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题画诗,足以惊艳千年,只是读读心情就会愉悦到爆表!

 文化点心铺 2019-07-07

记得第一次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初中生。只是觉得,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心理好像有种淡淡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愁绪就那么翻滚起来了。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首诗歌痴迷的不得了。可是,等上了大学,在现当代文学老师的课堂上知道徐志摩和张幼仪的故事后,再读《再别康桥》就味同嚼蜡了。

作为妻子的张幼仪万里迢迢到大洋彼岸找到了徐志摩,告诉徐志摩自己怀孕了。可是徐志摩却要张幼仪把孩子打掉。张幼仪很害怕,就说“有人因为打掉孩子而死了。”可是我们的多情诗人是如何回答的了?徐志摩说:我听说有人因为坐火车死了,那你是不是以后就不要坐火车了?”可是,一转脸,徐志摩就去疯狂地追求陆小曼。

作为最能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一直都觉得,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除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原因以外,还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有很大关系。想想徐志摩对自己妻子的那副嘴脸,你再去读《再别康桥》,你的心理会是什么滋味了?我想,即使你仍然觉得它很美,但是你再也不会轻易为它而感动了。

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绕开它的创作者。如果它的创作者是个品性高尚,极有人格魅力的作者,那么无形中也会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例如,宋朝大词人苏轼。我们为什么爱苏轼,不就是因为苏轼爱生活嘛!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词就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足以惊艳千年,何时读之都会心情愉悦到爆表!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整首诗既保留了画面本身的美,也发挥了诗歌的长处。诗人饶有风味、虚实相间,将画面与画外勾连起来,生动地再现了绘画和诗歌的艺术魅力,令人神往。词人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构思新颖,从而将画面描绘地更富有诗意和难以言说的意境。

林外有两三枝桃花正在含苞待放,而竹林外的江面上,几只鸭子也正在在水中悠哉游哉的嬉戏。它们一定是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融融暖意。环故四周,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和已经长出一小截的芦芽。此时,应该正是美味的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这是一首题画诗,应该就写在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上。那么,惠崇的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呢?在疏竹掩映下,只有两三只桃花开了,可见春天已经到了,但春意并不深;还有几只鸭子浮游在江水之上,岸边是青青的蒌蒿,刚刚吐出嫩芽破土而出的芦芽。这些大概就是惠崇的画面上可以看见的东西了。

但是我们欣赏一幅画,如果仅仅看到这些,还算不上会欣赏。苏轼本身是画家又是诗人,他非常善于欣赏一幅,他不仅是用眼睛在看,而是用全部的感官去看。除了画面上的内容,苏轼还看到了什么呢?他通过在江面上戏水的鸭子感受到了江水的暖意,看到了在江水下跃跃欲上的河豚。而这些,如果不用心体会,是无法看见的。

再高超的画家也无法画出江水逢春变暖的感觉,于是,诗人便把自己的感觉移植给鸭子使它们感知时节和水温的变化。这样写无非是传达了一种春的喜悦,一种对万物欣欣向荣的生命体验。还有那江边蒌蒿芦芽,无一不在暗示着早春的气息,无一不在宣扬着春的来临。

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美妙,仿佛是在告诉诗人:你还等什么呢,尽情享受这一切吧!快去品尝那鲜美的河豚吧,享受这真实平常而又温暖的生活吧!无论苏轼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诗人,如果苏轼心中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一颗乐观的心,他根本无法捕捉到生活的平淡之美。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太拘泥于画面,既要能真实地再现画境,又要能跳出画外而不失去诗歌独立的艺术魅力。苏轼这首诗可以说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发的生动联想,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巧妙而自然。

此外,这首诗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以无需太多的联想和想象,勾连了画中与画外,艺术和现实,使画中的景物活了,变得生机勃发,充满意味,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令人无时无刻读之心情都会愉悦到爆表;而且全诗的联想有根有据,自然而然,足见苏轼作为一个画家和诗人的功力。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