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教育理论对现代语文教学理念之启示

 liuhuirong 2019-07-09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有利于语文教育的普及。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教无类的“类”,一是指社会阶层的各个等级,二是指学生个人素质的优劣。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之专利。孔子开出了“有教无类”的先例,开启了教育被贵族所设置的禁锢,“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收授学生,无任何限制,只要达到拜师求学的最基本的礼数,孔子决不舍弃一个求学者。教学不论年龄,年龄长者如颜路、仲由等人与孔子年龄相仿,年龄小的比如公孙龙却比孔子小五十三岁;教学不论身世,孟懿子(姓仲孙,名无忌,鲁国贵族)是世卿子弟,仲弓父(姓冉,名雍,字仲弓)为贱人,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为野人,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曾为罪犯,颜涿聚(姓颜,名庚,字涿聚)当过强盗,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为巨贾,原宪(姓原,名宪,子字思)为贫民,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也称樊迟)为农民。学生形形色色,但孔子均一视同仁。孔子的有教无类,一是倡导教育的平民化,二是主张教育的公平性。以六艺(射、御、书、树、礼、乐)教人,并非始于孔子,但使六艺大众化则从孔子开始。孔子以为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人的本质都是好的。虽然人的品行气质各有不同,要使所有的人去恶从善,只能依靠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蕴含了教育公平的先进教育思想,能在奴隶社会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实在是一种进步。对于语文教育这一广泛性的教育更要做到“有教无类”。然而联系我们今天的教育,城乡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离“有教无类”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不得不有所反思。
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语文教育成为人的教育。
因材施教”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思想时归纳出来的。但从孔子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他的确是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事教育事业。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于不同学生的提问有着各种不同的回答,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在《论语》中有着不少的记载。在《论语?颜渊》中有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关于什么叫做“仁”的问题,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在回答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说:“仁者,爱人”;在回答司马牛问仁的时候,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仞”。在回答仲弓问仁的时候,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而在回答颜渊问仁的时候却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回答学生咨询孔子为什么如此不同的对待每一个弟子的时候,孔子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教学思想。因为樊迟的资质比较愚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教育他只要善待别人就可以叫做“仁”了;司马牛因为“多言而躁”,孔子就教育他求仁就要说话谨慎,遇事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反观我们的教育,往往口头上倡导因材施教,但各级各类的考试制度和录取方案,都按照一个标准划分,命题也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教师想因材施教也迫于社会实际的约束而小心翼翼,因材施教也停留在不同等第的学生作不同级别的作业,以求让他们考上不同等级的学校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根基。语文教育作为人的教育更应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因学生不同之材而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一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二是因为孔子办教育在于追求人的发展,在于追求人的尽善尽美,在于追求社会的完美。他对学生能都做到心中有数。“由也果”(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豁达),“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愚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教师对学生了如指掌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善于就教育的诸因素的不断变异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因人因物、因时因地、因资源环境等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才可以学到因材施教的点滴。
三、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育具有引导作用。
孔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善诱人”,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正需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主张的指导。孔子的启发是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主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当学生向弄通而未明,向说而说不出来,急欲解开知识疑团之际,教师才点拨或讲解。该理论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已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从这一点看孔子的教学思想更接近于今天的教育理念。
总之,孔子在其教育思想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糟粕;更有若干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作为今天的语文老师,怎样去汲取精华,弃其糟粕,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开花、结果,进而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个创新的最直接的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