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人的专属甜品,每一碗都是童年的味道!

 QSMTJT 2019-07-07

小时候

似乎是有某种特异功能

明明睡得迷迷糊糊

却依旧能听到外面大老远传来的

“甑糕~甑糕~”的吆喝声

这大概是每个陕西人童年最美的记忆吧

甑糕

陕西人的专属甜品

甑糕历史悠久,据说在唐朝的时候名叫水晶龙凤糕,连皇上都吃过。

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木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别有风味。

看吧,在陕西随便一口都吃的是深深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是科普时间~在陕西,甑糕被称作“jing四声”糕,但“甑”这个字其实读作“zeng”,原料主要是糯米、蜜枣、芸豆等。

糯米软软得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红枣已经被煮的很烂,铲刀一刮就会变成甜滋滋的枣泥,里面的芸豆也会变得软糯,增加了口感的层次,一口下去大枣的枣肉夹着芸豆泥闯入舌尖,那感觉真棒。

好的甑糕分七层,每层有每层的使命,红枣和糯米垫底,然后一层层往上堆食材,大枣或葡萄干则放在最上面,颜色好看有食欲,好的甑糕吃起来口感不会硬,因为蒸的火候和用水量有讲究,同样也不会软趴趴到没嚼头,出锅时一定是糯米软糯红枣肉烂。

食材选用

圆糯米、红枣、芸豆
圆糯米、红枣、芸豆

制作过程

1、将圆糯米倒入水中,浸泡一晚上。芸豆也放入水中浸泡,为了让芸豆充分浸泡,水要多放些哦!因为泡过的芸豆会膨胀。

2、枣对半切,去核。将红枣对半切成两块,然后把中间的核挖出来去掉。

3、按照糯米-红枣-糯米-芸豆-糯米-红枣-糯米的顺序铺上食材。底部放上一些糯米,注意底部的糯米层需要厚一些哦~然后再均匀的铺上一层红枣;然后再在红枣上面浅浅的铺上一层糯米,覆盖住红枣;均匀的铺上芸豆,用手压实,再浅浅的铺上一层糯米;继续在上面铺上一层红枣,然后再铺上一层糯米,记住底部和顶部的糯米都要厚一些哦。

4、压实后盖上保鲜膜,上锅蒸。用手将甑糕压实,然后封上保鲜膜;蒸锅水烧开之后,放入甑糕大火蒸2小时,然后转小火继续蒸8小时,直到红枣和芸豆的汁水渗透到糯米中;将甑糕取出来,蒸好的甑糕已经渗透了红枣和芸豆的颜色,直接取出来就可以吃,糯米已然是甜丝丝软糯糯的口感以及厚厚实实的早古味道。

哇塞!
哇塞!

感觉自己的味蕾要爆炸了

还在等什么呢?

走,吃甑糕去!!!

【整理自莲湖有腔调】

【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