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收到后台读者给我发私信,抱怨感情问题: 我总是无法安心,怀疑他出轨,控制不住经常偷看他的手机,我们已经没有共同话题可聊,还经常吵架冷战,我很痛苦。 我们明明很相爱,却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吵架,他婚后出轨,我原谅了他,但他还是想要离婚,说是过不下去了…… 刚刚步入婚姻不久,老公因工作性质长期出差,在忙碌的工作和不冷不热的态度中极度没有安全感… 爱情不是童话,婚姻里也没有稳定不变的情感,它是一种持续成长的状态。 出现问题很正常,曾有一位女性读者说道:结婚6年,每天简直有10000次想要离婚的念头。 如果感情出现了问题,那该怎么办呢? 大多数女性给的答案其实就一个:离! 这样说的确很解气,但当自己真的身处在相应的场景里时,却总是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是正确的。 心理专家朱志慧博士说,大多数人其实不知道,亲密关系的发展会经过4个阶段:浪漫期、权力斗争期、内省整合期、合作期。 在浪漫期,我们总是对另一半会有很高的期待,双方都是努力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对方看。 所以浪漫期的激情其实是出自于我们对彼此的想象,出自于认为对方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才产生的。 当对方不再无条件满足我们的需求,幻想破灭,激情就消失了。 大部分感情问题都出现在权力斗争期,我们会习惯于指责对方。 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多数情况下改造别人是无望的。 这时会有误解、冲突,继而吵架、冷战、出轨、离婚等行为,因为我们不再亲密了。 进入内省整合期后会发现,如果在感情中的目标是让对方来满足自己,那无论对象是谁,这个目标都是不可实现的。 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会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开始停止争辩谁对谁错,学会不再企图改变对方,也学会停止责备自己或感到懊悔。 我们开始尝试了解自己,了解对方,也开始学习沟通,试着协调我们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意识到,有些感情问题是受成长经历影响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摆脱成长经历对我们的不良的影响。 在最后的合作期里,我们虽然总是有不同的观点,也能够和谐相处。 我们不再为对方不能满足我们而愤怒,积极地沟通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继续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对方。 这个阶段,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对方真正的样子。 而这时,因为看到对方真正样子而感到欣赏,从而产生的兴奋,才是不会幻灭的激情。 这种不是在对方身上找满足,而依旧乐于和对方共处的安稳,才是真正的安稳。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合适的人,婚姻需要磨合,幸福要靠经营。 没有人能真的为了一个人改变,也少有人可以长时间扮演成对方喜爱的样子。 朱志慧博士的一位女性来访者跟我们分享她的案例: 5年前,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已经对老公那么好了,他依然决绝地离我而去。 结婚两年半,我对他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得到这个结局,让我瞬间丧失了理性。 我不断纠结于问他想要离婚的原因,而他爱搭不理。 接着我开始讲道理,他显得不耐烦,甚至不再对我有任何回复。 从那以后,他几乎不待在家里,偶尔在家,也是一言不发。 我开始焦虑、急躁,不断给他打电话,不断给他发信息,而这一切一切换来的只有拉黑的结局。 后来我患上了抑郁症,在一次自杀失败之后,遇到了朱志慧老师。 在朱志慧老师的逐层分析中,慢慢才发现: 我把我成长中对感情理想状态的想象总是会强加到老公身上,百分百对他好,失去了我自己。 同时希望他不断地回报并满足我的要求,一旦不如我的愿,我总是忍不住就对他大发雷霆。 我的付出对他来说,压力太大。 因为他要不断地做得更好,表现得更爱我,长期累积下来,他受不了这份压力选择离开,他更想做真实的自己。 于是我开始调整我自己的状态,花了一年时间,慢慢走出抑郁,用全新的我爱上了真实的他。 现在我们重新在一起快两年了,我发现爱其实就是不断地发现一个人的优点的过程。 朱志慧老师告诉我们,婚姻中真正的安稳,是我们心灵的安稳。 是我们把生活责任承担在自己身上,学会了自己满足自己,自己把生活过得有意思时候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安稳的基础上,我们接纳了对方的所有优缺点。 了解了真实的彼此,然后依然愿意和对方在一起,我们和对方互相对彼此闪光之处的欣赏,构成了生活中的激情。 朱志慧博士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多年来专职从事心理咨询研究工作,亲自接待了5000多个婚恋咨询案例。 她的实践咨询案例证明,人在婚姻里的错误信念是可以改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