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你的精力 提升精力,全情投入 | 见书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09

时间管理对于我并不陌生,从小就被教育按时完成作业,再到16年左右接触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无论是GTD还是番茄钟又或者是四象限等等都有尝试过,到现在为止也差不多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是在最近新换的工作上,也因为时间管理得当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从下午才开始上班一直到晚上结束,不知是压力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整个人的作息出现了问题。每天都熬到凌晨3、4点才睡,然后到中午11点起床,并且一整天也只吃一顿中饭,到了晚上完全靠着饮料或者奶茶撑着。整个人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开始失控起来,因此沮丧过、徘徊过,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了心理疾病。

正巧的是所参加的一个读书会要求每个月读一本的书,翻看着书单时,《精力管理》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并开始读了起来。

《精力管理》这本书很有意思,它通过以成功人士罗杰为主线,辅助一些其他案例来讲解如何进行精力管理。比较有意思的是它让我想起了16年我当时和时间管理同读的一本书《自控力》,所以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另一本讲自控力的书,但等我读完后发现它比自控力的管理更加丰富。

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差别很大,效果也各不相同,拿游戏来说,时间管理是管理各个技能的释放时间,持续时间和CD时间,而精力管理确是管理着释放技能所要的能量,所以就要考虑释放什么技能,能释放多少技能,不仅仅要关注什么时候用完能量,更要关注能量的恢复情况。更重要这能量不仅仅影响释放技能,还影响着人的体质、健康等等。所以学会精力管理很重要。

在书中把精力分为了四方面: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身体精力是最基础,也是最好管理,做到一些基本的作息、饮食和运动就能轻轻松松管理好这一块。像我近期情况就是身体精力没有管理好,从而影响到了其他方面。情感精力管理就和自信、自控力稍稍挂上了钩,平时可以多多参加一些有正向反馈的活动,前一段时间极其火的'夸夸群',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思想的精力管理,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方式了。

精神精力管理可以说是最难达成的一部分了,自身精神世界的探寻和构建,就如孔子所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许需要这一生的时候才能完成。

最后以孔子的另一句话来结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到新方法后要去思考并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形成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有了用处,否则到头来只不过增加了谈资而已。


137

提升精力,全情投入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这本书,其实之前至少有过两次相遇,一次是在喜马拉雅听书,一次是网上的共读课程。当时似乎也都觉得很好很有启发,但之后却又都水过无痕,并没有带来什么行为上的改变,也并不能很清晰地向别人转述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

这一次有点不同,去年大部分时间,都觉得精力不济,许多事力不从心,从十月份开始,尝试通过运动、饮食、冥想等方式改进调整。有改善,也遇到不少问题,上了一些课程,看了一些文章,有明了,也有困惑,某一天突然想起来要再看看好好这本经典。这次一看,果然跟之前不一样,书里的内容似乎突然清晰了起来,许多地方也有了些共鸣,对还没有尝试的部分多了信心和期待。

《精力管理》这个译名蛮吸引眼球,不过可能也会让读者对本书内容的理解有点偏差,英文版的名字(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Managing Energy, Not Time, Is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Renewal) 似乎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了本书主题 -- 工作和生活的高效表现和快速恢复需要全情投入,而全情投入的关键不在管理时间,而在管理精力。针对这个主题,这本书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什么是精力?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和提升精力水平?具体要采取怎样的行动?

简要概述:(1) 精力由四个互相作用彼此影响的维度构成 -- 体能(physical)、情绪(emotional)、思维(mental)和精神(spiritual),其中体能是基础,而精神是最高维度;(2) 任何一个维度精力的保持都是要通过使用和恢复的平衡达成,过度使用不恢复会崩溃,过度恢复不使用会变弱;要提升某一个维度的精力水平,就需要在超出现有水平一点点的程度上使用它再接续充分的休息;(3) 如果要全面提升精力水平,实现全情投入,要在四个维度中抓住精神维度,自上而下地推动 -- 先找到深植于价值观中的目的(积极而非消极,内在驱动而非外在驱动,超出个人利益),再明确当前的现实状况,找到阻碍实现目的的阻碍,针对该阻碍设计习惯仪式,然后行动。

这一次阅读这本书,因为有了些实践,对这本书说得有多么清晰、准确、有效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方法也不难操作,无非是先向内挖掘,找到意义,作为自我提升和改变的内驱力,然后真实面对自己的现状,做一点点突破,然后休息恢复,再向前突破一点点,再休息恢复......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大概还会常常回来翻阅这本书,寻求指引,争取提升精力,实现全情投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