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文学理论 第十四章 精神分析批评

 燕山茶社 2019-07-07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一、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或冲动,毫无理性。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

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

它为文学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空间。

二、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力比多理论

1.三重人格:伊德(id,本我)、自我(ego)、超我(superego)。

2.力比多: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驱使人寻求快乐,尤其是性快乐。

3.泛性论的文艺创作:性欲是文艺创作的动因,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本能欲望的驱使,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试图在创作中得到情感的宣泄,以获取快乐,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

三、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都起源于俄狄浦斯情结。

四、梦的理论

文学艺术与梦的共同点:

1,梦表现的是人的被压抑的欲望,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

2,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

3,释梦的方法与文学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五、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

六、艺术家与精神病

艺术家如同精神病人,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人,因为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