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各种不良刺激,都会通过母体殃及胎儿。 《幼幼集成》一书中对妊母与胎儿的关系做过描述:“胎婴在应,与母同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饥饿劳逸,喜怒忧惊,食饮寒温,起居慎肆,莫为相为休戚。”尤其得病时就变得更为明显,《格致余论》一书中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惧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先天因素有: 胎惊,胎弱,胎寒,胎热,胎黄,胎毒等。 胎惊:是指孕期中因母突受惊骇而损伤胎元。其中与癫痫病的发生关系较为明显。 胎弱:是因母体身体虚弱,气血虚弱以致胎禀不足,发育迟缓,或生后出现“五迟”、“五软”之证。 胎寒:是妊母感受寒邪,殃及胎儿的结果。 《诸病源候论》一书中专有《胎寒候》叙述甚详:“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胎,伤及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人颜色素皅(pa白色),时啼者,是胎寒故也。” 胎热:小儿在母胎时因妊母过食辛辣油腻以致虚火内生,灼伤胎气,则有小儿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身热及口气热,烦啼不已,溺赤便结之症。 胎黄:是妊母感受寒湿,湿热的结果。《幼科铁镜》一书即有:“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状热,便秘,溺赤”的记述。 胎毒:古代医家所述范围较广,如《幼科发挥》中说:“有胎毒所生者,如虫疥流丹,浸淫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惊之类。儿之初生,有病多属胎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