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红素 100多年前马偕博士在回忆录《福尔摩沙纪事》中提到:【番茄确实是中国台湾的原生植物,因为它在山地的空地上、在草丛间、在路边,到处生长。我努力了好几年,试图劝平埔蕃种植番茄,但至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这真可惜,因为种植大颗的番茄,并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当年马偕大概发现番茄确实是可口的蔬菜吧! 现在则认为除了可口,番茄含有丰富的茄红素。茄红素也存在于西瓜、木瓜、粉红葡萄柚和番石榴,能诱导多种癌细胞良性分化与凋亡,有助于皮肤防紫外线晒伤、缓解高血压。茄红素由于含有多个双键,会吸收活性氧而有助于防癌;如果加上番茄内的维生素A、B、C、E。则抗氧化活性更强。番茄还含有叶酸,可使癌细胞不易分裂增生。 依据美国统计,多吃番茄的人,平均罹癌率可降低四成;以摄护腺癌为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茄红素的摄取量与摄护腺癌风险成反比;此外,吃进去的茄红素容易累积在摄护腺中,加强其防癌效果。 因此如果分析茄红素的防癌原理,包括: 除了具备抗氧化活性,茄红素能诱导解毒酵素,有助于预防活性氧之伤害。 抑制癌细胞增生,诱导癌细胞凋亡与抗癌细胞转移。 可阻止肿瘤新血管生成;因而可拦截癌细胞顺着血管而生长和扩散。通常这个生理效应所需的茄红素浓度,是可透过摄食而实现的。 可活化自然杀手细胞;这大概是最重要的。由于白血球或免疫细胞会产生大量活性氧以攻击外来细菌、病毒时,却也可能对自身产生伤害。如果体内的茄红素含量够高,就能中和活性氧的对免疫细胞的自伤。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来自葡萄皮、红酒、浆果、花生与虎杖的【非黄酮类多酚】,是植物为了抵御病菌而产生的抗毒物质,它的特殊药理活性包括:保护心脏、抗病毒(HIV或疱疹病毒)、抗发炎以及抗老化。因为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降血脂作用,所以能保护心脏。白藜芦醇也能防止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因此有助于降低血脂或减肥。 白藜芦醇还可以调节癌症的启动、恶化与转移;还能诱导癌细胞凋亡,因此可做为放、化疗增敏剂;已被证明对于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 白藜芦醇也可对抗癌干细胞。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是最恶性的脑瘤,其癌干细胞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而复发;但是如果使用白藜芦醇,会降低癌干细胞的恶性度与侵袭力,促进脑瘤细胞之分化或凋亡;在小鼠实验中,也可以提高对放射线治疗的敏感性。其它研究也证明,白藜芦醇也可透过抑制脂肪酸的合成,而促进乳癌干细胞的凋亡;这表示白藜芦醇也可用来抑制脂肪合成与减肥。 其它动物实验则证明,低剂量的白藜芦醇可以有效地活化自然杀手细胞;尤其是与茄红素一起食用时,更可以活化自然杀手细胞或被压抑的淋巴球,让癌细胞重新被认出来,而被免疫系统摧毁。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基本上大部分红色蔬果都含茄红素,但番茄的含量最高。用少许食用油烹煮切碎的番茄,可以破坏细胞壁,促进茄红素的释出,有助于吸收与提高活性。或者以果汁机搅碎番茄,加少许油,以水轻煮即可食用。如果连续两周,每天吃400克熟番茄,也会使血液与精液中茄红素含量明显增多。 洋葱&大蒜 中国山东苍山县是大蒜盛产地,当地人平均每年约吃6公斤(相当于每天吃5克或1~2瓣)大蒜,是中国胃癌发生率最低的区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曾比较48种蔬果的抗癌效果,并整理出【抗癌食物金字塔】,而大蒜位在金字塔最顶端。与不吃大蒜的人相比,多吃大蒜会让胃癌发生率减少约10~50%。有些大蒜成分目前也进入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防癌功效。 现在知道大蒜富含辛辣的有机硫化合物,不仅抗氧化与解毒效果极佳,还能促进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或促其凋亡;可说是防癌抗老化圣品。日本的永井胜次博士对大蒜研究超过20年;他发现若给小鼠喂食大蒜汁,24小时后肝脏即可见惊人变化,在电子显微镜下:肝细胞扩大5~6倍,表现出代谢力旺盛的外观,包括能量工厂线粒体与蛋白质工厂【核糖体】的形状扩大,肝机能因此活泼地运作,此乃因其有机硫化物具有组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剂活性,会抗氧化并修复受损细胞,提高肝细胞机能。 