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出版工作,一本书的故事,不只是编辑发行的梦想

 昵称1SuYdtHT 2019-07-10

每一个从事出版的人,都有简单的梦想。

在此之前,或者说,当我们年轻时,是不是也做过文字相关的梦?

你想要做编辑?当作者?甚至是,做图书策划?发行?还是?

1、编辑,非一般梦想

像编辑,梦想能出畅销书,最好是,每一本都可以成为畅销书。

所以,要到专业的出版编辑层次,中间要趟过的路,太多艰险与坎坷。

的确,编辑都希望自己可以遇见好作者,然后拿到版权,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内容,走向读者的心。

有了读者有了市场,从此甘愿受那“冷板凳”的苦。

但凡是做过畅销书的编辑,信心上是不一样的。

进了编辑出版行业,似乎也要学会“看庭前花开花落”。

毕竟,不是每一次的艰辛付出,都会有所回报,很多时候,只见努力不见结果。

对于多数编辑来说,日常的琐事无异是发现选题、考量成本、与撰稿人沟通、无限的催稿等。

都是一些细节的活,但又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基础功底。

在与作者和时间挑战的世界里,需要不眠不休地,保持着最清醒的头脑。

很显然,编辑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是再三需要考量成本和团队利益。

所以,当初想要做文艺梦而进入出版行业的编辑,梦醒时分,也是透心凉的。

2、发行,内容变现

随着大家知识结构的完善,很多人对于“内容变现”有了更多的理解。

记得身边很多新入门的编辑朋友都很困惑,为何要从发行开始做起。

其实,一本书,不是编辑出版后就完事了,还有后续最为关键的,是否能够流通,且具备社会价值。

在一本书的故事里,发行的工作也是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当编辑熟悉如何炒作新书话题,甚至对于营销与渠道,有自己发展的人际关系圈。那么,对于这本书来说,的确是万幸的。

编辑新人的忐忑与不安,总归是存在的。

不必为不会与作者沟通,甚至是不知道做书腰的优劣等过分担忧,经验值就是在每一次的尝试中,找到独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都懂得一个道理:没有谁,可以代替谁的成长。

每一个编辑需要完成的步骤,不会因为我们只是看过许多参考的编辑手册,路就变得宽广。

相反的,如今许多耳熟能详的编辑人名字,他们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摸索与积累,才有了不少有趣的人生阅历。

3、人生和书

人生,有时候跟做一本书一样,都需要抠细节,也需要对比环境与周边的影响,还需要配合完成一项庞杂的事务。

这是一个不缺乏信息的时代,要跟读者之间保持共鸣,就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炒冷饭。

怎么办?

编辑们绞尽脑汁,分析出版行业和整个阅读环境,越是知道问题的严峻性,越是不知所措。

从你决定做一本书开始,非常认真下功夫与严谨的态度,都得跟上。

如果你是策划编辑,那么对于书稿成型前期的所有事,应当是胸有成竹。

不仅可以让作者顺利完稿,还能帮助作者挖掘到脑海中更有潜质的闪光点,从而点子多,也可以让头脑里面的创意付诸实践。

  • 当策划编辑,更需要有一个比较热爱博学的心。

自然,不需要在作者面前太自卑,了解目前的图书排行榜情况,深思畅销书缘由,并且懂得借鉴与欣赏。

总而言之,保持广泛的兴趣,拥有一颗好奇心,是十分宝贵的。

再说文字编辑,看似比较简单,实则也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有无数的耐心与细腻,否则在加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各类状况。

由此可见,编辑的基本功是十分关键的,也是一本书有无未来可言的重要环节。

那么,销售图书的发行呢?

发行岗位的要求是不是也得有着一定的阅读量和文字处理能力?

4、一本书的故事,有差距

自然是技多不压身。

但是,对于发行来说,面对编辑眼中可以卖到100万册的书,为何最终的销售却只有1万册呢?

  • 中间的巨大落差,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的呢?

编辑培训的课程和文件比较多,但是对于运营和发行的岗位,有没有经验可言?是因为图书市场的变化速度导致不能同日而语呢?

还是因为,发行就是销售,只管将一本好书变现就结束了呢?

