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沁阳北大寺

 微卫星空间 2022-05-16 发布于河南

    沁阳北大寺位于沁阳市老城区西北部,创建于元至正年,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分男寺和女寺两部分,现存厦、殿、厅、堂与附属房屋八十余间,占地3100多平米。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布局,三进三段,轴线建筑自前而后体量与高度逐渐增加,分别以孔雀蓝、绿、黄三彩琉璃瓦件饰顶。为我国中原地区建筑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兰建筑群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厦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设门二道,前置栅栏门,中设棋盘门,单檐歇山顶,孔雀兰色琉璃瓦覆面,斗拱浮雕花卉,昂嘴透雕张嘴龙头。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明万历年间的两通石碑分列大门左右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过厅建于清初,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饰顶。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礼拜殿由客厅、前后两重拜殿及窑殿组成,建筑间均由泄水牵搭,构成一体,纵深达36米。客厅为卷棚歇山顶。拜殿由两座建筑组成。前殿为单檐歇山顶,后殿为单檐悬山顶,五彩重昂斗拱,拱眼壁饰以壁画,殿内梁、檩、柱、枋用材硕大,雕梁画栋,沥粉贴金,富丽堂皇。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窑殿(主殿)面阔三件,进深一间,店内三室顶部砌三个穹窿顶。殿顶为亭塔式与楼阁式相结合,饰以琉璃件十字脊,兽吻达70多个,檐下镶嵌琉璃枋,拱及垂莲柱,色彩缤纷,玲珑多姿,巍巍壮观,是我国伊斯兰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原创】沁阳北大寺

 

附录:北大寺:见证一部民族迁徙史(王玮萱,焦作日报,2010年1月18日)

    分析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而不忽略研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保持深层文化探讨的完整性。因为,我们的文化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的糅合。
  略看焦作的古老文化也是如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沁阳北大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焦作古代历史文化中一处灵动的闪光点。
  记者曾看过一篇考证怀川方言的文章,文中说,沁阳人在口语中喜欢使用“馕”字,常常爱说“真馕”,以示赞美之意。而这个“馕”字就是回族兄弟落脚怀川后,回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糅合的结果。
  那么,回族兄弟是如何落户怀川的呢?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就可以明白沁阳清真北大寺的来历。
  一部民族迁徙史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的回族穆斯林有两大源流。公元651年8月,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三任继承者欧斯曼遣使访华,在唐朝都城长安谒见中国皇帝唐高宗,这被认为是中国与阿拉伯两大民族文明对话的开始。伊斯兰教被广泛传播后,西域各族穆斯林建立了西濒大西洋、东至中国边陲的大食帝国。当时中国正处在盛唐时期,两个东、西毗邻的大国,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友好相处,不断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当年到中国沿海地区经商、后来就地定居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被称之为“蕃客”,其后裔被称为“土生蕃客”,他们就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源流之一。
  而另一个源流则是宋元之交随蒙古军政力量进入中国的“西域回回”。这些饱尝战争之苦的“西域回回”,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过着“上马则准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生活。在战争平息后,他们便“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并与当地其他民族发生了亲缘关系。
  沁阳地区的回族就是在第二种历史大背景下迁徙过来的,大致迁徙年代应是宋末元初时期。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一通古代阿拉伯文碑在沁阳市一座清真寺——水南关清真寺的地下被发掘出来。经文物专家考证,此碑为宋末回族先民刻立,是回族大将曷思麦里驻守此间时立的。曷思麦里旧新两《元史》都有传,他为西辽柯散城(塔什干东南)长官,蒙古西征时,曷思麦里迎降,随哲别转战波斯、阿富汗一带,后又大败斡罗思(今俄罗斯)军,俘获其主,继征康里(在乌拉尔河之东、成海之北),东还,随窝阔台汗伐金,驻军于怀、孟,进职为怀、孟、河南28处都达鲁花赤(蒙古语为镇守者的意思,为当地最大的监治长官)。曷思麦里死后,其子孙先后袭为怀、孟达鲁花赤。
  这座沁阳古碑的出现,揭开了沁阳地区回族的历史源头。
  中原地区最漂亮的清真寺
  有回族聚集的地方就会有清真寺。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其他清真寺而言,沁阳清真北大寺是我国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富特色的伊斯兰教建筑群,其中颇受中国建筑学家关注的礼拜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后窑殿,是中原传统建筑文化与伊斯兰教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
  沁阳北大寺位于沁阳老城区西北部北寺大街中段,坐西面东。据沁阳市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沁阳北大寺始建于元,重修于明,清代增建,占地31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严谨,厅、殿造型别具一格,对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及其建筑风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沁阳北大寺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布局,三进三段,建筑体量由前至后递增,其礼拜殿由客厅、前后两重拜殿及窑殿(主殿)组成,建筑间均由泄水牵搭,构成一体,纵深达36米,建筑风格别具特色。
  沁阳北大寺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一体,其中的窑殿内部施以三个穹窿券顶,殿顶将亭塔式与楼阁式巧妙结合,在建筑装饰上多采用莲花图案,都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沁阳北大寺主体建筑屋面均用三彩琉璃构件装饰,色彩华丽;其木雕刻工精湛,殿内木作梁架通体彩绘,雕梁画栋,沥粉贴金,两山壁画映衬,富丽堂皇,堪称我国伊斯兰古建筑的精品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明《重修清真寺记》载:“我怀有清真寺旧矣,或云创于元至正间,或云自国初,载籍莫稽考,今府东铺其凤迹也,清教长咸谓其地近市而隘,近市多喧,隘则规度弗宏敞……经始于嘉靖之四十年,今上之十一禩,而庑厥绩岿然。”据这段明史记载,沁阳北大寺创建于元代,原在府东铺、今北门大街东侧,因狭隘且处于街市,多喧闹,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重建。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建拜殿(前殿)四楹。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寺毁于火灾。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修门、庭、堂、室,建窑殿三楹。清代续建厦殿、讲堂及沐浴所等。道光年间,因地震窑殿崩裂,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原基上重建,并对殿宇重新彩绘。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当地回民分支于寺西北购民宅一所,创建清真新寺。
  沁阳北大寺自创建后一直为当地回族居民礼拜活动的场所,由寺内掌教及阿訇负责管理。1953年,北大寺被县文化馆列为文物点加以保护。“文革”时,礼拜中断,该寺被作为皮毛仓库使用,殿内的彩绘严重腐蚀受损。1983年、2006年省文物局两次拨专款,对沁阳北大寺拜殿、过庭等进行修葺。

——原文发表于2011.11.8.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