这些有机硫化物原本是提供植物自我保护,以对抗微生物或昆虫的攻击。其中最原始的有机硫化物是【麸胺半胱氨酸】,在贮藏过程中会逐渐被水解与氧化为无臭味的【蒜氨酸】。完整大蒜内约含1%蒜氨酸,与【蒜氨酸酶】被分隔开;当大蒜受损(例如来自昆虫的咬破、被切割压碎或咀嚼),蒜氨酸酶便得与蒜氨酸快速反应;再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生成各种有臭味的稳定活性成分,包括:二烯丙基一硫醚(DA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大蒜烯、二噻烯。另外,透过大蒜自然老化,会产生S-烯丙基半胱氨酸与S-烯丙硫醇半胱氨酸等有效成分。 在被吃进人体后,上述活性成分可在30分钟内被代谢成烯丙基硫醇与其它有机硫化物。这其中烯丙基硫醇是最优良的组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剂,可诱导代细胞分化或凋亡;还可以启动抗氧化酵素,进而防癌、抗老化、改善诸多慢性病、防辐射伤害与微生物感染。因此,大蒜具有诸多防癌抗老化活性,包括: 透过解毒与诱导癌细胞凋亡,能防癌、抗癌。致癌物通常需要透过【第一阶段酵素】之活化才能致癌;然而,【第二阶段解毒酵素】能反过来清除已被活化的致癌物。幸运的是,大蒜有机硫化物是极优良的【组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剂】,不仅能抑制第一阶段酵素(防止致癌物被活化),也能增加第二阶段解毒酵素的表达;这两者在解毒、抗老化与防癌方面一起扮演重要角色!大蒜素的衍生物还能降低亚硝胺的致癌效应。 大蒜还能提供适度的活性氧,这其实是好事;这就像人们需要适度的压力或刺激,才能淬炼心灵或提升意志,让未来的成功机会提高。当有机硫化物进入细胞时,它的活性氧特质就会形成氧化性压力,因此会活化【解毒基因的开关】,启动解毒酵素以防癌或抗老化。另一个好处是,DAS、DADS、DATS本身就具有活性氧特质,可以让癌细胞活性氧含量冲过死亡临界点,而导致自杀凋亡。另外,大蒜某些成分也能促进抗癌基因的表现,或抑制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转移。这些都有利防癌抗癌。 有机硫化物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糖、改善便秘与抗菌等。大蒜烯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因此将新鲜大蒜捣碎后生吃,有助于心脏血管健康。 启动抗氧化酵素能提高自然杀手细胞、T淋巴球、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医学上还曾被用来驱除肠内的寄生虫。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每日将2片新鲜的大蒜切碎或捣碎后,加点橄榄油或搭配三餐生吃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手术前后一星期内应停止食用,以防止可能的出血倾向;如果食用后造成视力变差,也应停止。 十字花科芽菜 媒体曾报道,中国台湾一位65岁罹患第三期肺腺癌的女士,在接受化疗与抗癌标靶药时,也同时食用青花椰菜芽。8个月后,血中的肿瘤抗原指数降了8倍之多。无独有偶,英国一位79岁老翁魏兹曼先被诊断出膀胱癌,经治疗与反复复发,被医师判定为濒临癌症末期;但魏兹曼太太听从友人建议,将青花椰菜搭配苹果、胡萝卜,打成蔬果汁让他每天喝一杯。这样持续一阵子,当他再度回医院检查时,发现膀胱癌已经停止恶化。 这些素人经验使得十字花科芽菜有助于抗癌的说法,再度受到注目。研究指出,多吃十字花科可以降低肺癌、头颈部癌、皮肤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直肠癌、乳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美加另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吃一份以上青花椰菜或花椰菜,可减少摄护腺癌风险达45%。十字花科蔬菜,包括高丽菜、青花椰菜、白椰菜、甘蓝菜、球芽甘蓝、芥蓝菜、萝卜。花椰菜有白色及绿色两种,以后者防癌功能较佳;其抗癌成分除了叶酸、纤维、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外,主要含有特殊的含硫配醣体。 自然界中有一百多种含硫配醣体,是天然杀虫剂,也是特殊风味的来源。含硫配醣体不具有抗癌力,可是当蔬菜被昆虫或人咀嚼等机械破坏时,含硫配醣体便会遇上【黑介子酶】,因而被水解成不稳定的有机硫化物;这些硫化物随后又反应成萝卜硫素或芥蓝素。