咳、哮喘、慢支、鼻炎、慢咽、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还有一些关节病痛、风湿等。

这些冬天的易发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所以在阳气旺盛的三伏时期进行治疗调养,借助天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社区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寒性体质的日常调养,阳虚、气虚、血瘀、气郁(怕冷)、痰湿(怕冷)的人可以借此时做艾灸,排除身体里集聚的寒气。艾条悬灸、温灸或者贴敷热灸贴均可。

活法儿优选商城 三伏有艾·冬病夏治 小程序

  • 经常倦怠,舌头齿痕明显:神阙、气海、膈俞、脾俞、百会、大椎

  • 经常感冒,打喷嚏、鼻子发痒:风门、肺俞、脾俞、足三里、百会、大椎

  • 腹胀、消化不良、便溏:中脘、天枢、足三里、百会、大椎。

  • 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神阙、气海、关元和中极

每天可选择1~2个穴位用艾条悬灸(就是点着艾条,靠近穴位),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不方便悬灸的话,用温灸器或者热敷包、热灸贴也可以。灸后要多喝水。

如果是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朋友,三伏天会更难熬。按摩头部可以清虚火,醒神,让自己精神一点。还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促进头皮代谢垃圾,养出一头秀发。

头为诸阳之会,按摩头部能升举清阳,使百脉调和。头部的经络有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每天坚持,抽出十分钟来按摩,可振奋督脉的阳气,帮助膀胱经排除体内的垃圾,疏通胆气,使人心情舒畅,消化好。

用梳子或手指从前往后梳头300下,左中右都要覆盖到。亦可使用有凸点的头部刮痧板,用凸出的按摩点,和弧形边齿,紧贴头颅弯位,轻松有效地按摩并刺激头皮与穴位。

小暑饮食有三宝,黄鳝酸梅怀姜膏

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此时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空虚,饮食要特别注意清淡温软,少吃冰饮冷食,并不可吃太饱,以防腹泻,损耗气血。

具体吃啥喝啥,这里推荐小暑三宝,适合不同的体质。

虚:小暑黄鳝赛人参

江南地区有一句俗谚:「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鳝鱼最为肥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说「黄鳝赛人参」,其实也蕴涵着「冬病夏治」之意。小暑往往是慢支、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的缓解期,此时吃一些黄鳝温补,可调节脏腑、改善体质,到冬季就能减少寒性疾病的发生。

比较简单的做法是爆炒鳝鱼丝,口感脆嫩爽口

做法:

1、鳝鱼杀好洗净后切片

2、鳝片用料酒、酱油、淀粉抓匀后用热油炸熟捞出

3、洋葱、尖椒切片,葱姜蒜切末备用

4、锅中做油,5成热时下入葱姜蒜炒香

5、下入鳝片大火爆炒约30秒后烹料酒、酱油

6、下入洋葱、尖椒炒匀后加盐、味精、糖调味

7、继续翻炒至洋葱断生后勾薄芡即成

寒:冬吃萝卜夏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真是话糙理不糙。尤其是现代人的夏天,过得跟冬天似的,一天到晚呆在凉飕飕的空调房里,难得出个门,又是打伞又是防晒,遮得严严实实,喝口水也得加冰块。

大自然给的阳气没接到多少,反而让人造的寒凉长驱直入。越来越多的人阳气不足,女生宫寒痛经手脚凉,男生腰酸乏力大肚子,尤其三伏前后表热里寒,稍不留神就容易腹泻。

这样的寒性体质还有上文提到的比如咳喘、鼻炎等「冬病」,最好在夏天的每个清晨做到「夏吃姜」,把阳气养起来,把寒气赶出去。

但生姜也是不那么好吃,而且对口腔、消化道也有一定刺激性。所以特别请中医老师定制了一款怀姜膏,让生姜温阳驱寒的能量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

活法儿优选商城 怀姜膏 暖宫养血 升阳提神 小程序

与普通的红糖姜茶不同,怀姜膏主料精选产自产自古怀庆府的怀姜,是生姜中的佼佼者。姜块大、丝细、味鲜、香辣宜口,至今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除了怀姜、红糖以外,还搭配了蜂蜜、红枣、玫瑰、枸杞、陈皮、紫苏、桑叶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依循古法熬制而成,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兼顾清、调、补,不仅味道口感更佳丰富,也更有助脾胃运化吸收。

燥:喝杯酸梅汤,解口渴更解心渴

《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对咳嗽、霍乱、痢疾也有调治功效。《白蛇传》里就有乌梅辟疫的故事。

以乌梅为主料的传统酸梅汤,消食和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再加上山楂开胃;甘草温中健脾、护中土,调和诸味;陈皮行气、化湿邪;玫瑰茄生津止渴、理气消食,通便、润肠、护肤;桂花醒胃化痰;冰糖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从整体体质来调理,改善苦夏困扰。

市面上的酸梅汤大都是酸梅粉调制成,味道口感还凑合,但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消暑滋阴的功效了。有空闲的话还是自己采购原料熬制的好。我们特地到药都亳州原产地,按照传统配伍采购定制了一批酸梅汤料,药材级品质,且无熏制无添加,既有更天然的口味口感,对健康也更有保障。

活法儿优选商城 老北京酸梅汤 小程序

小暑起居:别忘了「晒霉」

又湿又热的梅雨时节给霉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到了小暑,雨水减少,阳光充足,这时候应该翻出家里的衣被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让紫外线把衣被上的霉菌杀死,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除了衣物防霉之外,心情也需要「防霉」。夏季心气旺盛,尤其要养护心脏,因此小暑养生要保持平心静气,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室内可以在摆上绿萝、富贵竹、万年青等绿植,既降温又美化环境、养眼养心;还可以给家具换上米色、绿色或淡蓝的外套,以及使用竹制家具,这些都有助于身心降温。

今年的小暑恰逢周末,正好适合把衣被物品拿出来晒一晒,也可以约上家人好友,到户外走走,也晒晒霉,运气会更好哦!

从今天起,就是小暑一候「温风至」了,一年中最强劲的热力不断酝酿,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你所在的地方,「温风」吹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