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改变命运——一个中师生的半生

 泉岭人家 2019-07-07


毕业二十年了,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学习,不断的学习,厚颜无耻的学习,这就是我知道的道理。

我是个反面教材,凭借自身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说几点。

我十六岁初中毕业考入师范,是中师 ,一个传奇的社会产物。我很无奈,师范是班主任拉着我报的,说可为学校为班级争指标,并且说即使考上也不去也不要紧,上高中不影响,我很听话的报了,父母农民,对这个没太大的概念。真的考上了,还是全乡唯一的一个,另一个是中专生,我考第二,没有欣喜,只有茫然。我不想上师范,我想念高中,去听过的名牌大学(当时听的太少,除了清北还听过复旦同济,仅此),我去找班主任,他还是劝我上师范。父母随我怎样,问清了要去县教育局输办理手续,就带着我去了。问来问去,我考上了就占用了指标,如果不去,算是违规,要交3600元钱就可以上高中(很多年以后,社会大学告诉我,根本不用去找什么鬼牛逼单位,直接去高中,拿着分数条,高一班主任会抢着给我报名)。最后我心疼钱,那个数字对我家太大了,我上师范。我想着我照样考大学,我在师范自学高中的课本,三年后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高考。结果是,那只是我心里的优越感,并没有把预期变成现实,我没有往死里学习,而是不久便习惯了师范的生活,只是心里还有这个梦,仅仅是个梦。

我的毛笔字写很不错,主要是初中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了。在师范里面要专门学习写毛笔字,于是我一下子又找到了自信点,优越感又上来了。当别人还在学习点横捌捺时,我就在旁边看着,自然同学们会请教,我就示范一下。一年之后,同学当中有几个用功的或是天资好的,毛笔字写得很有神采了,因为进步快,他们经常被老师提及,也敢于参加各类比赛。我看着他们,并不是忌妒,只是之前的优越感没有了,写字的兴趣逐渐淡了,到后来就干脆不写了。

我参加工作了,是乡下,纯正的乡村教师。起初,热情似火,对学生,对生活,对工作,愿意做事,也不觉得孤单,就是教学生。教着教着,并没有教出什么名堂,学生还是那个德行,只是与我更亲近了。教学中碰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理论上的,但更多的是实践和经验上的。我没有去找更多的理论书籍,从中寻找答案,也没有去问除了本校老老师之外的人寻求经验,更多的,是想自己总结一些什么。结果是,我混成老油条了。

我工作期间请过一段时间假,在工地打工,做管理(即使什么都不懂,但亲戚愿意相信我,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我能干,也干得不错),亲戚建议我考建造师,同时工地还有个初中毕业的也在看书,我也买了书,但因为事情多,总没有成片的时间看书,结果是懒懒散散没结果。倒是那个初中毕业生,先是考过了二建,再考了个一建,前年考了个造价师,现在在一个审计单位上班。

 我工作二十年了,师范同学中,有三个考了公务员,现在在省会区府上班两个,省府上班一个。另有两个,辞掉了工作,一心做着电商,我在天眼查里搜索过他们的公司。还有一个,争议性很强,生活得很自我,活成了她自的样子,定居上海。

学习,不停的学习,厚颜无耻的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我没有这样学习,所以命运没有被我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