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而篇》第十五章

 诸诸行无常常 2019-07-09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为”,在这里是帮助的意思。朱熹的注释是“为,犹助也。”汉郑玄的批注也是当帮助的助字解。也有人解释为赞同的意思。至于解释为当,也就是问孔子是不是想当卫国的国君,偏差有点大。

冉有之所以会有此一问与当时卫国的历史背景有关。卫灵公的太子蒯聩(kuǎikuì)与南子有怨,涉嫌谋杀南子未遂,逃离卫国。卫灵公去世后,他的小儿子公子郢不愿做国君。卫国人就立了蒯聩的儿子公子辄为国君,就是卫出公。晋国赵鞅领兵帮助蒯聩回卫国,要夺取国君的位置,齐国则帮助卫国抵抗。冉有在这处局面下提出了孔子会不会帮助卫出公抵抗挟持蒯聩的晋国军队。

伯夷和叔齐在《公冶长》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一章中进行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章的译文是,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夫子的话,“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孔子赞叹的伯夷和叔齐谨守忠孝悌之道,以国相让,以死表忠,求仁而得仁,无怨无悔。孔子评价他们为贤者,对于卫出公与其父蒯聩争国之事,显而易见孔子不可能帮助任何一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