此外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也能水解这类含硫配醣体。萝卜硫素或芥蓝素能启动解毒酵素,或直接杀死癌细胞,是防癌抗老化圣品。 十字花科芽菜所含的含硫配醣体是成菜的20~50倍,抗老化、防癌效果自然比成菜好得多,在欧美被称为【超级食品】。当小鼠被注入黑色素瘤细胞后,若再喂食萝卜硫素芽菜萃取,可以显著减少癌细胞之肺部转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则发现,当青花椰芽菜的萃取液涂抹在紫外线暴晒下的鼠类皮肤时,可以降低皮肤癌的概率。 总结萝卜硫素之防癌、抗癌作用原理如下: 很强的解毒能力:因为能活化【解毒基因的开关】,进而促进第二阶段解毒酵素之表达,以便清除活性氧或将致癌物解毒,也能提升免疫力。 重新启动抗癌基因的表现:因为能促成抗癌基因的去甲基化,与抑制其组蛋白去乙醯化。这能造成癌细胞之良性分化。 萝卜硫素具有活性氧特质,当其浓度够高时,能导致癌细胞凋亡。 能抑制胰脏癌【癌干细胞】之NF-kB活性,因此萝卜硫素与化疗合并,会有助于胰脏癌之化疗。 那么,萝卜硫素的解毒活性是否会保护癌细胞而不利于抗癌?因为放疗和化疗药物是依靠活性氧以杀死癌细胞;然而萝卜硫素能诱导解毒酵素以清除活性氧;因此有人担心它的解毒活性是否会降低放、化疗的效果。然而,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萝卜硫素与化疗合并使用时,并没有减少化疗药物的疗效,反而会大增其对抗【癌干细胞】的活性;此外,对正常细胞或小鼠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因此上述忧虑显然是多余的。 十字花科芽菜还能启动【解毒基因的开关】,达成如下的效果: 保护脑部。脑中风后,脑部的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会受损,血中毒物可能侵入受损的脑部;而萝卜硫素可促进解毒酵素与保护性蛋白的表达,因此有助于脑损伤之修复,并保持血管脑屏障的完整性,让大脑免于毒物的侵害。 改善心脏血管健康,缓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之高血糖会导致血中活性氧增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之发炎与退化;而萝卜硫素鞥启动内皮细胞清除活性氧,让心血管保持在较佳状态。 改善肺部之发炎、过敏。抽烟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逝美国第四大死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性,与【解毒基因的开关】活性的低下有关;当萝卜硫素能够启动解毒酵素之表达,便能保护肺部免于发炎与退化。 增强免疫活力。人体老化时清理活性氧的能力会变差,会伤害树突细胞,造成免疫功能退化。而萝卜硫素能够启动树突细胞的抗氧化酵素浴谷胱甘肽,因而可让老年鼠的免疫力提升至年轻水平,更能接受感染的挑战。 可抑制胃幽门螺旋杆菌。日本筑波大学研究团队证实,萝卜硫素如同儿茶素,也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进而预防胃癌。每日食用70克青花椰菜芽,持续两个月,幽门螺旋杆菌活性减少约30~60%,且能改善胃炎。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选择新鲜的十字花科芽菜,例如萝卜缨或青花椰菜芽;精良咀嚼生吃,让黑介子酶有充分时间作用在含硫配醣体,以便产生更多萝卜硫素与其它活性成分。 对于青花椰菜,千万不要在水中久煮;或许可短时间蒸煮或微波;因为黑介子酶的最适合性状为40℃处理10分钟。若水煮超过10分钟会减少一半的含硫配醣体。青花椰菜水煮20分钟,则含硫配醣体损失达77%;高丽菜30分钟,损失65%。水煮还会破坏维生素C与叶绿素。 柑橘柠檬 在激烈运动时,当身体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乳酸会开始堆积在缺氧肌肉中,造成酸痛、疲劳。在日本,学者建议运动员剧烈赛事后补充维生素C的配方为:含皮柠檬的榨汁/蜂蜜/水。 这一配方的好处在于: 1、含高含量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受损组织的修复。 2、含高量柠檬酸(6%),能够促进将乳酸当作能量再利用,可快速去除激烈运动时堆积的乳酸;去除乳酸之后,自然会感到舒畅、有活力。 3、维生素C与柠檬皮榨汁所含的类黄酮,可去除运动伤害后的自由基。 所以,想象一下:恶性肿瘤产生大量乳酸的方式,就有如剧烈运动中缺氧而乱了方寸的肌肉细胞;如果你做足有氧运动,便能靠肌肉细胞逐步消耗乳酸,也能使缺氧的肿瘤得到足够的氧,进而消耗乳酸。 