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塘

 文化龙乡 2019-07-10

  沐浴着清晨的静谧,我信步来到何塘陵园,这里树木郁郁葱葱,花儿已悄悄绽放,小草绿意正浓生机盎然,间或有小鸟在枝头婉转地鸣叫,阳光俏皮地从枝叶狭缝间穿过,斜射在草丛上,透着一缕缕晶莹透剔的金色光芒。 这温文尔雅且浸满诗意的绝佳胜地就是明代历史上何塘何老先身后的休憩之处,多好的地方!          

   既对何老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妨了解一下其人其事。据怀庆府志记载:何塘,字粹夫,号柏斋,老家在武陟县何营村,明代弘治年间进士,任翰林修撰,不屈于刘谨,出为关州同知,历任工、户、礼三部传郎,晋南京右都御史,卒谥文定,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音乐家和数学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著有《医学管见》、《柏斋三书》、《柏斋集》。

     何塘一四七四年生于武陟,七岁时随家迁入怀庆府城,即今沁阳市的城关镇。一五零一年中河南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他一生为官清廉,晚年在家乡致力教育,培养了诸多人才。一五四三年病逝,就埋葬在工作生活过多年的古怀庆府。现在看到的何塘陵园在沁阳市河内中路北侧,形状是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约有45米,东西稍长一些大概有184米,占地面积8280平方米左右,墓茔南边就是河内路,公路对面是沁阳职教中心和联盟小学。墓前两个石碑,右面碑上刻着“先贤何塘之墓”六个大字;左面是何文定公神道碑,介绍了何塘的主要生平事迹。两碑俱是何塘后人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所立,碑后是青砖圈砌的坟茔,封土堆一人多高,墓周围翠柏深深,凉风习习。

                                                     

   何塘在沁阳为官清廉,当地至今群众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本博主特意选择两则领略其为官做人做事风采。

   故事一:仁义胡同的来历。

      仁义胡同位于今沁阳市覃怀路沁阳一中分校操场对面,属灯塔街社区管辖,不过说的可不是桐城、掖县等地流传的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礼部尚书何塘女儿何英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何塘得知后,专门修书一封,教育女儿,要以仁义为本,切不可仗势欺人。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何英遵照父亲叮嘱,把墙往自己这边挪了三尺,邻居得知详情后,感动之余也把院墙往自己这边挪了三尺,后来,这里盖房的左右邻居,纷纷效仿,形成了一条宽六尺、长二十多丈的胡同。

     今天,这里还可以作为“清风沁阳”廉政教育的一个典型教材。

    故事二:太岁头上动土。

   过去沁阳一带,人们修房盖屋时有个说法:太岁在什么方向,就不能盖什么房子,譬如太岁在东,就不准盖东屋,否则便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太岁是决不会饶恕他的。何塘不信这一套。当时,沁阳城内有一家人想盖东屋,可风水先生说:“今年太岁在东,不准盖东屋。”

  这时,做知县的何塘路过此处,听到后便走上前问道:“太岁在何处?让我瞧瞧太岁是个什么样?”

  风水先生说:“就在屋后两米处,刨二尺深就刨出来了。”

  何塘下令道:“给我刨出来,我要看看能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人们开始胆怯,但在何塘的鼓动下,才刨了起来,果然刨出个泥娃娃。

  何塘反驳风水先生道:“这不是人用泥捏的吗?怎么会是太岁呢?完全是在骗人,把他给我扔出城去。”

  房主见何塘如此对待太岁,胆也壮了,就盖起了东屋。之后这家不仅没出什么事,次年房主的孩子反而中了举人。从此,沁阳城盖房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