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人生感悟 】争赢了,什么都输了

 工具先生坊 2019-07-0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特定的人和事发生争执,你一言我一语,双方各执一词,力图说服对方与自己的观点达成一致。


.但令人沮丧的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争辩的事情很难有结果,甚至还会惹祸上身,遭人厌弃。


.不争,就没有输赢;爱争,常败于人性。有人做个这样“人性”的小测验:


| 如果有人对你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时,

|你是否会与之展开争辩呢?


| 如果有人对某种错误观点深信不疑时,

| 你是否会立马纠错并努力向其灌输

| 正确的信息呢?


| 当你做错事恰好被人无意戳穿时,

| 你是否会急着为自己辩驳呢?


.如果上述三种情形,你命中以上任何一条,甚至全中,那你可能要注意了,你具备了一个既让自己糟心又让别人烦心的能力——争辩。


一、口舌之争,徒劳无获


.人如果耗费力气做一件事,是想从中获得某些特定回报。例如:


| 通过不断提升工作技能来获取更高的薪酬;

| 通过打扮自己来取悦异性;

| 通过做慈善来获取帮助他人的快感,

| 或满足自己的同情心理。

| ……


.这些都需要我们调动每根神经,从脚趾到发梢都处于攻击的状态,但如果费尽唇舌却得不到任何东西,那又为何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在古雅典,辩论已司空见惯。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双方架着胳膊争得脸红脖子粗,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即使对方被相悖的意见说服,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对方并没有真正地心服口服,只会认为是说不过你而已。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富兰克林常说:“如果你有竞争力,喜欢和别人争辩,为了好玩而驳倒别人,你可能会赢得暂时的胜利。” 但是这次胜利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与青睐。


.法国哲学家拉·罗什富科曾言:“若想属地,就胜于你的朋友;若想交友,请让朋友胜于你。”


.争论是个力气活,既无所得、又不讨巧,何不放下执念,容许相悖的观点存在,考虑对方的感受适时止声?


.若是如此,不仅避免了唇枪舌战,说不定还能成为他人心中的君子,多一位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二、争辩是把双刃剑,伤人又伤己


.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天生的自私性,会促使其倾向于做对自己有益的事。如果一件事情伤人又伤己,那就不是聪明人该干的事儿了。对于争辩这件事,毫无疑问人人都应唯恐避之而不及。


.争辩会升级为争吵,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两个亲密者之间心生间隙。


.比如,只是出高速时下错了路口,你就怨天尤人,和对方争辩个没完没了。


| “明明已经提前告诉了你,下个路口出

| 高速,你怎么在这个路口下了!?”

| “我听到了,可是我以为你说的就是这个路口。”

| “你以为!?下一个和这一个你分不清吗?”

| “我真的是看错了,不是故意的!不然你

| 来开车好了!”

| ......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下错路口”的问题,你只需告诉对方“没关系,从别地儿绕回来就行”。现在却为了争个对与错,却让整个车厢充满硝烟,让本应愉快的旅途以不快出场开始。别忘了,开车途中反应过激还会影响驾驶安全。


  .争辩从来都不会为任何人带来好处,你所获得的短暂胜利,只不过是插入别人胸口的冰冷的箭,后患无穷。


.孔子曾说过:“恶利口之覆家邦者”,意思就是说,能言善辩者有时也会得罪他人,甚至为家族带来无穷的灾祸。


.因太过于执着于是与非,或急着击败对方,彰显才能,逞得了一时口舌之快,却让对方心生芥蒂,给自己埋下祸端。


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若遇到双方在某件事上存有争议,为避免情况继续恶化,请诸位在下次开口前先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这三个问题:


| 为了什么而争辩?

| 这会让我失去什么?

| 这会让事情走向更好还是更坏?


.冷静地思考完上述问题后,相信你便不会再进行徒劳的争辩,态度也会缓和很多。


.其次是不争。“不争之争”其实是无言的雄辩与智慧。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意思是,天下的人全都乐意推举他成为君王,在于他谦卑处下,不争名利而深得民心。因此,天下也就没有谁能够同他相争。


.总之,争辩无用,何苦一争呢?


- - - - - - - - - - - - - - - - - - -

编辑来源:摘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