此时如果再吃下柠檬或柑橘类的含皮压榨汁,那么柠檬酸除了让癌细胞的葡萄糖酵解作用停止(能连带减少乳酸),还有助于乳酸转化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做为柠檬酸循环的燃料,产生能量ATP与活性氧(能导致癌细胞凋亡)。此外不要忘记,柑橘皮还含有非常丰富的黄酮类,可强力诱导癌细胞凋亡;这是个不错的抗癌组合。 此外,柑橘皮的黄酮类也是减肥的好成分,因为能促进分解脂肪酸;也能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这两者都会让整体脂肪量下降。 柠檬酸还可螯合金属,因此曾被应用于硬水(含金属离子)的软化、除茶壶水垢会去除钢铁之氧化铁锈;甚至于在1940年代的曼哈顿计划中,柠檬酸还当作洗脱液,用在离子交换分离法中分离鑭系元素。因此基于其强力螯合金属与清洁效果,又是安全的天然物,我认为含有柠檬酸与黄酮类的柠檬汁,理论上会有助于改善高血脂所并发的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柑橘以甜度低,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为有限选择。 永远记得:做足温和的有氧运动,再喝些压榨过的柠檬或柑橘汁。 压榨柠檬或柑橘汁时,务必记得把压榨的果皮重叠起来,在多压榨几回,一定要取得柠檬或柑橘皮内强力抗癌、减肥的黄酮类。但是如果你不能确定你买的柑橘、柠檬是否喷洒人工蜡,压榨之前最好去除最外层的绿皮部分。 浆果酶类 浆果富含花青素苷和其它多酚类,能激活代谢系统,具解毒(消除活性氧)作用;或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且颜色越深的,抗氧化成分愈多。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癌症中心曾经测试七种浆果对癌症的发生率、肿瘤数目和大小的影响;先以致癌物喂食大鼠5周,然后再喂食含有5%浆果的食物;测试的七种浆果分别是黑或红色覆盆子、草莓、蓝莓、诺丽、巴西莓或枸杞。上述浆果成分的花青素苷、鞣花单宁酸苷与其它多酚类的含量尽管有些差异,但是都能有效抑制致癌物所诱发的食道癌;浆果的花青素还能增加血中的抗氧化力,降低血中发炎激素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IL-5与IL-8)。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尽量选择甜度不高的浆果或莓类。 以洗净生吃为宜。 火龙果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原产于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等热带森林中;由于栽种过程中并无重要病虫害,因此鲜少喷洒农药。火龙果的营养价值极高,尤其红肉型火龙果,除了含水溶性纤维、钙、磷、铁、植物性蛋白,更含有高量花青素苷。 因为火龙果的花青素苷含量很高,一旦你吃了火龙果,第二天就会看到尿液变成紫红色或深茶色;如果没有看到这现象,表示肠道对于花青素苷的吸收可能不是很好。 若比较葡萄皮、红甜菜、火龙果等减肥蔬果,以红肉火龙果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花青素苷进入人体后被水解去掉糖基,成为活化型的花青素,具有解毒(消除活性氧)与抑制癌细胞等作用。可留在血中达75小时,抗氧化力是胡萝卜素的10背。 花青素除了能关闭癌细胞增殖、发炎与血管新生等恶化的基因,还会开启癌细胞凋亡的基因,因此有助于抗癌。 另外其水溶性纤维可降血糖,因此能减少对癌细胞的糖分供给;也可吸收大量水分促进排便,或吸附致癌物,因此会加速致癌物之排出;或可被某些肠内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而短链脂肪酸能减少有害菌制造之毒素,并且促进癌细胞凋亡;因此是预防大肠癌的好帮手。 红肉火龙果还有其它特点: 提高免疫力:由于花青素能清除活性氧,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保护胃壁:由于富含高量之水溶性纤维与花青素苷,对胃壁有保护作用。 预防失智症:花青素除了护眼,亦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预防脑细胞的退化与失智症。 促进减肥:其低热量、高纤维果肉富含水溶性纤维,可吸收糖分或脂肪,促进其排出;因此具有减肥、降血糖、降胆固醇等功效,很适合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食用的优质水果。 抗病毒感染。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建议优先选择红肉火龙果,因为它的花青素苷特别丰富。 金针菇及其它菇类 金针菇有最吸引人的抗癌作用。