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个国家的文学“性格”

 潇潇雨ekg9m5f4 2019-07-08

很多书的具体内容已经忘记,大部分都是很多年前读的。但是凡是给我以震撼的书,当时内心的感受与感想都一直印象深刻。

说不上点评,毕竟不是文学专业。好在文学本身有很多主观性,千人千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我就只说说不同国家的文学给我的印象和感受。

Romeo and Juliet - Fantasy Overture (after Shakespear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00:00 / 20:25
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喜欢的是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最大的特点是深沉。

都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的两座高峰。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的深度。

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而言,确实是够“广”的。

庆幸我是在高考完的暑假读的,如果换作现在,恐怕是读不下去的。

更喜欢的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度”。

每次读陀氏的书都有特别伟大的人,何谓伟大?因为他们不仅宽恕原谅别人的罪,甚至把别人的罪由自己来承担。这种基督式的宽容已经不足以用善良来形容其伟大。每次读到都像是看到了一个圣人,或是圣女,在难以置信现实中真的有这样完全无私的人的同时,却又一次次地被这样崇高的灵魂所震撼。

因此《罪与罚》里震撼我的不是男主杀人的心理描写,而是索尼娅在知道了他的杀人罪恶之后,仍然宽恕了他的罪行,并且义无反顾的跟随他流放西伯利亚,心甘情愿在那里与他度过余生。

具体情节我已经记不清,只记得索尼娅因为他的灵魂爱上他,而他灵魂中的恶,她也选择宽恕,并且连同他的恶一起爱。

这几乎就是基督对世人的爱的投影。

无论是这里的索尼娅,还是他《白痴》中的梅诗金公爵,还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都有这种宗教色彩浓厚的基督式的爱。

在让人深受感动震撼的同时,更有一种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悲壮

这种悲怆的自我牺牲,基督教式的博爱,也是传统俄罗斯文化的一个核心。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在《复活》中表达了这种自我牺牲的博爱,更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亲身践行了不仅是他的,也是整个俄罗斯的理想。

法国罗曼罗兰《名人传》中对这个悲怆又悲情的英雄有着震撼人心的描述。

悲怆

陀式人物另一个特点是“神经质”。

“我像是在吓人吗?”米嘉振起双臂大声叫道,“哦,你们走你们的,别担心,我决不拦你们!……”随后,出乎大家意料的——他倒在一把椅子上,——当然,这点儿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转过脸去,朝着他面前的墙壁,像是和谁在拥抱似的两手紧紧的搂抱住椅背。他哭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些可怜的人经常处于精神的极端痛苦中。喜怒无常。有时候甚至就像一个疯子,自言自语,神经兮兮,大喊大叫。

但这些外表疯癫的人,内心却都非常柔软,敏感,甚至脆弱。外界一点点的刺激就会导致内心极大的波动。时而狂喜,时而痛苦万分。

以至于我差点以为俄罗斯人都是这样疯疯癫癫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有癫痫病有关,以及他曾经多年流放的苦难经历。书中人物的狂热,神经质,病态的敏感,都是他自己的写照。

所谓疯子往往也是天才,真正洞悉世界的人如尼采往往会疯。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癫痫的病态狂热中,却反而比所有的作家都更洞察人性的心理。

俄罗斯文学就像光明与黑暗交织的交响曲。不仅气势磅礴而宏大,而且具有震撼人心的悲怆力量。

文章开头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俄罗斯的性格。一种悲壮的伟大

光明与黑暗的交响曲

人心最圣洁的善良与最黑暗的罪恶,共同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这就是人性。在黑暗深渊中仍然有光明。

也是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与深刻之所在。

Dans nos souvenirs
Helene Segara 00:00 / 04:08
热烈而悲情的法国音乐

读的最多的是法国文学。

法国文学给人的最大印象是“激情”。

激烈的情感。容易激动,而且一激动起来就反应激烈,有的书感觉里面的人整天都处于紧张与激动的状态,甚至是狂热。

爱的时候死去活来,动辄“跪倒在地”,“含着热泪不停地亲吻她的双脚”“大声喊着愿意为她去死”

激动的时候“脸色发白”“浑身颤抖”就差“口吐白沫”了

这些夸张的生理反应在法国的书中出现的极多。每次读到这样的字句我都想象不出来脸色“发白”是什么样子,何况他们肤色本来就是白的…

我们中国文学中的人物很少这样容易激动,现实生活中也是。就算激动的时候应该是“脸色通红”才对。没见过一个没有疾病的正常人“突然面色发白”。以至于一度怀疑法国人的的身体跟我们是不是不一样。

读的比较多的是雨果。

他表达的终极理想和俄罗斯作家有点像,都是“博爱”。

高中时读《九三年》的时候正好在看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对书中宣扬的博爱精神和大革命中法国人的激情印象很深。《笑面人》和《巴黎圣母院》里的人物都是纯洁善良。这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很像。

雨果书中很多人的善良却给人感觉傻傻的,像是性格使然,被动接受的。

而陀氏书中的人的善良却更多是主动选择的。他们懂得世故,也看得清别人的恶,面对别人的伤害,并不是不懂得报复,而是主动选择了容忍与以德报怨。这就更多了一层悲怆的意味。

