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表里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组织结构间是如何关联的?

 小冰为食猫 2019-07-08

其一:脏象学学说胚胎发育共构机理

人体胚胎浆膜腔结构的发育完成,意味着胚胎内脏结构发育结束,故而按照顺序就是“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因为脏腑之间的发育方向是从内胚层原肠管结构向体腔内组织器官分化耦合,原肠管结构为阳,体腔内结构为阴,故而言为“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见 图2-3-3)

脏腑表里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组织结构间是如何关联的?

图2-3-3 脏腑表里组织发生机制示意图

(二):脏腑表里发育共构机制

胚胎形成脏腑表里结构,也就是意味着人体消化系统与体腔内组织器官发育藕连成熟,出生后的生理阶段,食物通过口腔摄食进入六腑中消化吸收,食物能量流就可以通过脏腑表里结构向外疏送能量,于是就形成了脏腑表里结构与组织之间的对应机理。

《素问·宣明五气》中描述为: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然而这些结论并非是用模型法类比归类得出的结论,而是具有严密的人体结构机理做基础,这是因为五味都是经过消化道摄取后才能进入人体组织,五味入口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流,血流携带五味精化进入五脏然后经过经脉传遍全身这是固定的体液流动形式、综合而言也就是中医脏象学说的本质机理。

脏象学说在《灵枢.本脏》篇中作了总结:“黄帝曰:愿闻六腑之应。歧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综合上两段经文解析可以总结出脏象学说的基本模式为“入合应主”,具有时间空间轴的先后性:

所谓“入”者即“五味所入”

是指食物水分经过口腔摄入进入消化道,水谷五味经过脉管进入五脏后产生不同作用即《素问·宣明五气》中“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所谓“合”者即“五脏所合”

是指六腑经过摄取食物“五味所入”后,营养物质通过肠系膜静脉进入血流,血流携带营养物质首先经过五脏结构,腑合脏也就是所谓的“五脏所合”,即《灵枢.本脏》篇中讲:“黄帝曰:愿闻六腑之应。歧伯答曰: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五脏所合”就是五脏表里功能原理。

所谓“应”者即“五腑所应”

“五味所入”是经过腑而传入五脏,然后才能出体腔经经脉到达外周组织结构,这一体液循环输布过程中,起点是消化泌尿道,终点是外周组织,故而言为腑应,不言脏应,即即《灵枢.本脏》篇中讲“黄帝曰:愿闻六腑之应。歧伯答曰:,,大肠者,皮其应;,,,小肠者,脉其应;,,,胆者,筋其应;,,胃者,肉其应;,,,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所谓主者即“五脏所主”

食物营养进入肠味道被消化吸收为“五味所入”;脏腑表里是“五味所入”经过的通路为“五脏所合”;消化道吸收不同味道的营养物质会引起外周组织的变化为“五腑所应”,营养物质通过“入合应”形成了水谷营养从腑到脏到达外周组织的连接,这种连接是靠经脉来连接完成的,期间最为核心的位置是五脏,五脏在“入合应”中具有中间调节作用,五脏功能直接关系到胃肠道营养到达外周组织的传输,故而称之为“五脏所主”,即《素问·宣明五气》中所讲“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故而《灵枢.本脏》篇中又详细介绍为:

“黄帝曰:应之奈何?歧伯曰:

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糜者,胃薄。胃不坚;肉胭小而糜者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胭不坚者,胃缓;肉胭无小里累者,胃急。肉胭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上述两段经文看起来很矛盾,一会是“五腑所应”,一会又是“五脏所应”,其实不然,中医论脏腑立足消化消化系统,以经脉为连接通路,将消化泌尿道功能段,体腔内五脏结构,外周组织结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系统,五脏处于腑和外周组织之间,故而出现两种“应”的描述、“五腑所应”是五脏五腑腑相应,“五脏所应”是五脏和五体相应,实际就是所谓的脏象论的机制本意。

脏腑表里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组织结构间是如何关联的?

图2-3-3 脏腑表里组织发生机制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