如果一本书初期的销售量不太乐观,再指望有所回升,就需要付上更大的勤奋与努力。

没有绝对的方法是可以保障一本书的完全存活与推进,但是,卖不动,也是很多人苦恼的事情。

在满世界都在追寻着个性与自我价值的空挡,怎能将一本看似普通的书卖出畅销的感觉呢?

发行,开拓、维护和管理渠道。每一项,巨细靡遗。

尤其是将编辑强力推荐的“好书”,若收不回好的市场反馈,久而久之,对于出版社也是比较大的打击。

涉及到“图书发行运作模式”的图书,似乎不太多。

关系到库房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需要有一定的学习精神与开拓不怕苦的精神。

虽然出版社中不同的人对一本书的看法不同,但是书籍知识是不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消亡。就算是不那么与时俱进,还是有可取之处。

在无数的璀璨辉煌瞬间当中,一本书的交流,让我们心灵更亲近。

5、不喜欢纸质书,成为“新潮流”

现在传播手段的改进,电子书数字阅读俨然成为了阅读历史的主角,彷佛一夜间,纸质书就变成了配角。

不过,获得知识的途径多了之后,我们有没有变得愈发聪明?

  • 想必,也还是需要有所考究吧。

但凡与买卖相关,少不了广告文案的渲染。

一本书,也不例外。

在许多广告技巧之下,有些颜值一般,内容呢,也不一定有多优秀的书籍,经过营销人员和广告人士之手,极有可能变成了某个“香饽饽”。

热卖的是文案,还是一本书呢?

有时候,为了畅销,让销售量连翻几倍,皆大欢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思考意义?

众所周知,好书,是要用数据说话。

不是一个出版行业的互相吹捧,而是将行业的痛苦挣扎,变成很普通的事。

怎样让一本书变成畅销书?

如何编出畅销书?

如何卖好一本书?

这些,也都是萦绕于心的疑惑。

在实体和虚拟交会冲击的时代,纸张书的阅读率堪忧,电子书内容五花八门,真正有营养的又有多少?

6、读书不在多,在于你所专注

你为何喜欢读书?

大概,不会有太多人是为了认字而读书吧?

更多是,反映出我们这代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辐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今大家的娱乐与休闲方式,应接不暇。

越来越多人,被手机、iPad和各种电子设备所辖制,里面更新信息的速度之快,还有内容之广泛,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另一方面,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停下,享受与书籍亲近的时光。这也是,为何仍有那么多出版公司坚持的原因吧。

为把一本好书卖出去而竭尽全力的出版人员,和一个对于书籍有着痴迷的读者,还可谓是默契十足。

对出版业来说,卖书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

和一些编辑人沟通,可以感受到大家对于编辑工作的认真与热忱,以及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定位十分清晰明确。

和书籍相伴,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不同的美好,也可以看见那么多人投入到这项不会褪色的事业当中的坚守。

平凡的工作,却是不简单的完成。

如果要继续探讨对于一本书的选择,你会怎么分享呢?

有时候,消费是冲动的。但在理智分析后,深层次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一本又一本,把我们留在书的这端,仅仅纸张相隔,却好像有着巨大的鸿沟。对一本书的偏执,是读书人的孤傲?

为了印证你的与众不同,所以,像是祭祀一般膜拜一本书吗?

还是说,放到日常里,和书落地,就是最简单的守望呢?

如果不再阅读,试想一下,是不是犹如河流不再涌动?

  • 没有了新生活力的时间里,我们在等待与对峙什么呢?

出版业是古老的,疑窦无法释然时,却试图将一些可循特征开始剖析、交流、观察,还需要更多的是,与书籍和好。

赶赴一场与时空的约定,停在哪一个方向?是否也会感受到呛人岁月里的苍茫?

有的时候,书籍仿若能铺面而来,自述一些细节。

就像是在泥泞路上的开拓,山体巨大,而退缩的弄影,与随风飘荡的一切,起起伏伏,我们不再视而不见了呢?

同样的,我们大老远去看一本书,不就是为了关乎好看吗?

历史正在前行,无数书的故事,还在颂赞与长歌。

愿这书的故事,继续流传,世世代代不停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