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夏日在街上可以看到好多扭动迷人的女性,曼妙的步态虽然非常吸引目光,然而一般来说行走时两侧骨盆高度应该一致,左右位移不得超过2.5 公分;生活中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走路大多数人时常还会出现下背酸痛的情况,原因有很多,其中臀中肌是否失能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臀中肌的问题,我们如何应对呢? 臀中肌是腰椎骨盆髋关节带的主要稳定肌,假使失能会让行走时更多横向位移、更耗能,造成腰椎、髋、膝、踝关节更大的压力,时间一久随之而来的是退化性关节炎、骨刺等。
启始动作:手部扶物下单脚站立,另一脚髋关节抬高 45 ,膝关节弯曲 90 度 评估标准:能维持单脚站 15 秒且骨盆、肩膀两侧呈水平 如果出现以下现象表示臀中肌失能:
备注:失能≠ 无力,失能可能是肌肉本身无力或是肌肉征招的时序性错误或不正确的动作模式让主动肌被抑制。简单粗略来说该出力的人不出力,不该出力的人疯狂出力!最常见的就是髂胫束摩擦症候群 (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 。那你或许可以做以上测试来确定臀中肌功能是否正常。 起始位置:侧躺 ( 下腰不能垮 ) ,双脚弯曲 90-90 ,上腿维持与髋关节同一高度
起始位置:侧躺,下腰收,双脚弯曲 90-90 动作:维持髋、膝、踝在同一水平面,将上脚抬起 ( 似小狗洒尿动作 ) ![]() 起始位置:高跪姿,后脚脚尖点地 ( 求婚姿势 ) ,双手插腰 动作:维持两侧肩膀、骨盆高度水平下将后脚膝盖离开地板 15 公分。 过程中骨盆没有左右位移。 在生物力学中臀中肌的地位十分重要,稳定腰椎骨盆髋关节带 (Lumbo-pelvic-hip complex), 承先启后,乘载上半身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双下肢。 来源:运动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