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足趾部分(足底部分)-p36

 刀疗象数 2019-07-07
足趾部分
额窦

解剖位置:

位于前额,是与鼻腔相通的含气腔隙、窦后壁与颅前窝相连属,下壁与眼眶、鼻脸等相邻,窦口开口于中鼻道。

生理功能:

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反射区位置:

双足拇趾靠尖端约1厘米处,以及其他8个脚尖趾端肉球,左边额窦在右脚,右边的额窦在左脚(图3-20)

按摩次数:

保健推刮4~5次,治病按病情增加次数。

适应症:

头昏、头痛、失眠、脑血管意外、脑震荡、鼻窦炎、眩晕、神经衰弱、发热及眼耳 鼻口等疾病。

诊断:额窦

手感:

脚拇指的额窦区任何部位都可能有气体感,其余四个足趾的气体都发生在后1/3处。气体的手感似捻发样,在气体感部位处有明显疼感,多见于感冒、头疼、头晕或神经衰弱等症,额窦区不易遇到颗粒。

外观:

头痛头晕者,脚趾弯曲端着地;额窦反射区不圆滑、被鞋压平、生有鸡眼或茧子。或额窦反射区形成尖形状。五个趾腹如不是外伤的话,易出现出血点,如针刺样出血点,多见于脑血管脆弱,有出血的可能。总的说:二、三、四、五趾腹,若是气感样时属于额窦问题。若此处四趾出现瘀血或出血点时,则考虑为大脑有问题,应急速去医院诊断。

脑垂体

解剖位置:

位于颅底蝶鞍区的垂体窝内,重约0.5~0.7克,与间脑相连,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这两部分各有不同功能。

生理功能:

脑垂体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与下丘脑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功能单位,起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其它内分泌腺的桥梁作用。它分泌生长素,促进甲状腺刺激素,肾上腺雌激素和性刺激素,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影响其它内分泌活动。神经垂体不具有分泌功能,只能贮存来源与下丘脑的激素,其功能为使血压上升,尿量减少和子宫收缩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趾腹中央,及拇趾第2跖骨底正中(图3-21)

手法:

食指点压法。食指第一间关节尺侧点压于脚拇指腹中央。捏点法。用手拇指端置于脚拇指腹中央,食指位于脚拇指背侧,相向用力。

按摩次数:

保健治疗4~5次,治疗根据病情点压。

适应症: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内分泌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智能低下、遗尿、更年期综合症、干燥病等。

诊断:脑垂体。

脑垂体是深反射区,只能摸到颗粒。颗粒表示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生长发育中如能摸到有颗粒,则表示生长机能出现变化。二是四、五十岁以上者发现垂体部分有颗粒,这是垂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此反射区在按压前也不应有凹陷,否则以表示可能有内分泌失调。


小脑、脑干:

解剖位置: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后下方,有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脑干由脑延、桥脑、间脑组成。延脑下接脊髓间脑上接大脑、脑干背部与小脑相连接。

生理功能: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脑干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是上行下达的通道。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吞咽中枢以及视听和平衡等中枢。

反射区位置:

小脑反射区在两足底拇趾外侧接近根部的骨性突起处;脑干反射区在两足拇趾骨外侧的凹陷处。

手法:

拇指端推法。中指竖于脚拇指内侧,拇指置于脚拇指腹根部,呈螺旋状势推动,触及骨性凸起,直至凹陷处。左手按推右足,右手按推左足。

按摩次数:

保健按推4~5次,治病根据病情增加次数。

适应症:

头昏、头痛、失眠、高血压、低血压、脑震荡、脑肿瘤、肌肉紧张、平衡失调、软组织损伤、肌肉萎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小脑脑干

此反射区用拇指指端定点压按并向后方施力。正常人可触及突起的骨尖,手感光滑,这是正常的。如已碰到一小骨尖,又碰到另外一骨尖样物为颗粒,或者骨尖不光滑、很粗糙,也可认为是颗粒。颗粒可见于运动神经损伤、语言障碍、半身不遂、运动共济失调、脑外伤和脑震荡后遗症等。
小脑脑干反射区也能摸到气体样感,多见于痴呆症早期、小脑萎缩、头晕、臂神经障碍,有时酒精中毒或脖子疾患者也会出现气感。

