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道,唐朝是历史上繁荣阶段最多的朝代。唐朝作为中国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发生政变最多的朝代,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政变。 李世民 一、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战功卓著,手下谋士战将颇多。像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都聚集在他的麾下。 李渊想让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谋其位,相安无事。结果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太子李建成欲将李世民尽快除之。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恭、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君绰等人的协助下,在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下伏兵。将正要上朝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诛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颁诏书将所有军政事务交由太子处理。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帝位,尊李渊为太上皇。 宰相张柬之 二、神龙政变 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二位兄弟。造成朝政不稳,唐朝诸多大臣多有不满。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等人趁武则天病重,率领左右羽林兵500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 接到李显后,他们又诛杀了张氏兄弟。病榻上的武则天被迫逊位,唐中宗李显复位,李唐政权得以恢复。 武则天被迫迁居到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居住。该年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凄冷死在上阳宫仙居殿。 李旦 三、唐隆政变 神龙之变后,李显得以复位。他对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韦氏和女安乐公主独断专行,并拉拢武三思,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他们沆瀣一气。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了武三思父子。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将唐中宗毒杀。韦后意欲临朝摄政,扶16岁的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并 密谋清除相王李旦及其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在这危急关头,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带领兵士突袭后宫,杀死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被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剩寥寥无几。后来,太平公主出面收拾残局,逼少帝李重茂退位,扶持唐睿宗李旦再登皇位。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李旦禅位于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先天二年(713年)六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双方都在聚集力量,伺机发动军事政变。李隆基先发制人,扑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全部党羽势力,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至此,自唐中宗朝以来多年混乱的局面得以终结。唐玄宗李隆基开启了唐朝中兴的“开元盛世”! 李隆基 四、甘露之变 唐中唐时期,宦官横行专权,皇帝犹如他们手中的玩物,稍不如意,就有可能废旧立新。唐敬宗李湛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杀。后来李昂在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的拥立下当了皇帝,是为唐文宗。唐文宗是唐朝中后期很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看不惯宦官的胡作非为,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便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大和九年(835年)11月21日,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 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亲兵数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突然神情紧张,脸色发白,仇士良产生了怀疑。 唐文宗李昂 这时,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发现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感觉不妙,返身逃回。并将文宗推入轿中抬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廷命官及参与官员的亲属1000多人。逃到终南山的李训也没有幸免。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甘露之变”以失败而告终。 事变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犹如草芥。文宗对此无可奈何,只是饮酒求醉,不久便含恨而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