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hzgscrs 2019-07-09

审计实务中,当我们拿到企业的未审报表、科目余额表和序时账之后,有时候会发现一些会计科目初期和期末的金额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需要审计调整的。那不同的会计科目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简单列举几个会计科目来看下。

1、短期借款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短期借款一般是1年以内就到期了。正常来说,期初的2.86个亿,到期末应该到期了才对,是合同续签了?还是还了又重新借回等额的借款?又或者是有借有还最终的结果“碰巧”一样,再或者是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重分类到了短期借款,有的企业财务可能会认为长期借款最后一年到期了于是将账上重分类为短期借款…不管是哪种原因,在第一眼看到财务报表的时候,至少有这个疑惑,后面会通审计程序去了解具体的情况…

2、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都是一年以上的借款期限,期初期末余额一样,这个就很正常。但是需要关注的一点是,长期借款什么时候到期,是否存在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如果存在,在报表列示方面,需要将这部分的长期借款重分类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如下例子,长期借款期初2.4个亿,期末1.5个亿,期末附注披露的长期借款期末比期初减少了9000万元,这9000万元,就是即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已经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了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3、存货

存货项目一般期初和期末金额不会一致,特别是对于制造型的企业来说,如果出现一致,那更有可能是非制造业的企业如展览、服务类企业,这部分需要关注什么呢?若期初期末金额一致,可能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如与对方出现纠纷、官司或者争议等等,问题一直没解决。即使是正常的“存货”,期初期末金额一致,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东西,这意味着“货龄”又增加了一年,会不会贬值?是不是要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呢?

4、坏账准备、跌价准备、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对于这些内容,如果期初期末金额一致,很可能是需要进行审计调整的。特别对于坏账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些企业可能自己没有做,坏账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每年都是按照审计的调整直接做账,所以第一眼看到坏账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金额一致,一般就是企业没有自己测算坏账和确认递延了。

对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些,企业可能没进行减值测试,不能说企业没做,审计师就不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至于怎么去做减值测试,不是今天要分享的重点,这里不展开。另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这些金额较大,减值测试显得更加有必要,我们来看下亨通光电(证券代码:600487)因这一块被上交所问询:

固定资产: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在建工程: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商誉减值: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4、预计负债 

审计角度看报表那些期初期末金额一样的会计科目

预计负债往往跟产品质量保证、诉讼等等相关,如果期初期末金额一致,若是因诉讼而计提的预计负债,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管理层确定预计负债金额的计算依据是否合理,复核计算是否正确,并获取法律意见书,根据案件实际进展对期末预计负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如果是产品质量保证,则有可能是企业在发生因质量保证相关的支出时,直接计入到成本或者费用了。正常情况下,在预提产品质量保证时,已经做了如下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履行保修服务时,应当直接冲减“预计负债”,一般不会影响当期损益,除非前期计提的预计负债与实际发生的差异较大而对预计负债进行调整。此时如果企业是直接计入到了当期的成本或费用,需要进行审计调整。

5、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

六大往来款期初期末金额总金额一致的情况较为少见。但是明细项,针对同一个供应商或者同一个客户,期初期末金额一致的情况,特别常见。这一部分往往是审计过程中非常容易忽略的。同一个客户或者供应商,期初期末金额一致,可能有很多种原因:

1、未到结算期或结算周期比较长,如押金、保证金

2、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因为没有发票而一致挂账

3、与对方存在争议、分歧、纠纷、诉讼等情况导致一致挂账

4、关联方资金占用

……

这些情况,得根据实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去分析…

以上列举的情况仅供参考,实务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更多更复杂,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