外观:

此反射区不应出现凹陷,也不应凸出;颜色应红润与其脚趾腹颜色相同,颜色不应过深,不应呈深紫色或灰暗色。此反射区的外形变化(凸、凹)和颜色的变化(发  紫、青、黑)都可作为诊断信息。


三叉神经

解剖位置:

位于头颅两侧,是十二对脑神经的第五对,它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别分布于眼眶、鼻腔和口腔各器官,其末梢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及口腔内部分粘膜。

生理功能:

面部的感觉神经和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它支配眼部、上、下颌、口腔及颜面皮肤肌肉运动。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拇趾骨外侧,呈半圆形平坦面。左侧在右脚,右脚在左脚(图3-23)

手法:

拇指按推法。拇指腹在三叉神经反射区作向心方向按推。

按摩方向:

向心。

按摩次数:

保健按摩10次左右,根据病情按推。

适应症:

面神经炎、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腮腺炎、牙病、头面部及眼、耳、鼻疾患、面部痤疮和黄褐斑。

诊断: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反射区可出现气感和颗粒。气体多出现在后1/3处手感如捻发样;颗粒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牙痛、感冒、偏头痛或面部神经麻痹都可能出现气感和颗粒。

在外观上足趾互相挤压,把拇趾挤压变形,使三叉神经反射区被压平,拇趾端呈三角形时都会经常发生偏头痛等疾病。


解剖位置:

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分为外鼻、鼻腔、副鼻窦三部分

生理功能:

即使呼吸器官,又是嗅觉器官,在呼吸过程中起到过滤空气,并使之温暖、温化的作用,然后进入肺部。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拇趾指腹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床缘,即第一趾间关节前的部位。右鼻孔在左脚,左鼻孔在右脚(图3-24)。

按摩手法:

拇指推法。用拇指端沿脚拇指趾甲向心推动,达趾甲根部时由纵向转成横向,并沿趾甲床缘由内侧向外侧推动。左手推压右足,右手推压左足。

按摩方向:向心后转向外侧。

按摩次数:

保健按摩10次左右,治疗根据病情推。

适应症:

感冒、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嗅觉障碍。

诊断:鼻

在手感上鼻反射区可触及气感和颗粒。气感似捻发样,多出现在反射区(脚趾背、拇趾甲边)的拐弯处,颗粒在任何处都可存在。气感可能患的是感冒或鼻炎;颗粒是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大脑p41

解剖位置:

大脑是极为重要的器官,它位于颅腔之中,主要有两侧半球组成,一般重量在1200~1500克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1/50.左侧半球管理语言功能,右侧半球管理非语言词性认识功能。

生理功能:

人大大脑皮层高度发达,既有感觉分析功能和调节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功能,又有调节体温,生殖机能以及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反射区位置:

除足拇趾顶端以外的全部拇指腹(图3-25)。

按摩手法:

食指节-间关节向心刮推全部脚拇趾腹。

按摩方向:

向心。

按摩次数:

保健按摩10次左右,治疗根据病情推。

适应症:

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综合症、神经衰弱、听觉、视觉受损、大脑萎缩、大脑功能失常造成的各种疾患,如脑性麻痹、帕金森氏症等。

诊断:大脑

大脑反射区有气感、颗粒、条索状物,较少遇到块状物。气感如捻发样,出现在拇指腹任何部位,对见于感冒、失眠、头晕头痛、高血压或低血压等病;颗粒多见于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后遗症;条索状物感觉多见外伤、头部手术及头部的陈旧性疾病,还见于脑震荡后遗症。

外观:

通过观察拇趾和其他足趾的变化可以随时发现有无中风的预兆。

1、人体平卧使拇趾与心脏在同一个水平高度,轻柔全足五分钟后,脚趾腹应是淡红色,如呈深紫色则表示脑缺氧;

2、五个趾腹呈均匀的淡红色,如发现色泽不一致或有瘀血点,则表示脑血管有变化;

3、脚趾腹则表示脑血管脆弱,有中风可能;