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一位老夫人罹患十几公分的肝癌;在某次收听广播中,听到便宜的金针菇有抗癌作用,于是在家人协助下,开始每天食用金针菇;半年之后再检查时,肝肿瘤已经缩小近一半。 另一位刘先生则是典型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后来并发直径13公分的肝癌;经过食用以水轻煮的金针菇一年后,肝癌竟然缩小到直径4.5公分,肿瘤指标亦降至正常范围内。 这些案例都是肝癌患者少见的幸运儿。然而藉由金针菇食疗并非万灵丹,对于末期濒临死亡的癌患,或免疫细胞已被反复化疗几乎摧残殆尽者,仍是高难度。 金针菇自古有【秋荤】之美名,原本野生与中国北方,因呈黄褐色且形似金针而得名。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醣蛋白及多醣体等。其子实体或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均具药效,但是子实体的SOD含量高于菌丝体。传统上可用于防止肝炎、胃溃疡与高血脂,还能预防过敏性鼻炎、气喘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金针菇抗癌功效的科学根据: 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等地学者都对金针菇有深入的研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曾对各种菇类在抗癌与免疫方面做广泛评估,指出菇类多醣体有增强免疫功效;而且食用整株菇的效果,优于食用萃取、分离而来的多醣体。这表示菇类中还含有多醣体之外的其它成分,可以协同发挥抗癌免疫力。 早在1982年,日本学者就已发现金针菇的多醣体EA3、EA5皆具抗癌作用。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从金针菇离出分子量约200kDa的β葡聚糖,可促进小鼠淋巴球细胞增生,且于小鼠体内对肉瘤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中央研究院院士林荣耀的团队则发现,金针菇另有一种特殊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IP-fve)】,其分子量大约为12.7kDa。当小鼠被喂食FIP-fve后,能刺激淋巴球增生,与诱导淋巴球产生细胞激素,有助于抗癌免疫力,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台大许辅教授进一步发现FIP-fve蛋白能提升小鼠的先天性抗癌免疫力,并且诱发干扰素INF-γ,有效促进后天性抗癌免疫力;患有肝癌的小鼠在喂食FIP-fve之后,可显著抑制肝肿瘤生长与血管的新生,延长其寿命。新加坡的蔡考圆教授及其团队也发现,FIP-fve能加强小鼠T淋巴球对子宫颈癌抗原的免疫力,进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因此,金针菇所含的多醣体与FIP-fve蛋白都能提升免疫力;并且已在小鼠实验中证明对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摄护腺癌、子宫颈癌与纤维肉瘤皆可以抑制生长。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正在化疗中的患者不宜同时食用金针菇,因为大部分的化疗药物会攻击快速增生的正常细胞(因此常导致患者掉头发、口腔与消化道黏膜溃疡)。若同时食用金针菇,免疫细胞可能会被活化而增生,遭致化疗药的攻击。因此一定要等化疗疗程结束之后再吃金针菇。菇类也会抑制凝血,因此任何服用抗凝血剂者、血小板偏低者,或有其它出血倾向者,亦请勿大量食用金针菇。 有自体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的患者不宜食用金针菇;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体组织,食用金针菇则会活化免疫系统,可能使病情加重。 如果接受标靶疗法者,则可同时吃金针菇,两者合并时可能有加乘效果。 食用量:每天80~100克左右;对病情较严重的或晚期癌症病患,每天150~200克亦可。若要长期吃,则应定期追踪免疫与血液凝血指标。 食用方法:FIP-fve蛋白具有高耐热性,即使经过加热(120℃,15分钟)后,其诱导干扰素INF-γ的活性仍然可以维持在90%。因此建议切碎或以果汁机搅碎金针菇,再以短时间(不超过3分钟)水煮、汆烫最好;不宜旧煮,也绝对要避免高温煎煮或油炸。 在3个月的金针菇食疗后,为避免长期刺激免疫,可能会造成免疫系统的疲乏,可考虑降低食用量(改为每日30~50克),或每食用两周暂停一周。 要生吃或熟食?有些人即使只生吃20克或30克金针菇,就发生严重的过敏;所以最好还是加热以破坏会引起严重过敏的毒蛋白。 