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画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自杀殉国。同年五月朱由崧被马士英,史可法及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弘光政权自建立之初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马士英等人不思御敌,却整日忙于争夺权势。史可法于是请求统帅军队,外出镇守淮安、扬州两地,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督师,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多铎画像 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之后,前往扬州统筹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江北四镇军务机宜。但四镇内部尔虞我诈,争斗不断。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直至扬州。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四月二十一日,南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欲劫史可法出降,史可法以大义叱责之,二人遂拔营降清。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试轰扬州城,形势危急,史可法用血书告急朝廷,未得回音,孤城扬州已难有作为。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街中尸体横陈,互相枕藉,天色昏暗无法分辨死者是谁。城墙脚下尸体堆积如鱼鳞般密密麻麻,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惨绝人寰的屠城使得几世繁华的扬州城在瞬间化作废墟之地,江南名镇一时间几世繁华的烟花古巷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屠宰场, 后人称之为“扬州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