4、观察趾腹血流充盈时间。刮压趾腹时,一般按压后颜色由白转红需三秒时间,如超过三秒则表示有可能是低血压,有心动过缓、贫血、脑供血不良;若血流充盈时间过速,则可能是心动过速、高血压;若刮压时出现颜色不均匀或显露红点时,多见于血管性头痛或其它血管疾病。

大脑反射区的外形应丰满,如出现皱纹,多为表示早期脑萎缩。


颈项

解剖位置:

位于头部与胸廓之间,前部称为颈部,后部称为颈部。

生理功能:

使头部与躯体的连接部,能协调头部的各个方向的运动。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指腹根部横纹与足底横纹之间的区域(图3-26)。

按摩手法:

拇趾端推法。自外向内旋转推揉。左手推揉右足,右手推揉左足。

按摩方向:

自外向内侧旋转锥揉。

适应症:

颈椎病、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

诊断:颈项

在此反射区外侧旁,每人都有一条索物或颗粒是正常结构。其他部位有气感、颗粒或条索状物都为异常。在外侧颈项反射区发现气感多见于落枕、脖子受凉或椎管狭窄,若出现颗粒或索状物,多数是颈椎骨质增生,有的是因外伤或手术所致。在脚背面上也有气感,可能是腮腺炎、颈淋巴腺肿大等,在严重时也会出现颗粒。

反射区与其他区域比较后,感到皮肉厚而僵硬,触不到骨质。可能颈项强直或落枕,还        可能是严重的颈椎骨质增生。

外观:

在脚底一面若脚拇趾根部两根横线的中间膨胀,则为高血压。若出现一根横线则为贫血,线愈深则贫血的情况就愈严重。脚背面上若在关节处有明显突出的大如半个榛子,可能是颈淋巴腺结核或甲状腺肿大。

解剖位置:

位于眼眶内,是视觉中枢的前哨。

生理功能:

视觉作用。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第二趾和第三趾的内外侧和掌面三个面;第二、三趾根部足背间的点状区(图3-27)

手法:

拇指腹推法。①用拇指腹向心推动第二、第三足趾的内外侧面和脚底面。②捏揉法:食指和拇指相向揉压做环旋揉动。

按摩次数:

保健按摩10次左右,治疗根据病情按摩。

按摩方向:

向心推动和环旋揉动。

适应症:

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复视、青光眼、白内障等。

诊断:

手感:

此反射区很敏感,靠疼痛不能诊断是否有疾病。检查时要推按六个面,在推按时,如发现任何一面有粗糙感,表示视力疲劳。在二、三趾能摸到气感和颗粒(一般在近趾根部),气感(如水珠样)表示眼功能有异常;颗粒表示眼有器质性病变,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及眼底病变。

外观:

见到此反射区长有不应长的东西都表示有器质性病变。第二、三趾如呈跳棋子状,及头小根部粗大样时,亦表示眼有器质病变。


解剖位置:

位于头部左右两侧,包括平衡器和听觉两部分。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生理功能:

听觉、平衡作用。

反射区位置:

位于第四趾内外侧面,第五趾内侧面,第四、五趾脚趾底面。共五个面。第四、五趾根部足背间的点状区(图3-28).

按摩手法:

拇指腹推法。①用拇指腹向心推动第四足趾的内外侧面和脚趾底面,第五趾内侧面和脚趾面。②捏揉法:食指和拇指相向揉压做环旋揉动。

按摩方向:

向心推动和环旋揉动。

按摩次数:

保健按摩10次左右,治疗根据病情按摩。

适应症:

中耳炎、神经性耳聋、耳鸣等患疾。

诊断:

手感:

推按四、五趾五个面,发现任何一面有粗糙感,多见于耳鸣、重听;气感:多见于感冒、耳鸣、外耳道湿疹等;颗粒:多见于中耳炎、耳道疔肿、中耳性耳聋、耳外伤等。

外观:

第五趾被压、弯曲不直,听力会逐渐减退。第二、三、四、五趾的根部(在脚底这面上)如呈青色,则表示有神经衰弱、低血压或贫血。

                                                               摘自《足部反射区按摩法---丁元根》

                                                                                         p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