其它菇类的吃法:选择多种为喷砂农药的菇类;以果汁机搅碎,再以3~5分钟水煮以便取得β-葡聚糖。绝对要避免高热油炒、油炸。 海藻&褐藻 藻类可分为微细藻与大型海藻;而大型海藻是指生长在潮间带及亚潮间带肉眼可见的褐藻、蓝藻、绿藻及红藻等。而常食用之褐藻包括海带、小海带、裙带菜及马尾藻,含有大量维生素及无机盐类。 亚洲各国已食用海藻数千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自远古就被广泛利用与医药,尤其褐藻最为广泛。本草纲目记载海带有治疗甲状腺肿、水肿、利尿等功效;现代研究也证实某些褐藻具降血压、抗癌作用,甚至曾被制成抗凝血剂。在某些传统中药方剂里,热水萃取褐藻的多醣体可用来预防与治疗癌症。 对于其它藻类,褐藻之色素除了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及叶黄素,还含有大量褐藻糖胶与黄橙色的藻褐素,这两者与抗癌或减肥最相关;其细胞壁所富含浓稠特性之藻胶(褐藻糖胶是其一),常被添加于副食品,或纺织、橡胶工业之用。 褐藻糖胶 褐藻糖胶具调节免疫与抗癌作用,是日本保健市场上的畅销品。褐藻的多醣体通常带有硫酸根;其中,褐藻糖胶就是由岩藻糖与有机硫酸根基两者聚合而成;由于带有硫酸根,因此是酸性的水溶性多醣,且为细胞壁黏滑成分。现在认为褐藻糖胶具有多重作用可以抗癌,包括: 诱导癌细胞凋亡:褐藻糖胶能启动癌细胞自杀凋亡;而且其所含有的硫酸根愈多,导致癌细胞凋亡的活性就愈高。 活化免疫作用:褐藻糖胶能刺激树突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性,也能活化自然杀手细胞毒杀癌细胞的能力;另外也会增强干扰素INF-γ活性,有助于诱发自然杀手细胞活性与后天抗癌免疫力。 抑制血管新生作用:褐藻糖胶可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阻断癌细胞取得养分与氧气,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及转移。 褐藻糖胶还有其它作用,包括含丰富的抗氧化活性,且能抗病毒、调节血脂、抗凝血与抗血栓等。褐藻糖胶能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兔子中的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而且显著提升有益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 藻褐素 藻褐素是海中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占超过10%的自然界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海带、昆布、裙带菜;安定性高,不易被氧化,且可溶于水相或油相溶液中。 藻褐素能清除活性氧,因此具有抗发炎、提升免疫力,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 在抗癌方面,藻褐素能诱导癌细胞凋亡,包括肝癌、摄护腺癌、大肠癌、白血病细胞。在某些研究中,其抑制摄护腺癌细胞的活性,甚至比茄红素优,与褐藻糖胶一样,也能抑制血管新生。因此藻褐素具有理想天然抗癌物该有的优点:诱导癌细胞凋亡、抗发炎与抑制血管新生。 最重要的是,藻褐素有助于代谢体脂肪;在停经后肥胖妇女的实验中,藻褐素能减重、降低身体与肝脏脂肪、改善肝功能。小鼠若喂食含0.2%藻褐素的饲料,则可降低体脂肪愈体重。藻褐素之所以有助于脂肪的代谢,是由于有多种机制: 抑制脂肪的吸收:藻褐素与其在人体内的代谢物【岩藻黄醇】,会降低肠道中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因此减少脂肪被吸收。 减少脂肪的合成:藻褐素与岩藻黄醇会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降低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有助于减少脂肪。 促进热量的消耗:藻褐素会增加脂肪酸的分解,进而被代谢成热能;这主要归功于藻褐素会诱导内脏之白色脂肪产生去偶合蛋白,让其转变成类似褐色脂肪细胞,把脂肪直接烧成热能!藻褐素还会促进内脏脂肪表现交感神经接受器,使其易受到交感神经之刺激,进而启动脂肪分解与氧化产热。此外,藻褐素也能使肝脏产生DHA,降低发炎与低密度脂蛋白。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如果自行采买海带,务必确认海带或褐藻来自干净海域。以果汁机搅碎,再以3~5分钟水煮。 部分市售褐藻糖胶乃是采用浓缩法制造,可能有重金属污染;尤其是砷含量容易超标,碘含量也可能偏高,不适合甲状腺亢进的人食用。选购时宜注意砷与碘的含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