然而从个人喜好上说并不是特别喜欢雨果。

他冗长甚至有点啰嗦的叙事风格也为许多人所吐槽。个人最不能接受的是经常看故事正看的精彩呢,突然来了一大段评论。让人瞬间出戏有木有。

而且进入正式情节叙述之前总要来一段前戏。但这前戏有时候也太长了。一整章,甚至是好几章的铺垫,关键如此长的铺垫还是说明文风格的…

固然雨果知识渊博,百科全书,但是我个人认为小说作者不应该让自己出现在叙事中。不仅让人出戏,显得故事不真实(虽然大家都知道小说是编的,但好歹假装一下,让读者短暂沉浸其中)并且评论太多会显得说教意味太浓。

而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多地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书中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显得自然很多。也更有说服力。

最喜欢的还是司汤达。

也正是他的《红与黑》让我喜欢上了法国文学。仍然记得当时在家的房间里点着台灯通宵读到了凌晨四点的场景与当时内心的巨大震撼。悲情的结局也让当时年少的我在深夜流下热泪。

整本书都充斥着极为激烈的情感。也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小说里的)法国人在爱情里有多么狂热。当时才十几岁的我很欣赏这样强烈的情感。但后来发现大部分评论都对于连持负面评价,说他是野心家,玩弄女人。在当时的我看来,他的爱都是发自内心肺腑的,他也确实想跟玛格丽特结婚。并且他的野心也并没有伤害别人,在当时的社会想要出人头地跨越阶级并没有错。最后的结局于连也是受害者。读罢只让人为于连感到深深的惋惜。

最欣赏的人物是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里的莫斯卡伯爵,既能取得现世生活的事业成功,又能不失内心的纯净和本心。既能在现世的世俗中圆滑处世,同时又不被现世的种种淤泥污染精神,内心的善良和纯粹不被吞噬。所谓“知世故而不世故”。

还有诸如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浪漫主义代表人夏多布里昂,都渲染着浓重的悲情色彩与热烈的情感,让当时年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感染。

法国印象派笔下的麦田 色彩炽热而浓烈

Tighinn Air A'mhuir Am Fear A Phosas Mi
Capercaillie 00:00 / 03:47
苏格兰风情

英国文学则整体显得更沉静平和一些。至少在感情上,人物不像法国人和俄罗斯人那么容易激动了。表达方式也更加中庸。

现实中,我遇到的英国人也确实比法国人、美国人更平和一些,至少相处起来是这样。

不同于法国文学多悲剧的震撼人心,俄罗斯文学多史诗的宏大悲壮,英国文学整体上显得更加柔和精致。不论是主题上还是内容形式上。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到有点小家子气。很多以乡村环境为背景的英国小说让人感觉格局有点小,一整本书读了半天就那么点事。而同样以乡村爱情为背景的法国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没有让人有这种促狭之感。

英国文学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很强。但是思想性和深度相对法俄来说差了一些。

英国文豪狄更斯的叙事能力一流,但没有法国雨果和俄国托尔斯泰的深刻。

法俄的书多悲剧结局,这也与法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有关。唯有悲剧方来的深刻。

英国文学多大团圆结局。虽然皆大欢喜,在让人感到“舒服”的同时,却难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英国乡村

一个特例是《呼啸山庄》。不过学界也普遍认为这本书是英国文学史上一本“最奇特的书”。

它“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其实在法国文学中并不鲜见,很多脍炙人口的书中都有这样的故事。毕竟,法国大革命的暴烈与狂热的激情是流淌在法国人血液里的。但在崇尚中庸的拘谨冷静的英国人看来就是特立独行的。

由此可见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文学的“性格”特点,乃至两个民族的性格特点。

阴郁的苏格兰荒原

呼啸山庄中沉郁的天空,烈烈的风呼啸在苍凉的荒原之上。这一景象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脑海。虽阴郁苍凉,却有一种别样的粗犷美与悲壮美。

荒原边的海崖

德国文学读的不多,只读过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个名字起的有点…幼稚?)

他的《浮士德》至今仍没有读完,很惭愧,现在有点静不下心了,总是读不下去。

不过少年维特是真的悲情,高中时看到结尾也泪目了。不愧是感伤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作。能抵抗这本书的催泪力量的人恐怕不多。

也难怪歌德发表这本书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列为禁书。因为欧洲青年读完这本书都学维特殉情去了。欧洲的自杀率急剧飙升。

南欧文学不如法国和俄罗斯那样如满天繁星般璀璨。但也让人印象深刻。

《斯巴达克斯》是一个高中同学推荐,情节非常精彩。印象最深的是人物品格之高尚。很适合在道德观塑造时期的中小学生阅读。

《牛氓》也是这样一本书,高考完看了下,具体情节记不清了。

十八世纪之前的文学时代离我们太远,有点读不下去,只有小时候读过一本家里收藏的泛黄残缺的荷马史诗《奥德赛》。

大学以后,尝试读诸如《巨人传》《神曲》等书,很惭愧,都读不下去。

似乎随着年龄增长,越读不下去时代越早的书。以前读十八十九世纪的书津津有味,现在除了少数喜欢的作家,大部分能读的进去的都是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了。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以一位中国作家的一段话作结

“人类有许多真诚美好的思想感情,只有浇灌在一颗年轻单纯的心里,才会浸染这个人的生命底色。有一些东西,如果你年轻时错过了,就意味着你一生都错过了。”

年龄越长,越深以为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