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湖北省唯一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恩施州风景秀丽,国家级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风景名胜区、神农溪、齐岳山、苏马荡、梭布垭石林等等,分布于全州各地。因为工作联系,早年曾分别乘坐汽车、水翼船、飞机或高铁,从武汉往返恩施不计其数次。以其最主要的名胜恩施大峡谷和腾龙洞为代表,记录下难忘的恩施往事。 从武汉出发经由宜万宜昌万县高铁个小时即可到达恩施自治州的利川市利川腾龙洞腾龙洞位于利川市城郊6公里处,全长52.8公里,洞穴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米,目前开发并开放的只是前面约5公里的支洞。腾龙洞主要特点就是高大雄伟,气势恢弘,洞穴最高处235米,最宽处174米,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七大溶洞,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早在二十年前(2000年11月10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就进入过腾龙洞。当时洞穴还没有开发。在仅有的几盏路灯指引下深入洞内,走了不到500米就打道返回。记忆中的感观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庞然大物,似乎没有太多可供观赏的景致。 现在知道了,腾龙洞实际上是由旱洞和水洞组成,水旱两洞仅一壁之隔。首先,需要攀爬险峻的山峰,去水洞探秘。落水洞景区奔流不息的,正是清江上游的活水源头。腾龙水洞张开巨口吸尽了清江水,清江水至此变成汹涌的地下暗流,并且造就了23米高的腾龙大瀑布,似卧龙吞江,吼声如雷,气势磅礴。清江流经腾龙水洞潜入山底,流程16.8公里再次复出,成为世界罕见的江河伏流。腾龙洞外山清水秀。这片俊美挺拔的树林可不是普通的树,它是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生长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冰川使柏科水杉属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最早发现于利川磨刀溪。再次翻越高山。海拔标志说明腾龙洞景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这里原来是远古时代的浅海,由于地壳运动加上海水的冲刷,沧海变桑田,形成了山下伏流,当年的旱洞正是古代清江的伏流通道。经过对洞内塌落石乳年龄磁辐射测定发现:大约在22万9千年前,利川境内发生了数次大型岩崩,迫使清江水改道,于是留下了数十公里长的腾龙洞(旱洞)奇观。景区的标志型建筑物——龙蛋壳。当地人说,因腾龙洞中产硝,以前称硝洞。有熬硝者前往洞中寻找硝源,浓雾中突现一条巨龙腾空飞去,只留下硕大的蛋壳。龙蛋壳便成为腾龙洞景区的标志。梦里寻她千百度,突显震撼腾龙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可由一架直升机自由进出。![]() 腾龙旱洞古名干洞。观岩壁依然能够发现,旱洞其实就是古老的清江水道。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内共分上下五层,150个洞厅、300多个支洞。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 据景区介绍,已经开发并命名的洞内景观,有佛倒池、龙门天关、龙鳞山、麒麟润菇、母子情深、石锁通关等等,![]() 还有猿人洞、三圆门、神女洞、圆堂关、千幔宫,以及白玉洞、七彩池等等。可惜没有带上单反相机,所留下的较为清晰的影像,只有这个“沧海桑田”。![]() 以及若干腾龙山石笋。![]() 中国唯一的原生态洞内剧场——腾龙剧场(清晰的照片只有这个洗手间)![]() 天天都在上演大型原生态歌舞剧——《夷水丽川》。![]() 武落钟离,盐阳夷水,这方神奇的丽山秀水养育了土家人的祖祖辈辈,聆听发源自利川的《龙船调》——哪个来推我嘛?![]() 土家么妹吊角楼,观赏恩施土味十足的《六口茶》——喝茶就喝茶,哪有那多话?![]() 这就是腾龙洞——吞下整条清江的大洞。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探腾龙。齐岳山 ![]() 腾龙洞尚属清江上游,八百里清江的源头在川鄂交界的齐岳山,地处从湖北利川到重庆万州的公路途中。2004年7月22日,我曾来到这个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海拔1911米的高山,齐岳山恰似一壁巍峨的城墙横亘西天,成为古时荆楚、巴蜀中间地带的一大屏障和军事要地,故有“万里城墙”之美誉。齐岳山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拥有自然草场403万亩。绿草茵茵,牛羊成群,一片草原风情。我们曾在这高山之上驰骋骏马,烧烤肥羊,好不惬意。![]() 从齐岳山驱车赶往有“高山凉城”美誉的利川谋道镇,观赏“天下第一杉”——水杉王。这棵水杉树高35米,胸径2.48米,树龄约600余年。它的发现推翻了水杉灭绝的定论,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水杉树都是这棵树的后代子孙。所以,此树成为了中国引种最广的树。被称为20世纪植物学界的最大发现。水杉是中国特有的孑遗珍贵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谋道现已建立了“中国水杉植物园”。![]() 位于利川市谋道镇的苏马荡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小地方'之美誉, '苏马荡'在土家族语中是'老虎喝水的地方'的意思。![]() 该景区森林密布、气候凉爽、宁静自然,风情独特,保留着土家族原生态特色,大自然赋予她原始、自然、纯朴和美丽,堪称'森林中的伊甸园',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 现在已经成为武汉人和重庆万州人在此购房、租房,避暑度假的胜地。