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7-09

文/王钧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大清盐商中张嘉译饰演的汪朝宗

说起清朝的"福布斯"排行榜,有这么几个封面人物大家应该很熟悉——和珅、胡雪岩、盛宣怀,这几个人都是财富值数千万两白银之巨的大富豪,和珅是乾隆朝著名的权臣典型、贪官代表,他的财富主要来源于贪腐,然而和珅终其一生并未将其贪腐的巨资消费多少,而是分门别类地码好收藏起来,以至于和珅意外地成为嘉庆皇帝上台掌权后为国民经济储备做出“杰出贡献”的第一人;胡雪岩和盛宣怀都是典型的“红顶商人”,其财商思维要比和中堂高许多,他们在商品流通和商业运营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他们的财富值随着他们的官方政治角色而滚雪球般的快速增长。他们是整个大清朝杰出的商人典范!然而,在大清朝,有一个在商业领域更具传奇色彩的名字却鲜为人知,那就是王泰来。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王泰来是谁?王泰来是民间口头流传对清初时富甲一郡的泽州大箕里秋木山庄的王氏巨商的称谓,因各种史料志书中均未有“王泰来”之名字记载出现,可见此并非其真实姓名。那么王泰来究竟是谁呢?综合多种史料记载,再结合民间流传的“王泰来义修太行道”、“王泰来独资修建河南邙山火神庙”等故事分析,可知:从狭义来讲,王泰来即指王璇。王璇,字在只,生于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享年七十岁。封承德郎,晋封光禄大夫。晚年曾被康熙帝御赐“古稀人瑞”美誉.王璇早年曾入贡,后子承父业,"以盐埉经营,岁往来于燕赵间"。他才能出众,经营有方,治财有道,将致富的本钱与本领付之实践,从而使家族生意渐大渐强,最终成为富甲一郡的巨商大户。 从广义上讲,王泰来可以被认为是王氏家族几代生意人的统称。关于“泰来”之名的来历,一说是王璇乳名“泰来”,后沿用而呼之另一说是王氏家族的生意字号统称“泰来商号”,故以商号名称其东家"王泰来"。这两种说法均出自民间百姓口头传说,至今未见有准确记载及出处,因而在此仅作引用和参考,不便妄自揣测,更不借题发挥。另外,史志中关于王氏的别称有“王光禄”、“王司空”等,兼以官称,是古来之惯例,也表明对主人的尊重。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王氏家族是盐业起家,其生意之创始,当自第二代王自振。王自振,字鸿宇,生活在明末之季,年轻时的他常年奔走邺郡经营盐筴。邺郡是今河北省临漳县一代,为冀鲁豫三省交界,自古为长芦海盐集散之所。盐筴是食盐者的户口籍册。明万历至清初阶段,食盐由政府和盐商共同垄断。盐商可自行赴盐场向灶户(产盐者)购盐运输,并在一定的引岸(法定区域)出售,盐商将自己的这一法定销售活动称之为“经营盐筴”。

盐业的开采与经营自古就由朝廷垄断,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边防,在北方边境屯集大量军队,为了解决这些军队的吃粮问题,除了让军队自己屯田种地之外,还采取了一种办法,就是朝廷招募商人从内陆购得粮食向边境运输,条件是朝廷给与这些商人一定的食盐专卖特权,这种办法叫“开中制”。开中制既满足了军需,解决了朝廷的困难,又使商人从中获利。这种办法开始在山西实施,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加以晋南地区又有食盐的资源,所以使得晋商在盐业买卖中占据了很大份额,也使他们在经营获得了很大的利润。

由于有着非常好的政治条件,再加上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王自振便发挥超乎常人的经商才能,不辞辛劳,频繁往来于晋、豫及邺郡,做着盐运买卖。

作为一个商人,王自振的成功还得益于他有着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敏锐眼光。据记载,有一度,河南怀庆府流寇作乱,人民逃亡极多。这时泽州军民食盐奇缺,地方官严责当地群众每两个青壮年须上缴食盐一引。查阅泽州盐法,自古郡内皆食运城池盐。运城距翼城260里,设站中转,再行330里山路到县城。这“两丁一引”的苦差,当时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百姓均无力支应。正在上下交困之时,年富力强的王自振却主动出面与官府交涉,请求免去人民的盐徭,转由盐商独立措办。这样地方人民从苛政中得到了解脱,而王自振这样的盐商也因此获得了食盐在当地的专卖权。他凭着自己在资金、信息、人事和业务上的优势,抓住这一商机迅速暴富起来。有关史料重笔记述了王自振盐业生涯中这一精彩时刻,称赞此举“民苏而商亦裕矣”。

王自振艰苦创业,掘得了“第一桶金”,为王氏家族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奠定了殷实的基础。而使王家财力真正达到鼎盛者,还是王自振的儿子王璇。

王璇,主要生活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这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并最终坚固其统治,开启“康乾盛世”的一个时期,这样的特殊时期,于商人而言恰是特殊的机遇,在客观上给了王璇大展身手的舞台。加上父辈积累的银根和经验,他“岁往来于燕赵间”,继续将家族的盐运生意做大做强。据记载,清初盐的贩卖几乎由山西商人一手包揽,而当时清政府的盐税收入占全国税收的一半,可想而知,到王璇时,经营盐筴的利润之大,绝不是其父当年于明末乱世做同样生意所能比的,更非一般生意所能企及。据《二十五史.清史稿》记载,在盐场,盐400斤为一引,合银六钱四分,加诸杂费后是一两八钱八分,运至口岸每引成本已达十余两。后来清政府发现运抵口岸后盐价太高,改由盐场向口岸运盐时,减少许多关卡,到岸盐价降为每引五两左右。若以前者计算,口岸价是盐场价的十五、六倍,这就是说,清代盐商利润最少是五、六倍,有时为七、八倍,而有一段时间则高达十五、六倍。

王璇时,王家的生意已经从王自振时的以邺郡为主扩展到燕赵间甚至更广的地方。民间传说王泰来在河南邙山独资修建火神庙,说明当时王在该地及附近应有生意往来。史料中亦有王璇一次在内黄得了重病,其弟王珣远道急奔去看他的记载,内黄县在河南境内,王家可能在那里开有商号。

盐运是王家居主导地位的生意。而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推测,到王璇时,王家除了盐运,还在经营其他生意,比如“山西泰来号,独修茶神庙”,王家可能在福建、浙江等省做着大宗的茶叶生意,这又是当时的一个暴力行当,丝毫不逊于盐运。

关于王泰来有多少钱,史料记载:山西富户王泰来,家有现银1700万两有奇,根据购买力推算,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得200元人民币,那王泰来的身价应该在34亿+的层次上,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富豪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历史跟王泰来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太有钱了,加上又“仁义贤孝”,所以招致了奸邪的诬告和当局的迫害,最终,一代富豪、晋商先驱就这样随着他的楸木山庄的衰落而败落了下去,王泰来的名字也渐渐被历史所遗忘。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清朝人物志 晋商先驱王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