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鉴赏|拟得春灯附妙绘

 我的书海601 2019-07-10

前不久,友人在微信里发我一组“老上海风情画”,凡三十一幅,乃海上人物画大家范生福先生的妙绘,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昔日旧上海种种风情,毕现纸上。见此佳构,顿时勾起我儿时的回忆,思绪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观赏之余,素有嗜谜癖好的我,不免会生出以画配谜之念来。欲以诸图之意为谜面,运用“别解”手法,配以适当的谜底,制成蕴涵“海派”风味的画谜,让同好们边欣赏佳绘,边猜射灯谜,一举两得,岂不妙哉。于是乎,按图一一定目配底,陆续放在“海上谜谭”的猜谜群里征射求猜,居然受到了不少谜友的欢迎和谬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造房子  范生福 绘

其中尤以画家所绘的儿童游戏题材制成的画谜最抢手。例如以孩子们在地上所画方格内单足跳跃前进的“造房子”游戏图为题面,要求猜曲艺品种名字一,谜底为“独脚戏”(注:别解为“一只脚在玩耍”之意);又如以手执特型铁丝让铁环滚动行进的“滚铁环”游戏画面,去猜三字形容词“圆滚滚”(注:别解为“圆环在地上滚了又滚”)及以分腿腾越的“撑骆驼”玩耍打北方戏曲“评剧”的别称“蹦蹦戏”(注:蹦,跳跃;戏,玩耍)等,这些谜皆是一出现即被猜者“秒杀”。

滚铁环  范生福  绘

生煤球炉  范生福  绘

其次,那些反映市井生活情趣的画谜,也颇受猜者垂青。例如有一幅《单人吹打乐队》,作者在旧时百货店“大减价”旗子背景下,画着店家雇来招徕顾客的一位左手击鼓,右手执号口吹喇叭的“洋琴鬼”(旧上海谑称奏西洋乐器者),我便将其拟作谜底为成语“自吹自擂”的谜面。又如一幅《生煤球炉》,画面富有浓厚生活气息,主妇手执破蒲扇,使劲扇扇,炉烟缭绕,此画我则拟打巴金小说与郭沫若名诗各一,谜底为《新生》《炉中煤》。还有一幅《老茶馆》,尽现冬日春申“茶馆店”嘈杂喧嚷但又热气腾腾的场景,笔者遂以两出京剧作谜底:《宿店》《卖水》(注:作“陈旧的‘茶馆店’卖着茶水”解)。

当然,也有一些谜,久猜而不中,只得自行揭底了。如画有两位评弹艺人的《说书先生》和一幅画有两只相遇小舟的《黄浦江上小舢板》,前者要打四字成语一,后者要求打京剧一出。谜底分别为“下上其手”(注:别解为“下手和上手”之意。评弹里弹三弦者称“上手”,弹琵琶者叫“下手”,犹如相声里的“逗哏”与“捧哏”。)及《双摇会》(注:作“摇着橹的两只船相会”解)。

(文章来源于《新民晚报》2019年5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