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limaocn 2019-07-08

关注“鉴史风暴”,用38个民国爱情故事为您讲述婚恋心理学。欢迎留言评论。

赵清阁,著名女作家,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鲁迅帮助下投身革命文艺,在重庆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主编《弹花》文艺月刊,著有长篇小说《双宿双飞》、《梁山件与祝英台》和电影《蝶恋花》等。

她终身未嫁,苦等有家室的老舍,而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中,这份纠葛而微小的爱情,最终没有存身之地。

1945年,赵清阁为这段感情写过一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借男女主角之口抒发了自己与有妇之夫老舍之间无法相守的苦恼。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赵清阁

小说中,男主角说:“让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静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作伴任天蹋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女主角却拒绝了:“除非我们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现实。”

抗战胜利后,老舍仍然没有回归家庭,他访美之后,旅居马尼拉,打算与赵清阁在国外定居,不久之后,新中国成立,老舍受命归国主持文化工作,与赵清阁一个住北京、一个住上海,从此情断。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老舍

1966年,年近古稀的老舍在太平湖跳湖自杀。

心碎的赵清阁“晨昏一柱香,遥祭三十年”,直至1999年,如黛玉焚稿一般,她烧掉了与老舍往来的所有书信,老病而终。

1

桃李春风,重庆同居岁月

赵清阁出道的方式和萧红有一点相似,都是给鲁迅先生写信的文学女青年,先生同样热情地接待了她,并为她的作品提出诚恳的意见和鼓励。

给鲁迅写信的小青年,思想肯定是赤化、左倾的,出身孤苦的赵清阁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前往重庆,参加了抗战的后方思想动员工作。

1938年,她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主编《弹花》文艺月刊,老舍为她的杂志连续供稿,读着老舍才华横溢的作品,24岁的年轻女编辑对这位39岁的名作家生出了好感和敬意。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老舍与赵清阁

老舍早有家室。

老舍的婚事是好友们热心撮合的,胡絜青比老舍小6岁,他们俩都是满族人,胡絜青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算是老舍同行。老舍给胡絜青写的第一封信,就对二人的婚姻进行了“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看起来多么像一份工作合同。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老舍与胡絜青结婚照

老舍与胡絜青1931年结婚,婚后生下一儿二女,夫妻俩多年相敬如宾,但也缺乏热烈的恋爱和深厚的感情基础,1936年,老舍辞去大学教职、专事写作,抗战开始后他前往武汉,参加抗日大后方工作,其后又一路撤退到了重庆。胡絜青则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沦陷的北平。

朝夕相处之中,老舍与赵清阁互相萌情,二人联合署名创作了话剧《桃李春风》,也是老舍多部话剧中唯一的合作作品,不久,二人开始同居,成为重庆文化界周知的绯闻。

在道德上,老舍有负于胡絜青,这是毋庸置疑的。

烽火连天中,胡絜青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在成为沦陷区的北平生活,这是一桩异常艰难的事情。而于此同时,老舍却对年轻女子产生了火热的婚外情,不管不顾地投入了恋爱。

生活无着的胡絜青于1943年带着三个孩子,不远万里奔波,前往重庆寻夫。

2

落叶无限愁,道德与感情的博弈

1943年底,抗日战争正取得节节胜利,老舍的妻儿来到重庆。

对此事没有准备的老舍慌乱不堪,他安排胡絜青母子四人在外面居住了十几天,一直等到赵清阁搬走,才让妻儿搬进自己的住处。

对于老舍与赵清阁公开同居的消息,胡絜青当然有所耳闻,但身为三子之母,她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老舍尽快与赵清阁分手、回归家庭。

老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男人,他无法做出决定,反而是赵清阁选择了离开,她在听说胡絜青怀孕有了第四胎后,斩断情缘,前往上海,而老舍又追到上海。

痛苦的婚外情同时折磨着两个人,赵清阁为此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小说中,年青的女大学生与有家室的教授相爱,而教授无法摆脱妻子,妻子以要生活费和闹到学校来威胁教授,教授只能恳求女大学生与他一起私奔,女大学生拒绝了,最终,女大学生终身未婚、孤独终老。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赵清阁

老舍无法放下对赵清阁的感情,又不能与胡絜青离婚,只能再度逃家,前往美国游学,不久又旅居菲律宾马尼拉,1948年,他打算在马尼拉买下一栋房子,写信让赵清阁与他在国外共同生活。

至此,老舍已经抛弃了胡絜青母子十多年,对于家庭,他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丈夫。

而对赵清阁,他却是个痴心人。

只是孤高自傲的赵清阁自己,却无法面对道德与感情的这场博弈,她想要名正言顺地和自己爱的人相守,要么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要么孤独终老,她在小说中已经写明了自己的选择。

3

没有温暖的家庭,让心碎的老舍跳湖自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收到国外多位文艺名人的来信,请他回国参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其中,也有赵清阁的信,她知道,一旦老舍归国,他们的情缘就无法再续,为了名声,为了形象,老舍都必须回归家庭,所以她在信上与之诀别:“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老舍回到北京后,深受重用,当选全国文联主席,可谓操文艺界之牛耳。

