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骨强身好时节,夏季储备维生素D,不花一分钱。

 乐康居 2019-07-09
导读

 骨骼差,很多人缺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因为现在人待在室内的时间太多、户外太少,很少直接接触阳光,VD合成不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宁志伟提醒,人体可将夏季生成的VD储存在肝脏和脂肪中,以便冬春季节时利用,如果夏秋储备不足,在冬春就需要饮食或者营养添加补充。

人体骨骼生长、骨量累积的速度从20岁以后就开始放缓,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补钙、强化骨骼是一件需要终身持续的大事。但需要补钙,未必是缺钙。

现代人物质丰富、饮食多样,牛奶不断、钙片不停,“钙摄入不足”的人并不多。可为什么儿童佝偻、中年腰背疼、老年易骨折等很多貌似“缺钙”引起的疾病仍然高发呢?

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什么

维生素非常重要,无需多言。维生素D是常见的四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之一,分为两种形式:

  • D2:亦称钙化醇、骨化醇,听名字就知道它对骨骼的重要性了;

  • D3:亦称胆钙化醇,对人体的作用和机制与VD2相同。

VD是钙的运输车,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没有它,补再多钙都是白费,继而因缺钙导致佝偻和骨质疏松。因此,平常说的“缺钙”未必是钙摄入不足——毕竟喝了那么多牛奶、吃了那么多鱼、虾、肉、蛋——我们缺的很可能是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的后果

VD是钙质吸收的前提、骨骼强健的基础。缺VD可能会导致佝偻病、骨软化,此外还会引发一系列关联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肠癌、克罗恩病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等。除了生理影响,如骨质疏松、肌肉疼痛等,甚至还有心理影响,如季节性情感障碍。

孕期和儿童早期成长阶段如果严重缺乏VD,可能增加乳腺癌和肠癌风险。

缺VD的五个信号

  1. 腰背疼。

    成年人80%的腰背疼多是因为缺VD,尤其是城市白领:出门坐车、下车进楼、下班天黑,晒太阳太少,长期缺乏VD,导致腰酸背疼,每天回到家,只想“葛优躺”。

  2. 爱抽筋。

    受凉后出现小腿抽筋,不论偶尔还是经常,往往都是因为缺乏VD,只要纠正维生素水平,便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

  3. 爱出汗。

    如夜间出汗、吃饭时出汗,非炎热导致的、过多的出汗也是VD缺乏的一个表现。

  4. 关节痛。

    关节疼痛未必是关节炎,也有可能是缺乏VD,补充到正常水平后,症状是会明显减轻。

  5. 痛经。

    月经来潮后出现腹痛和腰痛,其实与VD缺乏有关,很多人补充维生素后痛经消失。

怎么补维生素D

1

晒太阳

 人体90%的VD来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正确晒太阳是补维生素D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掌握好强度和时间,可实现既补充VD,还不容易发生晒伤和皮肤变老。

晒太阳时间地点有讲究

  • 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为最佳时间。人体能接收到的紫外线主要是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只有UVB才能合成维生素D,UVA会使皮肤加速变老,而早晨和傍晚的阳光中只有UVA,不含UVB。故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在10点至下午3点间。

  • 晒多久呢?冬季紫外线太弱,合成VD主要靠春、夏、秋。3~5月和9、10月,每天晒30~60分钟,6月~8月,每天晒20~45分钟。肤色深的人和老年人需要较长时间。

  • 出去晒。坐在屋里,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合成VD。玻璃窗阻挡了90%以上的UVB,达不到合成VD的目的,等于白晒。擦防晒霜同理。

  • 皮肤暴露面积越大,合成VD的量越多。因此,在环境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穿少点,至少尽量把四肢裸露出来。

  • 注意防护。过高强度、过长时间的紫外线暴露会晒伤皮肤并增加皮肤癌、白内障风险,因此也别晒太久,怕脸晒黑,可以戴帽子。

  • 注意补水。阳光照射后,皮肤及其皮下组织血流量会明显增多,加上通过加温出汗增多,相应地血液中有效血容量相对不足,容易造成脱水甚至晕厥,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

 除晒太阳外,还有10%左右的VD是来源于食物摄取。再加上晒得太狠也容易晒伤皮肤,所以不能完全依赖日光浴带给我们充足的VD,吃也很重要。

 常见食物中,富含VD的有动物肝脏、三文鱼、猪油、牛油以及一些菌类、牛奶等。注:一般青菜并不含维生素D。


植物来源:全谷物、蘑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