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以“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书院教育”为主题,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牛津大学等56所高校的38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汇聚复旦大学,共话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和志徳书院院长童兵教授共同主持,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主持。 会上嘉宾带来了哪些书院建设的经验? 就书院教育又发表了哪些高见? 来看这份摘录,就知道了! 闵辉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分管领导闵辉 书院制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千年,培育了大批鸿儒硕学,是民族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发扬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精髓和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高校书院建设的应有之义。 书院教育强调本科生的培养,本质上回应的是立德树人固根本,人才培养上水平的时代要求。回应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书院制教育是高校落实以本为本,探索三全育人大格局的重要载体。书院依托学生社区,建立导师制,开展各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说是高校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合力育人的重要抓手,大有可为。 尹冬梅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书院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复旦大学作为内陆最早推行书院建设的高校之一,至今已走过了15个年头。 立德树人是国家交给大学的根本任务。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些都是书院教育的题中要义。学校高度重视书院建设,将书院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贯彻“五维育德”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落实一流本科实施“六度育人”的重要空间和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 学校发布了书院立德修身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我们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聚焦书院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生活园区、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四大功能定位,坚持立德修身,坚持学生为本,坚持协同育人,立足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养成、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平台的育人能级,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郑晓齐 高校书院联盟秘书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知行学院院长 高校书院联盟是旨在实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的目的而自愿形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每年举办一次高水平现代书院教育论坛,共同探索书院制教育模式改革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杨福家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 l 书院的任务是产生探索真理的兴趣,树立献身苦学的理想,养成善于思想的思维,培养一种迷恋。 l 书院重视火种,发现火种。同学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分数,而在于火种。帮助学生把火种找到了,他就可以成功。学校增长你的是智慧,不是增长知识,知识是用得完的,智慧是用不完的。 贺陈弘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l 近代大学的变化由一个重大的外部因素所驱动,即产业和教育的联动。工业一方面使教育普及,激发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提供了产业运作高水准的人才。 l 网络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传输能力进一步加强,使得学生延伸、触及、搜寻、重整各种教育内容的机会获得几个数量级的增加。每一个学生会产生无穷多的知识搜寻和组合,定义出无穷多的学习目的,老师的角色要使得无穷多学生、无穷多的内容和无穷多的学习目的都尽可能被满足。 l 书院可以提供什么?它可以提供更多交融和激发,更大的学习自由度,更多的团队合作。 苏基朗 澳门大学副校长 l 书院不是学生的宿舍,而是学生同辈与群体教育的重要学习平台。学做人、学专业、学通识,学怎么把知识学以致用。我们强调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能够在接受这四种教育的同时,把他们融会贯通。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l 大学都存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这使得客观上我们人为的设立了两套体系,一套是行政教务体系,第一课堂,另外一套是以学工系统为主的第二课堂体系。这两套体系侧重点不完全相同,育人纬度,评价方式不完全相同,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体系。 l 成立书院的根本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保持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能够落地,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辅导员和学院教授结合的育人队伍,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以文化人,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打造高质量的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有效的支撑。学院、书院合力育人,多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全员育人的生态系统。 余济美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 l 专业有很多知识,要有智慧肯定要靠书院,书院的通识教育让我们的知识层面更宽一点,然后怎么融会贯通,怎么学懂,和人家相处,这在联合书院很有优势。我们一年级有大学生活,二年级、三年级有体验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一些自学的能力,还有个人化教育的方法。四年级毕业班的时候,我们有专门的研讨,团体、小团队怎么做报告,怎么和人家合作。 ![]() 杨昌利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l 学校积极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培养育人工作,以推进本科生书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培养体系。我们四家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专业导师学业指导、人生导师社区互动,科创导师引领创新、退休导师助力结对、校企导师协同培养,挂号导师答疑问诊的全员育人格局。书院聚焦养成教育,创设共享社区,为学生打造与专业院系互补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形成思政教育、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引领学生全员参与。 ![]() Dr.Elizabeth Kiss 牛津大学罗德学院院长 l 未来的教育必须承担起接受世界新挑战的使命,人才培养的一小步是改变世界的一大步。 l 服务学习的目标包括:增长知识、厚植道德和培育公民参与精神,建立持续的社区伙伴关系,密切教师研究议程和大学使命之间的联系以增进新的知识的发展,为大学创造机会,并将其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 ![]() 甄勇 澳门大学蔡继有书院院长 l 当今中国教育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书院是教育应对时代巨变的有效创新。高等教育要从学院制向书院制转型,教育要从“教”的中心转向“育”的中心。 ![]() 冯兴雷 汕头大学书院总院院长 l 汕头大学八所书院形成一个联合体,有一个书院的总院。八所书院四年全程住宿,住宿生长期在书院入住,整个书院党团全部进入。 ![]() 陈志辉 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办公室主任 l Credit-bearing Service-Learning as a Core Componen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y l 介绍了服务实践学习如何作为书院教育的核心,按照学分制课程纳入理工类大学课程建设体系,并探讨了具有较强专业特性的高校是如何推进通识教育的。 ![]() 邱汉琴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 l 介绍了南开大学服务学习2.0的建设思路、具体路径、主要做法和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通过服务学习,把有意义的社区服务与教育相结合,使学术性课程与社区服务整合为一个教学单元。 ![]() 蔡炎龙 台湾政治大学新生书院总导师 l 政大的愿景是培养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专业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希望培养的同学不只是成绩好,心里随时想到贡献社会,是有淑世利他情怀的领导人才。在各行各业里面力争做可以改变世界的事。 ![]() 甘霖 西南交通大学唐臣书院党总支书记 l 大学书院,它的核心任务要传承创新文化,只有传承和创新文化,才能支撑起追求卓越的教育。只有文化的深广厚,才能支撑起专业的高精尖。 ![]()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 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是什么? ![]()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是高校书院联盟的年度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高校书院联盟主办,复旦大学承办。 据悉,高校书院联盟于2014年7月成立,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台湾清华大学厚德书院、台湾政治大学政大书院、复旦大学任重书院、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共同发起。秘书处设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2015年7月,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正式加入,至此,高校书院联盟共有8个常任理事单位。 高校书院联盟是旨在实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目的而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成员将积极参与交流,共同探索书院制教育模式改革与发展规律,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提升各联盟成员单位书院建设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为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传播中国大学书院制教育的好声音。 会议成果 本次书院教育论坛设有两场大会报告,邀请到13位海内外各高校书院教育专家分享书院教育的经验。八个分论坛包括以“书院管理模式探索”“服务学习理念与实践”“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书院文化育人”和“书院通识与朋辈教育”等为主题的分论坛和学生分论坛专场,分论坛报告达70人。此外,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各校师生的论文投稿105篇,收录大会《论文集》共52篇。 书院联盟大会理事会 论坛期间还召开了书院联盟大会理事会,会议决议:
![]() ![]() 来 源 复旦学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 组 稿 党委宣传部 编 辑 汪祯仪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
|
来自: Selinasunny >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