他与胡絜青及子女之间,也相处得颇为融洽,子女因为他的缘故,得以去苏联留学,地位显赫、名声响亮的父亲,让孩子们引以为荣。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老舍与家人

在胡絜青此时写下的文章中,看得出老舍家庭气氛不错:“我有一个好家庭,丈夫一辈子从事写作,虽然他自己的作画水平不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却偏偏天生地有一双鉴赏家的眼力,评论起来头头是道,加上为人热情,喜好交结画家,家中常常画家如云,墙上好画常换,满壁生辉;我们有一个小院子,种花养草是我们的共同爱好,极盛时栽培的独朵菊花多达百盆,秋天经常举办家庭花展。我陶醉在百花丛中,它们都是我的天然好老师;而家庭艺术沙龙式的漫谈常常使我处在创作的激情之中,可谓环境助我。“

看得出胡絜青心中的愉悦与自豪,此时,老舍家中,往来皆鸿儒,谈笑无白丁,来的都是全国最顶级的作家、画家、艺术家。

业余美术爱好者胡絜青因此得以拜齐白石为师,并籍此成名,儿女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丈夫从前的那点风流韵事,早已不再被她放在心上。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胡絜青画作,老舍题字

可1966年时,老舍的地位一落千丈,惨遭凌辱。而在白天被革命小将们毒打后,晚上回家,满身伤痕、心中悲愤的老舍,并没有得到家人的任何安慰。

据作家韩秀表述,吴祖光曾说当日老舍家“后院起火”;另一位作家称,老舍是在外面挨了斗,被人打了一记耳光,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又率领儿女斗他,他就走上了绝路;据胡絜青自己说,她为老舍清洗伤口并包扎了伤口,但以为老舍想要安静,所以没问候,任由老舍自己休息。无论是哪一种解读,都看不出老舍受折磨后,在家中曾得到过一丝丝温暖与安慰。

而第二天一早,老舍离家时将血衣与信件交给胡絜青,自杀意图流露无遗,可胡絜青未加挽留,任由事态发展。

最终,老舍进入了赵清阁小说中“除非我们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现实”的绝望。

老舍的确对家庭不忠,一度对不起妻儿,难免让胡絜青母子心生怨恨。可不爱了,就应该及时放手,而不是利用这块金字招牌取得功利后,又在他失意之时狠狠地踩上一脚。

那就成了把夫妻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利用和榨取。炎凉之际,人心尽显。

老舍,不仅是块耀眼的招牌、上阶的基石,更是个需要呵护、陪伴与温暖的人。既不愿放手,就应该守护,否则,那就不是为了爱而挽留,而纯粹是为了名与利。

老舍,是心碎而死的。

4

花残春寂寞,赵清阁孤独终老

赵清阁终身未嫁,也没有过第二段感情,她怀着对老舍的深沉思念,沉浸在写作之中。1999年,老病相侵,她在孤独中离开了人世。

与赵清阁相识多年的杜宣先生,曾经说过:“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好的女子一定要有好的感情呵护着,不能给予她们这种保障的男人,不配去接近她们。”

落叶无限愁:老舍与赵清阁的一段情缘,一个逃家十载,一个孤独终老

赵清阁小说

老先生激动之语,是他不懂女人,更没有看清这段感情的内质。

老舍给予赵清阁的深情,是别的男人所无法替代的。老舍的才华绝世罕见,《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都是传世名篇,他对于赵清阁自死不渝的感情,也是极深挚的。作为才女,赵清阁当然清楚地了解老舍的才华是多么优秀,被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深爱,又是多么难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就算赵清阁想找一个替代者,也只会“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何况,老舍为她抛家十载、海外奔波运营,这番痴情,她内心深处其实有愧。

“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

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

杜鹃峰下杜鹃啼,碧水东流月向西。

莫道花残春寂寞,隔宵新笋与檐齐。”

这首老舍手书的《忆蜀中小景二绝》,是老舍对二人在重庆同居生活的回忆,一直挂在赵清阁家的客厅里,寄托了二人今生无望的相思。

5

有的爱情,不应该轻易打开,否则是误人也是自误

这个故事里没有赢家。

沉湖自杀的老舍,他为心中的挚情和对家人的亏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胡絜青的心里有怨恨也有不安,赵清阁半生都在凄凉与痛楚中度过,连带老舍的孩子们,都因为父亲之死的传闻而背上了良心不安与名声受讥诮的包袱。

老舍对赵清阁的感情是真实的也是深沉的、专注的,但作为三个年幼孩子的父亲,一个名望已高的作家,老舍应该知道,这种爱情,只能封藏在内心,根本就不应该打开,否则,一旦引起对方热烈的回应,那既会让自己爱的人沉沦、纠结和痛苦,也会让自己生活在家人的怨恨中。

老舍

除了内心的感情,人还有各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尽,在四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老舍的参与度并不高,可以想见胡絜青独自操持家庭的不易。

既然婚前就“约法三章”,定义了这是一场搭伙过日子的合约婚姻,就应该好好承担合伙人的角色,而不是为了内心的纠结逃家十载。婚姻义务的不公平,父亲角色的缺失,让老舍无法得到家人的真心实意。

责任,从来都比感情更艰巨。

挑不起责任的人,的确如杜宣所说,不配去接近好的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