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生两个儿子是不是命很苦?” 二胎鄙视链末端的父母如何笑到最后

 JINYOUSHUN 2019-07-10

回复“目录”,查看养育/家庭/自我成长精选文章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来自性别,而是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自己先天的特点等。

作者丨侯瑞鹤

1

被置于二胎鄙视链末端

生俩儿儿子是自找罪受吗

一天,带着小学生的老大和襁褓中的老二在散步。忽然,老大凑近我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疑虑地问我:“妈妈,有两个儿子是不是命很苦啊?”我听到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下子懵了,没想到大宝会问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又觉得很好玩。

想一想,整个社会氛围确实造就了这样一种感觉。随着养娃物质、时间和精神成本的增加,二胎放开后,网络上出现了一条二胎鄙视链,不管怎么排,两个儿子的都家庭被排在了鄙视链的最末端。

现实中,我这老来得二子的中年老母亲,自然也少不了同事朋友的各种打趣逗乐,俩儿子好像成了原罪。要准备两套房,未来自己要当婆婆,面临千古难题婆媳关系,儿子少年费力,长大不如闺女贴心,自己老了没人管,因为儿子都不细心等,俩儿子还面临着公平的问题,困难真是又加上一等。

不管真真假假,孩子身处其中,自然也会闻到这些味道。不管有没有问起这个话题,这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每个孩子是怎样理解的就不得而知了。

2

孩子不只是消费者

更是创造者

回到问题。我听到后一乐,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听到过大家说过类似的话?”儿子点头。

我又说:“说俩儿子命苦,有点打趣的味道,同时,也有现实的问题。你看看舅舅要娶媳妇,得先盖个房子,要不,把媳妇娶哪里呢。在中国,娶媳妇盖房子或买房子,通常都是男方准备。所以,说儿子命苦有要准备房子的考虑。”

儿子点头,舅舅娶舅妈要有房子这个明白。

接下来,我又说:“当然,事情也还有其他可能,我和你爸爸结婚,咱家的房子是我们结婚后一起买的。父母已经把孩子养育成人,买不买房子并不是必须,两个人一起努力自己买房子的也有很多。”

儿子点着头听着。

我继续说:“还有,很多人说起养育孩子,不只是因为俩儿子命苦,认为养育孩子就是累和苦,那是把孩子当成了只消费、费劲、不创造的人了。养育孩子是辛苦,但实际上,并不全是辛苦和付出吧?”

儿子来劲了:“是呀,小孩也有小孩的贡献,你看弟弟这么小,就给咱家带来了多少乐趣!”

我附和道:“是呀,连这么小的宝宝都有贡献,更何况大孩子呢,比如你帮忙拿东西,提重物等?”

接下来,儿子神气地说:“我长大了,还可以挣钱呢!”

我说:“是呀是呀,只是大家在说养育孩子的时候可能忘了孩子的贡献,只看到眼前的付出了。但妈妈我不这样想,有了孩子,我才能当妈妈呀,要不,我一辈子也没法体验当妈妈的感觉。当然,当妈妈的感觉并非全是好的,咱俩的关系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但是,如果可以重来,我仍然选择有你们俩。”

儿子变得开心起来。

想一想,谁愿意自己对父母来说,是个负累的存在呢?

3

不管别人说东说西

养儿育女苦乐自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超快,一个有传播力量的观念提出,会迅速红遍网络,同时替换了很多人的想法、感受,甚至改变了行为。我们处在一种类催眠的状态,与社会大多人的想法和观念趋同,大脑被格式化而浑然不觉。

比如,有一段时间,给女友买各种色号的口红,好像才是对女生表达爱的方式。有一男生不解女友为何分手,其中他说了一句话:“我给她也买了很多口红”,言外之意是我做了这么多。

关于养育孩子的问题,大众怎么说,别人的经验永远只能是参考,每个人的境况和体验千差万别,这一点要在意识层面上清晰。别人养育孩子乐在其中还是苦哈哈惨兮兮,都不能代表你养育孩子的体验。

