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会画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十多年前,我亲测过后认为: 这会让他们的孩子变得伟大!!! 因为会画画的父母亲希望他们的儿子也会画画, 于是我的童年画风一开始和大多数孩子一样。 如下图所示:
我觉得这是一种彻底讨厌生命的表情! 而只有在讨厌中,人才可能产生一种忧郁的、模糊的、沉思的期望。 这种期望就叫做想象力,或者叫做“理想”。 我幻想还有另一个更好的世界。 而所有的哲学家,都有在现实世界中梦想脱离旧辙的欲望。 所以画画的父母让我从小有哲学家一般的伟大思想。 因此要培养孩子做好一件事的基础,不是设法让他先喜欢这件事,而是要让他先彻底地讨厌这件事,引发他本能地哲思,把那些基因里几万年沉淀的遗传密码强逼出来。 若干年后,我果然看见那些从小喜爱画画的小朋友最后没有画画。 而我这种从小面对画画感到生无可恋的小朋友,现在竟成了画家。 令人担忧的是,我已经很多年不讨厌画画了,我希望有什么能让我再讨厌它一回,这或许就是我进步与飞跃的灵性良药。 美术学院里培养了很多画家,这些画家每日痛苦的思索如何画。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没有放弃这件痛苦的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痛并快乐着”。真正的快感永远是伴随疼痛的。 谁能把一件让自己讨厌的事情坚持下去,就是真爱这件事了。 当你每天睁开眼,就看到眼前有一堆画时。 当每天早晨被父母如下争吵声吵醒时: 妈:“为什么这里要画树,昨天你不是答应不加树吗?” 爸:“我就要在这里加一棵树,你不懂不要瞎指挥。” 妈:“不高兴。” 爸:“。。。” 妈:“把树去掉。” 爸:“画上去了怎么去掉?” 妈:“改成山。” 爸:“不要,我不要。” 妈:“不高兴。” 爸:“。。。” 妈:“你让儿子来看,这地方能不能加树!” 我:“中午有春卷吗?” 妈:“春卷皮都买好了。” 我:“老爸,我觉得这里不能加树。” 爸:“。。。” 妈:“改成山。” 爸:“。。。那好吧” 所以我从小感觉我爸爸画山水画,画得很痛苦,但他依旧每天都在那儿画,边画边皱着眉头。 回想起来,那和我前面那个捧着速写本的讨厌生命的面孔如出一辙。 “小玉爸”在画画: 我的童年就在爸爸妈妈的笔墨间度过。 爸爸画山水云瀑,妈妈画花鸟鱼虫。 “小玉爸”的画 “小玉爸”的画 “小玉爸”的画 “小玉爸”的画 “小玉爸”的画 “小玉爸”的画 爸妈的中国画,有他们自己的味道、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情怀。 如今他们画得很自由,对他们的画作,我总是言犹未尽,有很多想说,却总不如让读者直接看作品。 我在此选了一些爸妈的今夏小作,供大家欣赏。 “小玉妈”在画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玉妈”的画 小时候常常遇到爸爸妈妈为画画引发的“争执”,如今依旧常常遇到。 他们每天早晨起来会去争抢画室中那张偏大一些的画桌,谁抢到桌子谁可以画画,没有抢到的就去买菜做饭。 我时常中午回家吃午饭,在家门口看见爸爸在洗菜做饭,那妈妈便抢到桌子的今日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