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说《尚书》序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07

前边的话

《尚书》历史简说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化文献,据说是孔子整理作为自己授课教学用的,也称为《书》或者《书经》,至于《尚书》名字的起源,说法也比较多,有人根据记载内容,全部以帝王、名臣为主,所以认为是“尚”实为“上”,还有人认为这是孔子针对于春秋时期礼制沦丧,诸侯士大夫阶层失德,所以提出要效仿上古时代明君贤臣,所以“尚”有崇尚的意思。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并非孔子著述,应该是西周时期文人通过搜集历史文献,汇编而成的,但是受到战争和多次文化运动的影响,《尚书》的版本很多,到孔子时代,为了挽救中国文化,孔子才把这些文献重新收集、校对、整理,形成了《尚书》,如果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的记载。

不过《尚书》流传了几千年,其中多次遭受破坏、遗失,如今版本跟原来差异很大了,至于其中原因,在孔安国做的《序》中有所解释,不过作为普通读者也没必要去深入研究,交给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好了。

我要说的话

之所以开始读《尚书》,起因在于读《论语》的时候,看到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中常有提及《书》,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著作,也是古代君王、政治家们之必读,有端正政治思想、理正为政思路、学习施政方法的作用,大有政治学中的“葵花宝典”的意思,所以抱着好奇心,开始研读。

当然因为中国文字发展的问题,这部著作跟《诗经》的上古文献一样,阅读起来很费劲,生僻字比较多,文字的意思变化很大,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往往会因为文字的原因而失去阅读兴趣,这恐怕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学习文言文,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古文化萧条的一个原因吧。

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中的内容从尧帝一直持续到秦穆公,其中的文字内容全部是史官们加工、记载,其中不乏有“拍马屁”的成分,但是大体内容、事件应该还算属实,而且对话文字应该是进行了精简、修饰,以便于传播。

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其中的思想和格言内容,以期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带动我们参与一些问题的思考,不必过多纠结于生僻字上。

另外,我之所以整理这份资料,还是要感谢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经历的碰壁,让我开始懂得思考、再学习,还要感谢我的女儿,因为她在文言文上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希望给她一些帮助,还有一些想了解这部书的人,希望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思想引导。

在读《尚书》过程中,主要参阅了以下资料:

1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王世舜、王翠叶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释丛书|尚书》

22017年天地出版社出版,《尚书(全集)》,作者:唐品

3】国学导航网站www.guoxue123.com《尚书正义》整理:明月奴;制作:真如

4】劝学网www.quanxue.cn《尚书》

《尚书》序

    这个《序》是孔子的十世孙——孔安国所作,主要是对整理的《古文尚书》的经过以及情况进行了说明,也简单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的艰难。

【原文】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zhuān)(xū)、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kuí)。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远古伏羲氏作为天下之皇的时候,才开始“画八卦”,并创造了文字记事,用来代替以往的“结绳记事”,由此才出现了文籍。当然这种文籍在当时都是写在木片上的,之后又用绳子串起来。

在伏羲、神农、黄帝时候留下来的书籍,被称为“三坟”,这里的“坟”在甲骨文中为“大墓”的意思,因为这三位远古“三皇”谈的都是天地之间的大道,所以统称为“三坟”。

到了“五皇时代”留先来的书籍写的都是人间正道,能够成为人们言行典范,所以被统称为“五典”。

而到了夏商周,上古三代的书籍,孔安国评价说“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应该是评价当时的社会治理问题,为了治理当时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教化,在文字语言上比较优美,表达的内容也符合道义,与“三皇五帝”时期的文籍的思想也算一致。

如果想要深度挖掘这段话,内容就比较多了,伏羲时期的八卦也被称为“先天八卦”,这算是中国文化的一支,跟河书洛图、八卦、六十四卦一致,应该都算是数论范围。至于“三坟”据说是《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易书,我倒是认为,应该是阐述天道研究成果的三部著作,具体内容现在都已经无从考证了。

而从社会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

“三皇”时代,应该是旧石器时代,人们还没有解决掉温饱问题,所以人类之间的战争不算是太残酷,“三皇”都是凭借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带领人类走出懵懂期,改善了生存条件,所以被推倒了“天下之皇”的地位,也是天下人的“精神领袖”、“思想导师”,这应该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像宗教领袖一样,他们说出来的就是真理,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就有很多人自发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没有人去怀疑,没有人来反驳。

而“五帝时代”应该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剩余劳动价值已经出现,私有制开始兴起,社会出现了贫富贵贱分化,但是因为生产力有限,所以部落之间的战争的规模都不大,为了维护天下安定,社会进入“部落联盟”阶段,由部落首长们推选能力和品德比较高的人担任“帝王”,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选举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帝王都采取“禅让”方式选择继承人,而且在位的人要一心为公,因为任何一个部落也不具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能力,即使“帝王”也没有能力组建出一直强大的军队。所以五帝时期的帝王都要坚定“正道而行”的原则。

到了夏商周“三代时期”,整个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剩余价值也足以让帝王拥有并维系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时候也没有人敢抢夺帝位,所以“王位”成了家族的私有权利(三代时期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阶段),社会也进入了“家天下时代”,但是“三代”时期的优秀管理者们,为了理定天下秩序,让天下人都能够服从其管理,就以上古时代圣人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礼”、“法”等制度,以规范天下人。

从上边分析,我们看,从三皇五帝到三代圣贤,他们发展文化,创作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安抚天下百姓,都是推行正道,崇尚天道,所留下的文籍,也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宝贵财富,君主人臣们学习受教的训典。

