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个细思极恐的心理学实验,暴露本性的实验!这就是人性!

 迈克尔罗杰斯 2019-07-08

哈喽!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细思极恐的心理学实验,小编在整理完素材时也是对人性从新进行了审视(个人观点),不知道小伙伴们看完后会觉得怎么样,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哟,说出你的想法,或者想看的一些内容,小编后续会继续发文!一起来看吧~

1、人种歧视实验

1968年,在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害之后,一个名叫简·艾略特的教师试图在她所执教的爱荷华州莱斯维尔一所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中引起大家对种族歧视和偏见、歧视的讨论。

由于班上的孩子都是白人,所以艾略特把孩子分成了“蓝色眼睛”和“棕色眼睛”两类。

实验开始后,首先是蓝眼睛的19名儿童好孩子组,而另外19名棕色眼睛为坏孩子组;好孩子组可以优先享受午餐和玩具,而坏孩子组不仅没有优先权,更不能使用水池,也不许和蓝色眼睛的孩子玩,而且身上被做上了明显的标记。

实验开始后,好孩子组的19名儿童明显的开始对棕色眼睛的孩子产生敌对性和一些攻击行为,语言上也由平时的称呼改为了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这是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要这样做。

第二天,实验组对调,结果依然如此,而且对调后的棕色眼睛组的孩子更有报复性!在实验过程中,有一点影响也值得思考,就是被判定为好孩子的一组在考试和智力水平上要明显的高。

实验结束后,珍妮向孩子们讲明了实验的目的以及希望他们懂得的道理。在这场考验人性的实验中,孩子们确实感受并理解了受人歧视的感觉,但是,在分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的攻击性也让人深思。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当一个人的权威足够强大时,是能够左右人的思想的。如果领袖教人行善,他也许会成为释迦摩尼;当领袖教人邪恶时,他也会成为希特勒。

2不倒翁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个不倒翁实验,他把孩子设置成了三个组,第一组看到一个成年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第二组看到一个成年人在和不倒翁玩耍,第三个是对照组,不给看成年人的示范。

结果表明,看到成年人对不倒翁施暴的一组,更容易在接触到不倒翁的时候显示出暴力倾向。

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来源于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

3、米尔格兰姆实验

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米尔格兰姆进行了一次关于权威服从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他组装了一台假的电击器,征来数百名受试人员执行电击,并安排一名演员担任接受电击者。

受试人员被要求扮演老师的角色,演员则扮演学生,每当这个演员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米尔格兰姆就要求受试者电击学生。随着电流一步步加大,这名演员先是假装痛苦呻吟,后来则不再出声装死。

实验结果令人吃惊:大部分受试者都遵守了权威的命令,尽管他们被事先告知到达某强度的电流甚至足以致命,机器最高的电压为450伏,但最终还是有超过65%的受试者对演员使用了450伏的最高电压。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个人会服从指令进行破坏,人格类型的影响远远不及外在情境。对于纳粹军官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这件事,当时流行的解释是条顿民族是一个倾向于服从权威指令的“权威性人格”占主导的民族,而米尔格兰姆的电击实验则对这个解释提出了挑战。

这项实验揭露了人们在面对权威时表现出的愚蠢与麻木,并指出了人们想象的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巨大落差。普通人很可能会遵从权威人物的命令,甚至杀死一个无辜的人。从我们作为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看,对于权威的顺服是根深蒂固的。

4、嘉士伯啤酒实验

这是一个由啤酒品牌嘉士伯拍摄的广告,在广告中,一对事先毫不知情的情侣会被安排走进一个150个座位的放映厅,这里面提前被安排了148个金链汉子,整个放映厅座无虚席,只有中间还有两个空位。

一些情侣看到这些浑身纹身的机车大汉,会皱着眉头走开,放弃看电影,而那些选择穿过大汉,安然坐下的情侣,则会获得所有人的喝彩和免费的嘉士伯啤酒。这个广告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不要以貌取人。

5、棉花糖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在60年代末期的70年代初期曾经做了一系列对于延迟满足问题的研究。

米歇尔找来了一群四到六岁的孩子,把他们带到一个房间里,每个孩子面前都放着一个棉花糖,研究人员对孩子们说,这些食物可以吃,但是如果孩子们可以等待15分钟不吃的话,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点心作为奖励。

米歇尔观察到,为了得到奖励,有些孩子会“用手捂住眼睛或者转过身来,看不到托盘,有的人开始踢桌子,或者扯辫子,或者把棉花糖当作小毛绒玩具”。而还有一些孩子,是只要看到研究人员离开,就马上把棉花糖塞进了嘴里。

在参加实验的600多名儿童中,有少数孩子不假思索地吃掉了棉花糖,而剩下那些企图拖延时间的孩子里,有三分之一的人撑够了15分钟,得到了奖励,能不能拖够15分钟,和孩子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在后续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能带更长时间,得到奖励的孩子,在日后的SAT分数、教育程度、体重指数和其他生活指标的衡量上来看,生活往往会更加幸福。