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北接重庆天坑地缝、恩施梭布垭,南连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全长108公里,终年云雾缭绕,清江紧傍峡谷流过,有百里绝壁、千丈瀑布、独峰傲啸、原始森林和远古村寨;谷内间有树丛、梯田和村落,美丽如画。有学者将恩施大峡谷与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说,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恩施大峡谷不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清江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 从腾龙洞沿着清江下行,途径著名的恩施大峡谷(沐抚段)。![]() 恩施大峡谷之远古山寨 绝壁之下,远古就有的土家民居山寨,散落在云雾缭绕之下,风景如诗、如画。 ![]() 恩施大峡谷之远古山寨![]() 恩施大峡谷之远古山寨![]() 恩施大峡谷之远古山寨![]() 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 大峡谷内的云龙河地缝全长7.5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地缝怪石遍布,五彩斑斓,古木苍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缝两岸的数条飞瀑流泉,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 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 恩施大峡谷之天地风骨 前山的绝壁有经天纬地的气派和顶天立地的风骨,所以叫天地风骨。绝壁与峰丛并存的岩溶奇观在我国西南岩溶发育的地区,十分罕见。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恩施大峡谷的前山绝壁不仅兼而有之,而且面积大、品位高。既有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中,也有四面绝壁突出凌架于丛峰之上。 ![]() 恩施大峡谷之天地风骨 ![]() 恩施大峡谷之天地风骨![]() 恩施大峡谷之天地风骨![]() 恩施大峡谷之山路弯弯 跨越地缝,插向绝壁。山路弯弯,崎岖蜿蜒。俯瞰峡谷,无比壮观。山下绿树掩映、疏村稀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再现了陶渊明笔下武陵源的场景。 ![]() 恩施大峡谷之山路弯弯![]() 恩施大峡谷之山路弯弯![]() 恩施大峡谷之山路弯弯![]() 恩施大峡谷之山路弯弯![]() 2009年前,汽车可以直接到达小楼门景区,然后轻松惬意地漫步龙门石浪。 ![]() 汽车直接到达小楼门景区![]() 恩施大峡谷之侠骨柔情 初春时分,岩石背阴处依然白雪皑皑。跃过一道龙门,到达七星寨景区。 ![]() 恩施大峡谷之侠骨柔情 身着民族盛装的导游姑娘在山门前迎宾,婉如天仙。 ![]() 2011年后,汽车已被禁止上山。在险峻的山锋之间修建了一条曲折蜿蜒的楼梯山道,游客必须经过奋力攀援才能领悟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从小楼门步入龙门石林,宛如进入迷宫。游人在此观赏鲤鱼跳龙门,辨认月兔和怪兽,聆听狮吼虎啸,在观海亭上眺望绿树掩映下的阡陌交通,其乐融融。 ![]()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龙门石浪![]() 恩施大峡谷之绝壁长廊 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沿着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大武陵风光。 ![]() 恩施大峡谷之绝壁长廊![]() 恩施大峡谷之大石楼门 ![]() 恩施大峡谷之鞠躬松树![]() 恩施大峡谷之群星峰岭![]() 恩施大峡谷之一柱心香![]() 恩施大峡谷之天梯天路![]() 恩施大峡谷之天梯天路![]() 恩施大峡谷之母子情深![]() 恩施大峡谷之母子情深![]() 恩施大峡谷之母子情深![]() 恩施大峡谷之天梯天路![]() 恩施大峡谷导游图恩施土司城 恩施市内这个颇有特色的土司城,也于2006年、2011年先后去过两次。它落座在城区西北叫作“对山湾”的地方。据称,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规模最大、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土司文化标志性建筑。恩施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禀君庙、土司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土司城墙(含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索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门楼牌坊由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管理方式。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土司王实际上就是地方的土皇帝,生杀在掌、称雄一方。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其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当年清江画廊的土家族居民,也归这里的土司管。 ![]() 赫然高耸的土司城门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共4层、12根柱、24根梁,它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 ![]() 两边山崖上,各有两尊武士, ![]() 熊背虎腰,勇猛无敌,忠心守护着这座豪华的土司皇宫。 ![]() 九进堂是一座地道的土司皇城。第一进为土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三门。土家崇虎,虎门居中,左为死门,右为生门。门前两尊白虎,气势十分威武。 ![]() 九进堂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个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 ![]() 九进堂前的龙柱 ![]() 土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清江流域,与水朝夕与共,因而“水”便成了世代土家人的魂灵。 ![]() 土家鼓王 ![]() 土家壁画 ![]() 第二进为戏楼。戏楼高19米,楼下过道有石阶通往第三进。上面可容纳40人同台献艺。第三进“议事厅”,也称作“宫言堂”和看台。主要供土司及土司以下的都爷、总爷或舍巴等土司职官商议大事。第四进是摆手堂。现在不知为何改为“什用殿”? ![]() 摆手堂是25米高的5层高楼,层层飞檐,上三层为园顶亭盖。土家人都喜欢去摆手堂唱摆手歌、跳摆手舞,以此祭奠祖先。 ![]() 第五进后院门楼;第六进土司王府的仓廪,秘藏着金银珠宝或钱财。左右设立的双层亭楼为第七进,它是土司子女的住所。第八进为内宫的中堂,称“宾悦楼”,主要是接待、筵请朝廷使臣及友邻土司来宾的地方。第九进为后堂。土家叫“惹巴楼”,意思是很美的地方,主要是土司的寝宫和家庙。 ![]() 其中的祖宗堂,供奉着土家族神和历代先祖神位,是九进堂最高处,是土司王宫家庙。 ![]() 美丽的土家姑娘 ![]() 整个土司城被山背上的土司城墙围住,形成了长城般的景观,城墙上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土司城的百花园上的软索铁桥,称作“卧虎桥”。位于城墙最高处的钟楼,俯视东西南北四方。 ![]() 恩施土司城反映了土家族丰富而独特的建筑艺术。 ![]() 集中展示了土司文化和土家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恩施芭蕉乡 ![]()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地处恩施市西南,系湖北省十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也是恩施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总人口6.4万,其中侗族人口2.2万,占总数的34%。 ![]() 芭蕉侗族乡被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国家建设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1年,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中国茶叶学会评选为中国名茶之乡。还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之一。 ![]() 侗乡春早 ![]() 侗乡春早 ![]() 迤逦清江沿乡而出,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绮丽,民风淳朴,极具山区少数民族风情。 ![]() 民族风情 ![]() 民族风情 ![]() 芭蕉乡是名茶的故乡,早在唐代就有“施南方茶”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芭蕉就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恩施玉露”,也是“恩施富硒茶”和“宜红工夫茶”的重点产区,是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和无性系良种茶叶第一乡。 ![]() 名茶故乡 ![]() 名茶故乡 ![]() 九道水风雨桥。位于楠木园村九道水,原名永兴桥,横垮在从宣恩县水田坝下流的小河和从戽口下流的大河汇合处。 ![]() 风雨虹桥 ![]() 芭蕉境内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包含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碑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纪念地、其他等门类。 ![]() 梨花带雨 ![]() 梨花带雨 ![]() 梨花带雨 清江闯滩 ![]() 恩施市的风雨桥是在恩施境内唯一一座以人行桥的方式跨越清江的桥,是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交通建筑。桥上建有走廊、凉亭、小商铺、长椅等,桥既可以行人,又可以供路人避雨、乘凉、休憩,所以称为'风雨桥'。桥中凉亭、阁楼突起,飞檐翘角,煞是好看。 ![]() 在恩施市风雨桥下水,参加惊险刺激的清江闯滩漂流。清江闯滩从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全长38.5公里,最窄处15米,最宽处200多米,沿途既能感受到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观赏到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还能体验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以其品质和生命力跻身于'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 乘橡皮舟飘然而下,水流湍急,越五段峡谷,过48道险滩(落差2-4米)。在水流缓处,可仰望两岸幽静的景色;而水面急处,浪花飞溅,一不小心会撞上大石头,既惊险刺激,又颇有意趣。全程漂流需6小时,也为这篇恩施系列故事画上一个句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