【原文】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今天我们谈“八卦”就是阴阳组成的“乾、震、坎、艮、坤、巽、离、兑”组成的图案,不过孔安国说,“八卦”也称为“八索”,是探求天地神祗的旨意的,也就是现在的天文学。而关于天下九州的记载,被称为“九丘”,也就是古代的地理学,主要讲解土壤、水文对种植的影响和气候特点。

在《春秋左传》中记载了楚国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说那时候还能找到这些远古帝王留下来的文籍。

【原文】先君孔子,生於周末,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shān)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mó)、训、诰(gào)、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我的先祖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那时候战乱不息,周王室也被迫屡次迁移,所以这些历史文籍保存的都不完整,比较混乱,所以开始整理古籍,重新修订《礼》、《乐》以明确古代的规矩、秩序,删定《诗经》三百篇,依据以往史官的记载而编写了《春秋》,发展了《易》的思想而替代了过去的《八索》,选定了《职方》之说,而取代了《九丘》。

这里孔安国所说的“讨论”,其实是说孔子整理了过去的“三坟五典”,因为其中很多记载不完整,所以就从唐虞之后开始,一直到周朝。“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就是把搜集到的古文籍中比较杂乱的内容去掉,修订了里面虚浮之辞,摘取了能够教化世人的重要内容,合计有百篇之多。经过孔子整理之后,《尚书》成了弘扬大道,为后世君王,展示上古天子帝王的为政典范,并作为孔子授教的“课本”。

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

等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开始焚书坑儒,天下有学问有知识的人,纷纷四处逃难,孔氏先人把家里重要的书籍藏在家里的夹墙之中。

这也是历史记载的问题,正如《论语》中子贡所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 下之恶皆归焉”,因为秦始皇把读书人都给得罪了,所以大家把破坏中国文化的罪状全扣在他一个人身上,其实秦朝时候很多古代书籍在皇室中还是有所保存的,只是秦末革命时,刘邦撤出咸阳时候,萧何只关注经济方面的东西,其他的书籍都没带走,楚霸王又一把火把未央宫全部烧掉,那些珍藏的典籍也一并被烧毁,所以要说这次文化断代的罪魁祸首,也不能全归罪于秦始皇。

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yóu)。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

因为孔安国是西汉时期的人,所以用了“汉室龙兴”四个字,特别是汉武帝,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各地开设学校,并寻求组织有文化的人,以阐述天下大道。

这时候济南有一个叫做伏生的老先生,曾为秦朝博士,年龄已经超过九十,他凭借自己的记忆,通过口述方式,整理了二十多篇,因为这是上古之书,所以称为《尚书》,至于百篇的内容,世人都没有机会得以听闻。

在《论语》中经常看到孔子有提及“书”,可能是孔子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著作正式命名,关于礼教的,称为“礼”,关于诗歌的,称为“诗”,关于乐典的,称为“乐”,关于上古的书籍,则称为“书”,所以《尚书》,也称为《书》,或《书经》。

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

    时间一直延续到鲁共王(汉室的诸侯王),他这人喜欢广建宫殿,想要占据孔家的老宅,来扩大他的房子,结果在拆墙壁的时候,得到了孔氏先人所藏的古文,有虞夏商周的书籍,以及《论语》、《孝经》等,但文字全部是“蝌蚪文”,鲁共王又到了孔子堂,听闻金石丝竹的声音,所以没敢破坏孔宅[这段话是孔安国有意把自己的先人神秘化,还是真有其事?这个不得而知了,但是无论如何,《尚书》保留下来了,也算是得到孔子的护佑吧],并把所获得的书籍全部还给给孔家的人。

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於《尧典》,《益稷》合於《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於《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馀错乱摩灭,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因为文字的发展的问题,原来周朝时候的文字,已经没有人能够看懂了,所以参考了伏生所著写的《尚书》,并参考文意及能看懂的考证其中的大意,把可以确定的内容确定下来,整理称为隶书,在伏生所著《尚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二十五篇。伏生又把《舜典》合并到《尧典》,把《益稷》合到《皋陶谟》,与《盘庚》三篇合为一篇,《康王之诰》合入《顾命》篇,并写了《序》,合计五十九篇,分为四十六卷,其余那些错乱并且模糊的,也就没法弄明白了,把这些一并送到王室,藏在书府之中,等将来有能弄明白的人参考。

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於是遂研精殚思,博考经籍,采摭(zhí)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於将来。

承汉武帝诏命,为这五十九篇作传,于是“研精殚思、博考经籍、采摭(zhí)群言”,费劲心思研究思考,并广泛参考经史典籍,采集参考很多人的意见,才做出“训传”,在编辑的过程中,尽量采取简约的文字,呈现经文的涵义,陈述发挥《尚书》的主旨。或许能够为将来有所帮助。

《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既毕,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代。若好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

这篇《序》记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清楚地表达其中的真义。并放在各篇的篇首,划定五十八篇。在完成的时候,正碰到巫蛊事件(汉武帝晚年的宫廷事件),从事经籍的道路被断绝了(巫蛊事件蔓延到了民间的很多学者、大儒),因此没有再将这篇传文呈送朝廷,只把它传授给了我的子孙,以留给后世。假若现在那些爱好古道而又学问广博、志趣高雅的君子,与我有相同的志向,我也愿拿出我的传文与之交流,绝不会对他们隐而不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