6、猴子吃香蕉实验

实验的主角是爱吃香蕉的猴子。心理学家把三只猴子关在一个中央挂着一串香蕉的笼子里,并且设定了一个规则:

任何一只猴子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被电击。

很快,猴子们就学会了,拿香蕉是一个会给猴子群体带来麻烦的行为。所以只要有一只猴子试图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制止它,甚至将它暴打一顿。

当三只猴子都学会这一规则的时候,心理学家用一只新猴子来替换其中一只老猴子。这时候,会有两个结果:新猴子会去拿笼子中央的香蕉两只老猴子会制止甚至殴打它,即便已经没有了电击惩罚,新猴子也很快意识到了“拿香蕉是一种禁忌”。

周而复始,一只只新猴子被放进来,替换以前的老猴子,猴子换了一拨又-拨,但香蕉不可以拿的“习俗” ,却能始终在猴子群体当中保留了下来。

心理学家说,这就是社会规范的起源。

7、铁索吊桥实验

请你想象在这两种情景下碰见了一个女孩:第一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很近,非常宽敞、牢固的桥上面碰到了一个女孩。第二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100米高,不停摇晃,看上去十分危险的铁索吊桥上,碰见了同样一个女孩。

这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更让人动心?

从逻辑上讲,同一个女孩,无论你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情景下碰到,你都会认为她是同样吸引人的。

但是,你会认为在一个离水面100米高的铁索桥上,碰见这个女孩更吸引人,更让人动心。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当你站在一个离水面100米高的、摇晃的铁索桥上时,你会紧张、出汗、心跳加速,你的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

你并不认为此时出现的出汗、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是因为你害怕这个桥。你会把这些生理反应错误地归结到,这个女孩让你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

8、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社会心理学上最著名最有争议的实验。若论社会科学历史上实证研究的贡献,可能无出其右。

下图是米尔格拉姆设计的实验场景:实验者要求两名志愿者一人扮演教师,另一人扮演学习者,如果出现错误,则要进行惩罚,给学习者逐渐施加增强的电击。

研究者告诉教师,学习者每答错一次,就提高15v。而学习者其实是研究人员假扮的,如果教师服从研究者的要求,那么他会在75伏时听到学习者的哼哼声,在120伏时听到学习者大喊太疼了,150伏时学习者会咆哮到,超过270伏抗议声会变成痛苦的尖叫。米尔格拉姆在教师询问和要求停止实验时会说,学习者不回答就被视为回答错误,并严厉的要求其继续进行下去。

你会将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实验前,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会在135伏左右不服从命令。然而,在对40名男性做测试时,有26人一直进行到了450伏。最后超过70%的人都将档位提升在150伏以上。

这说明了什么,对权威的服从是可以战胜道德甚至法律的,上述的实验成功的向我们证明了权威的力量。似乎我们就明白了,二战时期,平常勤勤恳恳的小职员,可以变为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妇女和儿童,可以变成自杀性袭击的实施者。

9、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项“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把征募来的24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要求他们保持监狱秩序。狱警和犯人很快适应了角色,并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实验最初的24小时内,在几乎没有指令的情况下,狱警们开始对犯人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接下来几天,狱警对待犯人更加严酷,经常不让他们休息,让他们做各种卑贱的工作,想出各种方法来惩罚他们。狱警暴力、恶劣的行为让预期要进行15天的实验不得不在第6天紧急叫停。

上一个实验揭示了人们服从权威的可怕,那么这个实验就表明了,哪怕没有权威,只要给自己分配角色、贴上标签,管一些人叫狱警,另一些叫犯人,就足以引发病态行为。特殊的环境和没有监督的权力会让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变成嗜血狂魔。人有攻击、暴力的一面,得到权力后会让人性中这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

10、《韵律0》

1974年,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意大利举办了一场名为《韵律0》的行为艺术。被称为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心理学实验之一。

具体的过程如下:她把自己绑住不能动弹,而她的跟前有一个桌子,上面有72件器具置于观众面前,他们可以任意用这些器具摆弄她的身体,其中包括鞭子、铁链和枪。

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在她身上简单的画画,看到她不能反抗之后,人们开始变的更加大胆。有人用剪刀把她的衣服剪掉,有人用刀子在她身上划,还有人把玫瑰花的刺刺进她的身体。有一个观众甚至把手枪对准了她的嘴巴。此时她充满了恐惧,但是身体却不能动。六个小时过后,她的身体终于慢慢的恢复了知觉,她含着眼泪走向观众,观众一下像做了坏事一样纷纷逃离。

这个实验最能揭示人性的恶,没有任何权威强迫,没有任何贴标签,全都是人们的自主选择。这个实验则充分证明了:当人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人类心理的阴暗面是多么可怕。

PS:各位小伙伴,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记得评论,点赞哟,谢谢大家,大家的关注才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