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迷茫的家长

 事奴 2019-07-08

本文参加了【人生百味】有奖征文活动

  随着暑假的到来,气温升高,教育市场也被烧烤得焦热焦热的。在这焦热的教育市场上,热度最高涨的还是家长朋友们,他们已经被烧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不知所措,面对热闹的教育景象,心中一片迷茫。

  三大景点

  当前教育市场的热门景点有三类如下:

  1、课业补习班类:如培优班、作业辅导等

  2、托管类:如托教所、寄宿班等

  3、兴趣班:舞蹈、书法等

  面对此情此景,家长有两难:一是择班难,一是择校难。择班难的是,孩子是该补习功课呢,还是该选择兴趣班呢。两者又不可兼得,就左右犯难了。如果考虑兴趣班吧,哎呦,更难,什么书法、美术、跆拳道,舞蹈、器乐、架子鼓。五花八门,该选哪个,犯难。论及择校,那也是一个难。成绩好的学生,那要到好学校去上,得好好培养,别让成绩下来了。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也要上好学校去,让老师好好教教,盼望成绩能有所提升。成绩占中的学生,也要上好学校,在好学校的精心教育下,成绩一定能够逐渐攀升。问题是上哪个学校哪?

三把真火

  教育本如一锅猪油,是温润平滑的,如今是炙热烫手,是什么把它烧热的,有三把真火:一是快餐心理,二是攀比心理,三是从众心理。

  科考考的是文化知识,所以家长都把学校教育当成了教育的全部。精力全都集中到学校上,择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焦点和首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课业成绩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成才的标杆。家长怎能不为伊消得人憔悴。由这个出发点出发,就引出了三种心理现象。

  1、快餐心理  既然学校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那就把孩子交给学校全权负责,寄宿学校便成为了首选。学生能长时间地呆在学校,长时间地接受教育,学习效率自然就高,总比放学回到家,看电视、打电脑、玩手机强得多吧。如此一来,家长不用为孩子贪玩不学习而担心,可谓省心、舒心,家长可以安心地工作挣钱了。就如进了快餐店一坐,饭端上来,吃饱付钱走人,省时省心还好吃,多美的事啊。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总给人一种进了快餐店的感觉。

  2、攀比心理  这个自不必说,如今孩子少,负担轻,生活又富足,自然孩子的教育不可小觑,能上收费的不上免费的,能上市里的不上县里的,能上高收费的,不上低收费的。邻居亲戚,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明争暗比着赶择校,似乎上个好一点的学校,成绩就会好过一点。即使不能如愿以偿,也可做到扪心无愧,了却遗憾。

  3、从众心理  邻居都走了,独剩自家孩子独守村小,没了小伙伴,没了同路人,甚是孤独,甚是可怜。人家走咱也走吧,不走有愧子孙。


输不起的心态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片痴情忧子雄。面对子女的教育,家长们为什么会对择班择校犯难呢?

  究其原因,是家长们输不起啊!

  原先,生活穷,为温饱奔波,子女教育不能顾及,有些孩子为此做出了让步和牺牲,那代人现在都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感同身受。如今生活也富裕了,有了财力来承担子女教育,不能让悲剧再上演,把原来自己省下来的教育经费也都花在孩子身上吧,于是富养孩子成为时尚。富养除了在吃上富,在穿上富,在玩上富,在教育上更要富。所以,就造成了一怪怪的教育观———什么样的教育能多花钱,就来个什么样的教育。毕竟钱多盐不少,便宜没好货。

  如今,老百姓的钞票多起来了,可是,孩子却少了,希望的寄托没了选择余地。只此一子,别无所托,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唯系于此。孩子的教育是终身大事,哪能儿戏,那就如淹咸菜一样,把孩子闷在浓浓的酱缸里,可劲地淹渍吧。

  时间是不可逆的,人生不能重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教育的事一天也比一天紧迫和重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成绩好了,不敢一日有懈怠,孩子成绩差了,不亚百爪挠心,心急如焚,两股战战,不等期末,便思择校报班。

  ——哎!输不起啊,家长!

(济世良药,且看下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