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没有到最热的程度。不过老话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各位读者还是多注意防暑降温,多补水。 小暑的到来,对于农事来说,在这个时节主要是田间的治虫追肥,相比五月的农忙六月的劳动强度稍微低一些,不过也很关键,是田间管理工作重要的时期。 那么小暑有什么趣味习俗呢? 六月六 晒红绿 在小暑这个时节,民间有种说法是“六月六,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就是在小暑这天,家里会把家里的衣物和书画等拿到外面来晒,这样在太阳的暴晒下这些物件就不会发霉发潮了。这项民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武王伐纣,整好是夏季,当他们的军队来到朝歌南郊的牧野之地安营扎寨时被大雨淋了个透心凉,士气低迷,军队的被褥粮草都被雨水泡了,但是到了六月初六,天气大好,阳光充足,周武王令军队把所有淋湿的衣物等拿到太阳下进行晾晒,这些被淋湿的物件也不发霉了,士气也变得高涨,所以这天武王认为是天赐之日,也叫“天祝日”。另外一种说法是相传这天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所以大家在这天晾晒衣物。其实无论是那种说法,这天晒衣物确实是合理的,因为这个时节正是梅雨季节已经过去,而气温变得很高,整好可以给这些衣物去去潮气。 小暑食新 在这个时节,有“食新”的民俗,人们会把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祭祀祖先和五谷大神,祈求丰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这里笔者补充下祭祀的谷神具体指谁?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里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小暑舐牛 这项民俗主要在山东临沂地区,小暑这天给耕牛改善伙食,煮麦仁汤给牛喝,这样可以增强牛的体质,民间有种说法是“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其实这里也能表现人们对丰收的祈福。 这些就是小暑的一些趣味民俗,除了讲讲民俗以外,文末笔者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暑时节养生应该注意的几点。小暑时节应注意养心,这个时候人们容易心烦气躁,所以静心是小暑养生的一个重点。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和卫生,毕竟在这个节气高温多雨,食物易变质,而夏季正是容易犯肠胃病的高发季节,不要暴饮暴食。 小暑的趣味民俗基本就介绍完了,望各位读者可以多了解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民俗背后都有趣味的传说和讲究,而且各个节气都有相互的关联性,放在一块研究相信你会发现研究节气的乐趣。 (文/袁立聪 审/任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