更何况体验是不断变化着的,生活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养育孩子的体验也一样,今天可能感觉很幸福,后天心情不好时,又可能感觉糟糕透顶。今天觉得和孩子呆在一起真是暖心,明天就想把他寄存在哪儿一段时间。

4

孩子是来报恩的还是来报仇的

个体差异大于性别差异

社会文化中形成一个观念:男孩更理性,女孩更感性。男孩更粗心,女孩更细心。男孩更不爱表达情绪,女孩更情绪化等。放到孩子的性别身上,就变成了女儿贴心,省心,儿子粗心费心之说。然而,这显然并非是普遍的真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来自性别,而是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自己先天的特点等。性别除了是一个生理名词外,更是一个社会名词。

社会对性别的观念,某种意义上塑造了社会中的男性和女性。如果一个女孩表达情绪的时候,社会是包容的,但如果一个男孩表达情绪的时候,社会却可能是否定的。

所以,男幼童就被告知男子汉不要轻易掉眼泪,父母看见感情丰富的儿子会怀疑和焦虑。但是,相反的是一个女孩就变成了积极的。同样,女孩子如果爱动,攻击性比较强,就会被认为不像个女孩子。孩子为了让自己得到所在社会和文化的认同和接纳,就会不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待去塑造自己。

就这一点,我和儿子曾经谈到,“儿子或女儿并不能决定是否贴心,而是不同的人来决定的”。儿子对这个看法很认同。还可以列一些孩子的行为作为判断依据。因为孩子肯定会有一些关心他人的行为,关键是你愿意让哪些行为闪亮。

父母头脑里或者说潜意识里的观念和想法,会通过亲子互动中的一言一行,语音语调等被孩子接收到,然后孩子无意识地去实现父母潜意识里的观念。这里的观念是指我们内心深处深信不疑的东西。

比如,你看到儿子害怕胆小时,你可能嘴上会说‘不要害怕,你是勇敢的孩子’,但你的潜意识深处却可能是另外一番真相:那就是“儿子怎么这么胆小,不像个男子汉,我真为他的性格焦虑和担心”。这些观念和想法如此快而自然地出现,以致于我们似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另外,潜意识里的信念传递地如此隐秘,以致于父母们会觉得,自己猜的没错,担心事情还真是发生了。

5

儿子也能很贴心

你的想法塑造着孩子的行为

当我们面临一个情境,尤其是能够引起情绪的情境时,头脑里通常伴随着一些自动化的想法和信念,这些想法和信念通常又会形成新的动力强化情绪强度。但因为是自动化的,这些想法和信念很难进入意识并受到意识的管理和调整,而只记着的是令人不舒服的情绪体验。

比如:你看见儿子吃到好吃的没有给你留些时,心中可能会有点生气,伴随的自动化想法可能是“男孩子就是不如女孩贴心,想起同事说过女儿把好吃的留着给妈妈,唉!”

接下来,你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头脑中的画面,而可能自然地反应,比如说孩子:“只知道自己吃,没看见妈妈也没吃吗”“你什么时候心里会有妈妈”“谁谁家的女儿多贴心,每次都会想着妈妈”等,或者有点郁闷,但当时不说,以后会时不时地敲打孩子“妈妈都想着你,你就想不到妈妈”或者,“妈妈想着你吃,自己都舍不得吃”等。

这样的自动化想法推动着相应的行为,最后恰恰是塑造了孩子的反应。孩子收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在妈妈眼中,我是一个心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的孩子,男孩子都不懂关心人等”,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他也会不自觉地认同妈妈眼中自己的样子。

如果我们头脑中有一个观念:男孩很贴心。那么当我们看到儿子表达关心的行为时,就会自动化地想,男孩真的很贴心,我好欣慰。接下来的行为也会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如果我们认为男孩不贴心,看到儿子不贴心的行为时,就会给予反应,同时强化了自己的观念,也强化了儿子不贴心的自我认知。

所以,我们要提升对头脑中自动化想法的觉察,监控自己的情绪、想法和反应,了解自己是怎样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影响孩子的。

因为只有先觉察和看到,才谈得上调整。

PS:有何感想、问题或故事,欢迎底部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