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蚌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

 搜了共享农庄 2019-07-10

      河蚌是一种软体动物,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海鲜食材,它也叫做河歪、河蛤蜊、鸟贝、西施舌等。河蚌按照不同的利用价值能够分为食用河蚌与珍珠河蚌,现在在我国各省市地区的养殖面积非常广。其中,食用河蚌的保健功效非常强大,而珍珠河蚌则专门用来养殖养鱼珍珠,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价值高,因而养殖河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那么,河蚌是怎么繁衍的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亲蚌选择和培育

  1、亲蚌选择

  ①亲蚌要求壳色要光亮,呈青蓝色,壳完整无残损,“腹部”鼓圆,蚌体健壮肥满,闭壳力强,蚌龄以6~8冬龄为好,雌蚌最好是经产母蚌。

  ②育珠蚌的性别从外观上很难区分,有必要根据内部鳃丝的疏密及根数,才能准确判断。一般雌蚌个体稍大,成长轮纹较宽,贝壳也略宽、略厚。打开河蚌,雌蚌鳃丝摆放紧密,性老到后,外鳃瓣的鳃丝数目达100~120根,雄蚌鳃丝摆放稀疏,性老到后,外鳃瓣的鳃丝数目仅为60~80根。

  2、亲蚌培育:亲蚌培育池面积最好在2000平方米以上,水深为1.5米,池底淤泥厚度适中。养殖水层含氧量为4.0~8.0毫克/升,pH为6.5~8.0,饵料生物量为10~20毫克/升。水质不宜过肥,以免雌性生殖细胞因缺氧发育不良或发生性逆转。若用小面积水域培育亲蚌,有必要具有缓流条件。

  3、投放比例:一般雄雌按2∶1的比例(即2雄夹1雌为1组合),并尾相靠地吊在水层中进行性比组合养殖。亲蚌培育工作应从秋季初步,要定时注、排池水,适时繁衍饵料生物,促进亲蚌生殖腺的发育、老到。


  受精及胚胎发育

  1、受精季节:以三角帆蚌为例。一般情况下,三角帆蚌3龄时已具繁衍能力。每年5月初步性老到。性老到时,雌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外观呈橘黄色,雄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呈白色。产卵季节为5~7月。老到卵子为圆球形,老到精子镜检能摆尾游动。当生殖巢中绝大多数卵粒老到时,雌蚌即排卵受精。三角帆蚌每年产卵5~8次,产卵量为40万~50万粒。

  2、受精方法:河蚌受精的方法有天然受精和诱导授精两种。

  ①天然受精:在蚌的繁衍季节,雌蚌老到的卵经生殖孔排至身体外套腔中,雄蚌老到的精子由输精管经生殖孔排至鳃上腔,再经出水管排到体外水体中。精子随水进入雌蚌外套腔中与待孕的卵结合,完成受精。受精卵就在母蚌的左右两侧外鳃瓣上进行胚胎发育。

  ②诱导授精:雄蚌的生殖细胞通常比雌蚌先老到。可在雌蚌部分卵老到时,人工取出雄蚌精液,用生殖盐水稀释后注入雌蚌的外套膜,并把雌蚌预先置于水温比原池水温高3~5℃的受精盆中,进行诱发授精。第1次注入的精液只是起诱发雌蚌排卵的作用,需要用同样的方法注入第2次稀释精液,这次精液中的精子正好与诱发出来的老到卵受精。通过诱导授精,能使河蚌提前进入繁衍季节。

  3、胚胎发育:受精卵自卵裂起,经过受精卵→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钩介蚴的胚胎发育进程,形成钩介蚴虫。整个胚胎发育进程一般需35~50天。


  采收钩介蚴苗

  钩介蚴在母蚌外鳃瓣上发育老到后,具有足丝和钩,能够寄生鱼体上,也有必要寄生在鱼体上,才能完成变态进程,成为幼蚌。因而,在钩介蚴即将脱膜而出时,就要用鱼作“采器”,将钩介蚴采集在鱼体上。

  1、采苗鱼选择:鲢、鳙、草鱼、鲤均能采到钩介蚴,但以性情温顺的鳙鱼和草鱼鱼种为好。每只蚌每次采苗需9.9厘米标准鱼种300~500尾。要选择体质健康的优秀鱼种,才能耐受较多钩介蚴虫的寄生。

  2、老到度鉴定:未老到的钩介蚴不具寄生能力,有必要对钩介蚴的老到度进行鉴定。鉴定方法是取出几只培育的母蚌,首先用开壳器撑开河蚌,加塞固定到必定程度,然后用探针在河蚌鳃瓣中部挑出少许钩介幼虫,若挑出的钩介幼虫能互相粘连成一条链,则为老到钩介蚴。

  3、采苗方法

  ①室内采苗:在盆中注入10~15厘米深的洁净新水,将经过检样的母蚌平置于盆底,然后放入采苗鱼,并通入水管使水成为流水,数小时后即能刺激母蚌排出钩介蚴。

  ②室外采苗:在河、湖泊的清爽水质中,可用鱼箱采苗。采苗数量大,适于大量生产。采苗要及时更换采苗点,以每尾鱼寄生约200尾钩介蚴为宜,数量过大会引起采苗鱼逝世。采苗前1天,要对采苗鱼进行拉网锻炼,增强其体质,并排出粪便,以避免采苗鱼污染钩介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