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人早已熟知吸烟有害健康,可一些老烟民们还是难以割舍。吸烟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同样也喜好吞云吐雾的感觉。不过,烟草何时传入我国,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长久以来,不少学者根据文献记载来考证烟草传入我国的年代,并基本将其定位明万历年间。就史料记载来看,这种说法自明末便已出现,后清人也延续了这种观点,现代学者也据此发论,给烟草传入我国的时代进行“盖棺定论”。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一种事物的交流和传播,往往要早于文本记载。可是,真要考证出某一事物传入的确切时间,却要相当困难。所以,在史学研究中,我们基本来时以文字记载作为标尺的。 涉及烟草的典籍中,较为权威的主要有明人张介宾所著的《景岳全书》和方以智所撰的《物理小智》。在这两部书中,都力主烟草是万历年间经福建广东一带传入我国的。 其中,《景岳全书》曾有如下记载: “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皆种植。”——《景岳全书》 这段文字中的“此物”,所指便是烟草。张介宾认为,烟草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东西,此前国人甚至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直到万历年间才出现在了福建广东一带,此后逐渐传播到了吴楚地区。 同样,《物理小智》的记载也大体相似: 万历末,有携之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物理小智》 与张介宾的记载不同,方以智的说法似更为“精确”,他在书中称烟草传入我国的时代为“万历末”。不过,就传播方向来看,张介宾与方以智的看法还是大体相似的,都认为是自东南沿海传入内陆。 烟草原为美洲之物,后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才传至世界各地。那么,烟草又是经何地传入我国的呢? 按照明清两代文人的记载,我国的烟草是经吕宋国传入的。比如《露书》和《烟谱》等书籍,皆坚持此说。后来,明史专家吴晗也赞同此说,认为: 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年的福建水手,他们从吕宋国带回来的烟草种子,再从福建南传到广东,北传至江浙。 明人的记载又为清人所沿袭,故许多现代学者也都力主烟草是明万历年间,自东南沿海传入我国的。就目前史学界较为认可的说法,烟草当是经美洲传至东南亚,后又于明万历年间经吕宋国传入我国的,这一舶来品一经传入,便很快得到了推广。 不过,上世纪80年代时,广西的一处考古发现,似乎又为研究烟草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广西和浦县上窑窑址发掘中,曾出土有三件瓷烟斗,而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与烟斗同时出土还有一件压槌,这件压槌上标有确切的年代!有学者根据压槌上“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造”的记载,推断认为窑址中的三件瓷烟斗,年代也大体相当。 由此一来,在广西的上窑窑址中,出土了三件明嘉靖年间的烟斗,足以证明在万历之前,广西已经出现了烟草。这一考古发现,则暗示烟草在嘉靖年间已经在我国出现。故有研究者推断,烟草的传入时间,很可能还要提前十几年或几十年。 不过,上窑窑址所出嘉靖年间的瓷烟斗,终究还是个案,所以证据略显得有些单薄。综合来看,虽然烟草传我我国的确切年代尚有分歧,但基本可以肯定,明朝万历年间,吸食烟草的行为已经相当普遍了。基本可以肯定,我国古代第一批老烟枪,至迟在万历朝就已经开始吞云吐雾了。而如果以上窑窑址的考古发现为依据,那么我国最早的烟民,大体可以追溯到嘉靖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